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傳統國學 > 古文名著 > 《繡雲閣》第一回:聚仙台諸真論道 虛無子四境遊神

《繡雲閣》第一回:聚仙台諸真論道 虛無子四境遊神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5.58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繡雲閣》是清代魏文中創作的白話長篇神魔小說。一名《繡雲仙閣》。八卷一百四十三回,成書於清同治八年(1869)。小說敘紫霞真人弟子虛無子受命下凡,投生塵世爲李三緘,雲遊天下,除惡布善,教導世人,以復大道本體;紫霞另一門人虛心子因妒忌虛無子,亦投生塵世,是爲常七竅;情節沿着兩條線索發展,至結尾時,李三緘與其六十九位弟子均因道心堅定,飛昇仙界,入居紫霞真人所造之繡雲閣。那麼下面本站小編就爲大家帶來關於第一回的詳細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黃龍初,道君身臨八卦臺中,宣諸真而諭之曰:“道本無私,而世之傳道者,何多私相授受也。”一時紫霞真人、紫雲真人、紫氣真人暨諸真等伏地請曰:“師言私授者何?”道君曰:“夫道也者,先天地而有,原本氣之自然以行,無所事事,至易也,行無奇也。胡世之求吾道者,不以正道是從,作一切非道,以亂吾道。既亂吾道,即壞吾道,所以慕吾道而學吾道者,終其身於非道之中,反以吾道爲索隱行怪之爲,鉤深致遠之術。流弊若此,不幾阻人以進道路乎?吾奉王母懿旨,欲命一弟子闡明大道於天下,爾等以爲如何?”紫霞曰:“如師所言,是道之壞,壞於野方外術也。若不闡之,道何能明?願師命遣吾輩,以正大道於天下,庶使後之學道者不至再入歧途。然師不面命其人,則任事弗專,道終難還其本體。”道君曰:“爾輩親受吾道,備嘗艱苦,由習而成,吾欲遣之,欲心不忍。諸弟子內,惟紫霞門徒最多,爾歸命一託化於世,以救正吾道,功莫大焉。”道君囑畢,退入宮中。

紫霞與諸真人拱手而別,歸至洞府,遂登聚仙台,高豎朱幡,以招諸徒。但見朱幡搖動,仙鶴飛鳴,萬道祥光,直繞天際。各洞弟子睹而驚曰:“霞彩拂拂,瑞氣騰騰,自東而來,必是聚仙台朱幡高豎,招聚吾等,以示大道也。”於是虛無子、淨塵子、無垢子、清心子、抱道子以及諸子,各駕祥光,同到聚仙台前。

一一拜禮畢,鴛班鷺序,左右分行。紫霞真人身居寶座,高聲言曰:“曩者吾侍八卦臺中,道君悲道不明,俾吾闡發於人世。爾弟子等有能代師而行者乎?”虛無子出班言曰:“弟承師教,指示頻頻,幸而功成,仙品得登,師勞弟願代之。但不知闡道若何,乞師詳示。”紫霞曰:“欲闡是道,當託生紅塵,由粗及精,由精入妙,爲好道者循循善誘,庶幾道理條分,道無歧二焉。”虛無子曰:“天下之好道者衆矣,獨吾託生塵世,烏能逐一援引,同入正道耶?”紫霞曰:“天下至廣,生靈至衆,放而言之,何異恆河沙數,不可屈指。至於引人入道,其間支分流衍,自可一以累萬,奚慮人繁乎?”虛無子曰:“如是弟子託生塵世,道由何入,祈師此際詳爲指陳,庶免他時歧途是誤。”紫霞曰:“道在人身,不假外求,以人治人,唾手可得,何誤之有?”虛無子曰:“師言道在人身,宜乎不造而得矣,胡爲乎必使面壁功深,然後道爲之得?”紫霞曰:“人之初生,虛靈附之,既生以還,物慾擾之。物慾既擾,先天道大不從,而復愈墜愈下,見人不見道矣。所以道者之尊又開入道法門,俾世之見人不見道者,從而入道,以復其初焉。”虛無子曰:“以失道之人而還其載道之本,所以人者,誰爲首乎?”紫霞曰:“入道莫先治心,治心乃入道之源也。”虛無子曰:“治心若何?”紫霞曰:“心爲一身主,如上天北極然。任雷雨風雲,紛擾多端,毫無轉移,而日居其所,衆星聽令,是北極雖無爲而若有爲也,有爲而亦若無爲也。所以靜而不動,而道無不從此出焉。人心亦北極也,其先使之挺立乎中,一切聲色貨利不能忄彩想淨,而天理周流,運行不息,所以運之行之者,子臣弟友之道也。久之,子臣弟友之道,純任自然,無絲忽矜持,則大道已得。大道既得,儼若至誠,善必先知,不善亦必先知。由此而大而化之,即是聖人矣。豈若世之道本不識,或以食臭採戰爲大道,養陰養陽爲人道,日陷此身於鬼蜮,求道反以背道哉!故師受道君所託,而託之於爾。爾入塵世,能復大道本體,弗使好道者誤入迷途,則功倍他,真不可思議。”紫霞言已,羣真喜曰:“道再不明,天下幾無道矣。”言竟而散。

