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傳統國學 > 神話故事 > 牛郎織女說的起源 牛郎和織女的愛情故事如何?

牛郎織女說的起源 牛郎和織女的愛情故事如何?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3.1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導讀:牛郎織女是一個很美麗的千古流傳的愛情故事,是我國四大民間愛情傳說之一。南北朝時代任昉的《述異記》裏有這麼一段:“大河之東,有美女麗人,乃天帝之子,機杼女工,年年勞役,織成雲霧絹縑之衣,辛苦殊無歡悅,容貌不暇整理,天帝憐其獨處,嫁與河西牽牛爲妻,自此即廢織紝之功,貪歡不歸。帝怒,責歸河東,一年一度相會。”

相傳天上有個織女星,還有一個牽牛星。織女和牽牛情投意合,心心相印。可是,天條律令是不允許男歡女愛、私自相戀的。織女是玉帝與瑤姬的女兒(這是新版《牛郎織女》電視劇篡改的,瑤姬實與牛郎織女無關!),王母便將牽牛貶下凡塵了,令織女不停地織雲錦以作懲罰。

織女的工作,便是用了一種神奇的絲在織布機上織出層層疊疊的美麗的雲彩,隨着時間和季節的不同而變幻它們的顏色,這就是“天衣”。自從牽牛被貶之後,織女常常以淚洗面,愁眉不展地思念牽牛。她坐在織機旁不停地織着美麗的雲錦以期博得王母大發慈心,讓牽牛早日返回天界。

一天,幾個仙女向王母懇求想去人間碧蓮池一遊,王母今日心情正好,便答應了她們。她們見織女終日苦悶,便一起向王母求情讓織女共同前往,王母也心疼受懲後的孫女,便令她們速去速歸。

牛郎織女說的起源 牛郎和織女的愛情故事如何?

話說牽牛被貶之後,落生在一個農民家中,取名叫牛郎。後來父母去世,他便跟着哥嫂度日。哥嫂待牛郎非常刻薄,要與他分家,只給了他一頭老牛和一輛破車,其他的都被哥哥嫂嫂獨佔了。然後,便和牛郎分家了。

從此,牛郎和老牛相依爲命,他們在荒地上披荊斬棘,耕田種地,蓋造房屋。一兩年後,他們營造成一個小小的家,勉強可以餬口度日。可是,除了那隻不會說話的老牛而外,冷清清的家只有牛郎一個人,日子過得相當寂寞。牛郎並不知道,那條老牛原是天上的金牛星。

這一天,老牛突然開口說話了,它對牛郎說:“牛郎,今天你去碧蓮池一趟,那兒有些仙女在洗澡,你把那件紅色的仙衣藏起來,穿紅仙衣的仙女就會成爲你的妻子。”牛郎見老牛口吐人言,又奇怪又高興,便問道:“牛大哥,你真會說話嗎?你說的是真的嗎?”老牛點了點頭,牛郎便悄悄躲在碧蓮池旁的蘆葦裏,等候仙女們的來臨。不一會兒,仙女們果然翩翩飄至,脫下輕羅衣裳,縱身躍入清流。牛郎便從蘆葦裏跑出來,拿走了紅色的仙衣。仙女們見有人來了,忙亂紛紛地穿上自己的衣裳,像飛鳥般地飛走了,只剩下沒有衣服無法逃走的仙女,她正是織女。織女見自己的仙衣被一個小夥子搶走,又羞又急,卻又無可奈何。這時,牛郎走上前來,對她說,要她答應做他妻子,他才能還給她的衣裳。織女定睛一看,才知道牛郎便是自己日思夜想的牽牛,便含羞答應了他。這樣,織女便做了牛郎的妻子。

他們結婚以後,男耕女織,相親相愛,日子過得非常美滿幸福。不久,他們生下了一兒一女,十分可愛。牛郎織女滿以爲能夠終身相守,白頭到老。可是,王母知道這件事後,勃然大怒,馬上派遣天神將織女捉迴天庭問罪。這一天,織女正在做飯,下地去的牛郎匆匆趕回,眼睛紅腫着告訴織女:“牛大哥死了,他臨死前說,要我在他死後,將他的牛皮剝下放好,有朝一日,披上它,就可飛上天去。”織女一聽,心中納悶,她明白,老牛就是天上的金牛星,只因替被貶下凡的牽牛說了幾句公道話,也貶下天庭。它怎麼會突然死去呢?織女便讓牛郎剝下牛皮,好好埋葬了老牛。

牛郎織女說的起源 牛郎和織女的愛情故事如何? 第2張

正在這時,天空狂風大作,天兵天將從天而降,不容分說,押解着織女便飛上了天空。正飛着、飛着,織女聽到了牛郎的聲音:“織女,等等我!”織女回頭一看,只見牛郎用一對籮筐,挑着兩個兒女,披着牛皮趕來了。慢慢地,他們之間的距離越來越近了,織女可以看清兒女們可愛的模樣,孩子們了都張開雙臂,大聲呼叫着“媽媽”,眼看,牛郎和織女就要相逢了。可就在這時,王母駕着祥雲趕來了,她拔下她頭上的金簪,往他們中間一劃,霎時間,一條天河波濤滾滾地橫在了織女和牛郎之間,無法橫越了。

