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傳統國學 > 古文名著 > 《文心雕龍》原文欣賞之通變第二十九

《文心雕龍》原文欣賞之通變第二十九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7.71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夫設文之體有常,變文之數無方,何以明其然耶?凡詩賦書記,名理相因,此有常之體也;文辭氣力,通變則久,此無方之數也。名理有常,體必資於故實;通變無方,數必酌於新聲;故能騁無窮之路,飲不竭之源。然綆短者銜渴,足疲者輟途,非文理之數盡,乃通變之術疏耳。故論文之方,譬諸草木,根幹麗土而同性,臭味晞陽而異品矣。

《文心雕龍》原文欣賞之通變第二十九

是以九代詠歌,志合文則。黃歌“斷竹”,質之至也;唐歌在昔,則廣於黃世;虞歌《卿雲》,則文於唐時;夏歌“雕牆”,縟於虞代;商周篇什,麗於夏年。至於序志述時,其揆一也。暨楚之騷文,矩式周人;漢之賦頌,影寫楚世;魏之篇制,顧慕漢風;晉之辭章,瞻望魏採。搉而論之,則黃唐淳而質,虞夏質而辨,商周麗而雅,楚漢侈而豔,魏晉淺而綺,宋初訛而新。從質及訛,彌近彌澹,何則?競今疏古,風昧氣衰也。

今才穎之士,刻意學文,多略漢篇,師範宋集,雖古今備閱,然近附而遠疏矣。夫青生於藍,絳生於蒨,雖逾本色,不能復化。桓君山雲∶“予見新進麗文,美而無採;及見劉揚言辭,常輒有得。”此其驗也。故練青濯絳,必歸藍蒨;矯訛翻淺,還宗經誥。斯斟酌乎質文之間,而隱括乎雅俗之際,可與言通變矣。

《文心雕龍》原文欣賞之通變第二十九 第2張

夫誇張聲貌,則漢初已極,自茲厥後,循環相因,雖軒翥出轍,而終入籠內。枚乘《七發》雲∶“通望兮東海,虹洞兮蒼天。”相如《上林》雲∶“視之無端,察之無涯,日出東沼,入乎西陂。”馬融《廣成》雲∶“天地虹洞,固無端涯,大明出東,入乎西陂”。揚雄《校獵》雲∶“出入日月,天與地沓”。張衡《西京》雲∶“日月於是乎出入,象扶桑於濛汜。”此並廣寓極狀,而五家如一。諸如此類,莫不相循,參伍因革,通變之數也。

是以規略文統,宜宏大體。先博覽以精閱,總綱紀而攝契;然後拓衢路,置關鍵,長轡遠馭,從容按節,憑情以會通,負氣以適變,採如宛虹之奮鬐,光若長離之振翼,乃穎脫之文矣。若乃齷齪於偏解,矜激乎一致,此庭間之回驟,豈萬里之逸步哉!

贊曰∶

文律運周,日新其業。變則可久,通則不乏。

趨時必果,乘機無怯。望今制奇,參古定法。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