《繡雲閣》第一回:聚仙台諸真論道 虛無子四境遊神

虛無子拜辭紫霞,歸洞默坐。靜塵子、無垢子等入而笑曰:“師弟得道數年,大任即肩,真吾輩所不及。”虛無子曰:“弟承諸兄指示,得受道旨,幸而仙班忝列,抱愧殊多。今師命弟此生援引好道之人,吾恐本根爲世所迷,不如坐守洞府之爲愈也。”靜塵子曰:“待爾他日身入塵寰,迷而不悟之時,兄等自然隨在切指,引還大道,不過投生凡境鍛鍊一番。”虛無子曰:“兄等所言,弟自銘心刻骨至切。指迷途之語,須勿忘之。”無垢子曰:“師弟不必深囑,但託生何時,兄等當爲一餞。”虛無子曰:“弟也未入紅塵,思欲神遊八部,歷觀幻境,然後辭師以及衆兄,亦未可造次而行也。”淨塵子曰:“弟若神遊四境,切勿與外方野道結其冤纏。”虛無子曰:“吾之遊神也,爲道計耳,何暇結冤?”無垢子曰:“冤結無心,每多不覺。先爲弟斟破,自然冤來而知所解焉。”言竟辭出。

虛無子靜坐洞中,神遊相外,俯視林林總總,紛至沓來,不爲名即爲利,初未見有修真好道者立乎其間,驅動雲車,向東而去。雲車剛駐息老松下,遙見北角白雲一縷,冉冉而來,覆於鬆梢,不行不墜。虛無子慧目凝視,雲內立一偉漢,頭戴白帽,鱗甲滿身,手執金磚,怒目下視。虛無子曰:“雲頭之上持磚而立者,神乎?仙乎?抑亦山精水怪乎?如不速隱身軀,仙法略施,死亡立見矣。”持磚者聞言,按下雲頭,立於虛無子之側,曰:“爾乃繡雲洞中紫霞門徒,煉道不過百載,成道不過三年,敢任大道之傳,援引其世。吾聞不服,特來與爾試試高低。”虛無子曰:“爾欲試者何道哉?”持磚者曰:“仙法甚夥,吾與爾聊化異像,以定優劣。如爾所化不逮乎吾,此道讓吾闡之。”虛無子曰:“可。”持磚者大吼一聲,倒地化爲銅山,高約百丈,金光射目,彩色炫人。虛無子暗思:“銅山乃鄧通之寶,吾且化鄧通形以破之。”意計定時,扭身化作富翁,指銅山而詈曰:“老拙爲爾費盡心血,沒入陰曹,不知爾屬何人?今幸相逢,完璧歸趙矣。”銅山一躍,仍還本相,笑謂虛無子曰:“爾又將何以爲化乎?”虛無子曰:“銅山之化被吾識透,吾化一陣,爾如能破,願拜下風。”持磚者曰:“小小道童,仙骨未堅,敢設陣門?老仙修道數萬年,豈能畏爾!”虛無子不復與言,口噓正氣,霞生四境,掉身化作高城。城闢八門,門內悉屬衣冠子弟,笑容可掬,分立兩旁。持磚者亦化爲青面獠牙,闖地而入城門。甫近,一聲霹靂,額現斗大”孝“字,萬道白光,持磚者怯不敢入,繞向南行。將抵南門,一色藍光突從內出,持磚者倒退數武,手指城內,疾聲詈曰:“吾今日不能勝爾,他年必擾爾道焉。”詈已,化作白氣一縷,向西竟去。

虛無子將陣收回,知此地多妖,向南而逝。雲頭按下,墜於市廛,其間抱布貿絲之儔往來不絕。周視一遍,人民雖衆,俱皆遍體銅臭,初無一身有道根者。默然良久,度出市外,遙望蘆花一帶,高插青帘,心愛是地幽深,欲入其中一睹勝景。

