首頁 > 傳統國學 > 成語典故 > 成語“一敗塗地”該如何理解呢?有怎樣的歷史故事呢?

成語“一敗塗地”該如何理解呢?有怎樣的歷史故事呢?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1.9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成語】: 一敗塗地

成語“一敗塗地”該如何理解呢?有怎樣的歷史故事呢?

【拼音】: yī bài tú dì

【解釋】: 一旦失敗就肝腦塗地。形容失敗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

【成語故事】:

高祖劉邦是江西人,秦朝末年是泗水亭亭長(秦代制度,十里設一亭,十亭設一鄉。亭長,像是後來的保甲長、村長一樣。

有一次,他奉命送一批民工去驪山建造秦始皇的陵墓。一路上,每天都有很多民工逃跑,劉邦是個有智謀的人,他怕民工逃光了自己會被治罪。於是,他對大家說:你們到驪山做苦工,就算不累死也不知什麼時候才能重回家鄉,現在你們自己去找活路吧!

成語“一敗塗地”該如何理解呢?有怎樣的歷史故事呢? 第2張

當時秦二世非常殘暴,陳勝的起義軍攻下了陳縣,那裏的縣令想投靠陳勝,但他想做領導,他的手下勸他去把劉邦幫忙,他答應了。當劉邦到城外時,他卻反悔而且下令關城門要殺兩個手下,劉邦知道後寫了一封信射進城裏,調動城內的老百姓殺了縣令。後來老百姓都推舉他做縣長,劉邦在大家的幫助下很快就在沛縣正式起義了。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