舉足行去,則溪繞如蛇,兩岸翠竹參天,濃蔭密佈,水聲隱約,忽斷程途,欲渡無由,沿岸直上。行未裏許,舍已成焉。步過橋頭,粉垣在望,傍垣而過,轉至垣東,瞥見一石如牛,高聳竹外,石上眠一巨漢,鼻息如雷。虛無子恐彼知覺,輕移步履,緩緩行之。

行至石前,巨漢倏立,顧謂虛無子曰:“吾待君已久,君何行步如鼠,恐人知之乎?”虛無子曰:“吾歸心似箭,故爾山水慵看。”巨漢曰:“子休誑吾,知爾仔肩大任,竊欲一聆雅訓,俾吾得入正道之中。他日有成,即君惠也。”虛無子曰:“吾道尚未能明,何敢爲人訓。”巨漢曰:“子毋謙遜,子欲闡道以教天下,何於吾而獨吝之耶?”遂執其袂,力邀入室。

虛無子見彼情詞婉轉,意不忍拂,同之而去。入室坐已,巨漢呼僕捧觥獻茗,其香撲鼻,非麝非蘭,試飲之味甘如飴。虛無子思曰:“是乃紅友,非茗也。”忽棄於案。巨漢殷懃勸飲,虛無子力卻之。巨漢怒曰:“吾以盛情待爾,爾何棄吾如遺。敢與吾一試高下乎?”虛無子曰:“吾與爾素無仇隙,相鬥何來?”巨漢曰:“爾輩入道,輒鄙吾爲壞道;吾果爲壞道也者,則天既生道,不應生吾;既生乎吾,皆爲道助。天不我棄,爾反絕吾,今日相逢,吾正欲觀爾道爲何如耳。”虛無子知是野魔,避而他適。巨漢手向地指,倏成一湖,湖中浪滾波翻,酒氣逼人,不堪悶絕。虛無子將欲陷身湖內,忙吹正氣,倒地化爲千萬酒瓶,口吐金光,圍着湖岸。巨漢張口亂噴,酒墜如雨,酒瓶羣相爭吸。未逾一刻,湖已涸而無存。巨漢忿然,手持利刃,與虛無子云端大戰。虛無子力難取勝,化一巨饔,從空拋下。巨漢逃而詈曰:“今朝爲爾所敗,他年不壞爾道,誓不立於天地。”只見一縷濁氣,直向塵世散而無蹤。虛無子曰:“吾又結一冤矣。將舍西北不遊乎,然塵世之境,未能歷遍,他日任道,安知何者皆敗道物也。”躊躇已久,轉向西北遊之。

遊至常武山中,席地而坐,耳聞山下漁鼓簡板,唱道聲聲,心欲一晤其人,以談妙道,而是人已由麓至頂,近前拱手曰:“道兄胡來?”虛無子曰:“無事閒遊耳。”其人曰:“道兄識我乎?”虛無子曰:“不識。”其人曰:“當日兄從紫霞,弟從赤霞,爲魔妖擾亂武陵,吾師奉命往討,曾到繡雲洞搬及爾師,弟隨師來,與兄洞後一晤。自兄道成後,吾道亦成,故未與兄常相覿面。”虛無子曰:“兄既成道,又何遊及人間?”其人曰:“前者僅造內功,而外善毫無。今之逆遊人間者,爲外善計也。”虛無子曰:“兄何道號,願祈示之。”其人曰:“拂塵子是也。”虛無子曰:“兄今奚往?”拂塵子曰:“將歸洞府耳。”虛無子曰:“如此,則歸有侶矣。”遂各駕雲車,相依而行。

正樂意談道時,南北角上罡風忽起,旋吹旋勁,二子云車若不自持,各運正氣以敵之。殊知罡風猛烈,竟將二子拆散。

《繡雲閣》第一回:聚仙台諸真論道 虛無子四境遊神 第2張

虛無子墜至一山,形如鼓圓,靜鎮可愛。剛登絕頂,旁來女娘三四,低聲詢曰:“子其駕雲車以遊空際,遇罡風而墜落者乎?”虛無子怒曰:“男女各別,何容詢爲?”女娘曰:“見子道門裝束,知爲學道者也。吾輩雖屬巾幗,亦曾道學老姥,子何輕於視人如此耶?”虛無子曰:“爾學爾道,吾行吾途,李下瓜田,不可不謹。”女娘曰:“妾見君意起憐愛,君見妾視如寇仇,彼此用心,何左若是?吾姊妹等不妨與得道之士一試法力,庶使天下男子知女流之不敢小視焉。”一女子曰:“知道童能依吾言,效蘭房之雙棲,又何必試?”虛無子曰:“爾屬落花有意流水,吾系金剛之體,百鍊難熔。汝其遠行,不然法力展時,恐傷爾命。”女娘怒形於色,指地成坑。虛無子身陷坑中,左撞右衝,總不能出,於是口吹正氣,化作金光。殊光愈高,其坑愈深,用盡生平法術,只能出乎坑半,而不能越出坑外焉。

虛無子無可如何,踏着巽門,急力一吹,正氣頻升,坑化烏有。

女娘不服,執劍相鬥,虛無子捏定掌訣,向女娘拋之。霎時雷震半空,女娘各吐一線紅光而沒。

北角上突來一偉漢,怒氣勃勃,吼謂虛無子曰:“爾恃爾道,婦人女子亦不容耶?”舉動鐵牙板向頂拋來,只覺地慘天愁,聲如霹靂。虛無子急避雲腳,以孝光吹去。偉漢搖搖不定,墜向西南,隱聞恨聲所言,皆他日壞道之意。虛無子曰:“吾往素遊行,清平無礙,何獨今日不同於昔乎?須至繡雲洞中,一詢吾師以解之。”播轉祥光,竟向洞前徐徐墜下。

入洞禮畢,呆立師側,啞然如不出諸其口。紫霞曰:“弟子何來,其來何詢?”虛無子曰:“師命弟子闡道人間,弟子不識人間景況若何,因神遊四境,以擬道之所闡,何者爲先。胡以初遇大漢,化銅山萬仞;繼遇醉漢,化酒海千尋;終遇女娘,鬥於霄漢;女娘伏矣,外患復加,幾喪其身於鐵牙板下。此何說也?”紫霞曰:“道高則魔至,無魔安能見道哉?”虛無子曰:“是魔也,何法力若斯之毒乎?”紫霞曰:“天下生靈被此四魔毒盡,吾道之難成者,皆此四魔阻之耳。”虛無子曰:“四魔足以害道,上天諸神諸聖何不除之?”紫霞曰:“上天之留此四魔者,亦衛道意也。無此四魔,不足以治天下;有此四魔,乃能見道之深。學道者果將四魔降伏,可以入道矣。”虛無子曰:“四魔不去,道終難入。師命吾託生入世援引好道者,得其正大之途,恐弟子法力低微,難與是魔相敵,反自墜也,請辭之。”紫霞曰:“道君以闡道之任託師,師以闡道之任托爾,爾既應而復改,豈有身列仙班而信字亦不存乎?”虛無子曰:“紅塵擾擾,陷人之坑,一入其中,四魔攻擊,將迷途何日返也?”紫霞曰:“爾託化人間,師命爾同學諸友隨在指示,自然仙位可復焉。”虛無子曰:“師命弟不敢傲,但弟入紅塵,師時以渡弟爲心,弟之望也。”紫霞曰:“爾入塵凡,即墜百丈深坑,師定以手援之,誓不爾負。如引人甚衆,師於洞外高豎繡雲閣,待爾率弟歸來,同住閣中,爲不生不滅之地。”言至此,虛心子忽自外入,曰:“虛無子不願苦受輪迴,鍛鍊仙軀,弟請代師一往。”紫霞曰:“吾許彼久矣,爾尚有待焉?”虛心子見紫霞不許,恨虛無子淺淺道術,爲大道仔肩,他日投生,吾必俾彼迷途不返,仙根墜落,始遂乃心。暗抱不平,出洞而去。紫霞默會其意,慨然嘆曰:“大道之難也,今已見矣。”忙呼淨塵子捧葫蘆出,傾金丹三粒,與虛無子食之。

食已,紫霞曰:“服此金丹,仙根弗壞矣。但託化時須忌空亡,必擇神鑑日乃可。”虛無子謹凜受教,辭師歸洞。

一日,洞外祥光繚繞,光內金甲神祗,向地而指者三。虛無子心知師旨下促,託化其時,急請道弟道兄,將所居洞府託爲管理,一一交轄,拜辭紫霞暨同學諸人,揮淚而別。神隱雲腳,詳擇善地以投生。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