織女望着天河對岸的牛郎和兒女們,直哭得聲嘶力竭,牛郎和孩子也哭得死去活來。他們的哭聲,孩子們一聲聲“媽媽”的喊聲,是那樣揪心裂膽,催人淚下,連在旁觀望的仙女、天神們都覺得心酸難過,於心不忍。王母見此情此景,也稍稍爲牛郎織女的堅貞愛情所感動,便同意讓牛郎和孩子們留在天上,每年七月七日,讓他們相會一次。從此,牛郎和他的兒女就住在了天上,隔着一條天河,和織女遙遙相望。在秋夜天空的繁星當中,我們至今還可以看見銀河兩邊有兩顆較大的星星,晶瑩地閃爍着,那便是織女星和牽牛星。和牽牛星在一起的還有兩顆小星星,那便是牛郎織女的一兒一女。

牛郎織女相會的七月七日,無數成羣的喜鵲飛來爲他們搭橋。鵲橋之上,牛郎織女團聚了!織女和牛郎深情相對,摟抱着他們的兒女,有無數的話兒要說,有無盡的情意要傾訴啊!

後來,每到農曆七月初七,相傳牛郎織女鵲橋相會的日子,姑娘們就會來到花前月下,擡頭仰望星空,尋找銀河兩邊的牛郎星和織女星,希望能看到他們一年一度的相會,乞求上天能讓自己能象織女那樣心靈手巧,祈禱自己能有如意稱心的美滿婚姻和美麗的愛情,由此形成了七夕節。(牛郎織女一年一相會,天上一天,地下一年,所以牛郎織女天天相會)

這個故事蘊含了母系氏族社會的核心價值觀,就是母系家族養育孩子,丈夫只能隔一段時間才能與妻兒團聚。由此可見其歷史之悠久。

起源與發展

“織女”、“牽牛”二詞見諸文字,最早出現於《詩經》中的《大東》篇。詩中的織女、牽牛隻是天上兩個星座的名稱,它們之間並沒有什麼關係。到了東漢時期,無名氏創作的《古詩十九首》中,有一首《迢迢牽牛星》,從中可以看出,牽牛、織女已是一對相互傾慕的戀人,不過詩中還沒有認定他們是夫妻。在文字記載中,最早稱牛郎、織女爲夫婦的,應是南北朝時期樑代的蕭統編纂的《文選》,其中有一篇《洛神賦》的註釋中說:“牽牛爲夫、織女爲婦,織女牽牛之星各處河鼓之旁,七月七日乃得一會。”這時“牛郎織女”的故事和七夕相會的情節,已經初具規模了,由天上的兩顆星宿,發展成爲夫妻。但在古人的想像中,天上的夫婦和人間的夫婦基本上是一樣的,因此,故事中還沒有什麼悲劇色彩。至於爲什麼牽牛、織女要在“七月七日乃得一會”呢?原文未交代。據後世推測,可能一方面是每年七月夜間的星辰在天空最爲明亮,牽牛、織女二星相距較近;另一方面,七月七日是當時民間風俗“乞巧”的日子,而勞動人民都把織女當作勞動能手,因此能在“十日之內,織娟百匹”,便向她“乞巧”。

牛郎織女說的起源 牛郎和織女的愛情故事如何? 第3張

於是,人們就把牛郎織女故事和民間習俗揉合到一起了。隨着時間的流逝,這個故事在繼續豐富和發展。在《荊楚歲時記》中有這樣一段記載:“天河之東有織女,天帝之子也,年年織杼勞役,織成雲錦天衣。天帝哀其獨處,許配河西牽牛郎,嫁後遂廢織衽。天帝怒,責令歸河東,唯每年七月七日夜一會。”牛郎織女的故事發展到此,就起了較大的變化。由於牛郎織女婚後貪圖享樂,“廢織衽”,因而激怒了天帝,受到懲罰。這便給故事帶來了悲劇氣氛。除此之外,還有兩種傳說。一是:織女是天帝的第七個(有的說是第九個)孫女,在天河東面織雲錦天衣,牛郎在天河西邊看牛,兩人都很勤勉。天帝愛憐他們,讓他們結婚。婚後兩人貪圖享樂,荒廢勞動。天帝發怒,使他們分開,中間隔天河,命烏鴉去告訴他們,七天見面一次。烏鴉卻傳錯了話,說成每年七月七日見一次面。二是:織女是王母娘娘的外孫女,在天上織雲彩。牛郎是人間的一個看牛郎,受兄嫂虐待。有一天,牛告訴他,織女要和別的仙女到銀河去洗澡,叫牛取一件仙衣,織女找衣服的時候,再還給她,並要求和她結婚,她一定會答應。牛郎就照樣做了。織女和牛郎結婚後,生了一男一女,王母娘娘知道了,便把織女捉回去。牛又告訴牛郎,他可把它的皮披在身上,追到天上去。等牛郎挑了兩個小孩,追到天上去時,王母娘娘拔下頭上的髮簪,在織女後面一劃,形成一道天河,把這一對恩愛夫妻隔開了。他們天天隔河想望啼泣,感動了王母娘娘,於是允許他們每年七月七日相會一次。相會時,由喜鵲爲他們架橋。前一種傳說中的基本情節,和《荊楚歲時記》中的差不多,只是增添了“烏鴉傳話”的情節。後一種傳說則大大豐富、發展了原來的故事。它從星辰之間的神的愛情,轉化爲人神之間的戀愛故事了。至於其他種種傳說,大多數是以此爲藍本而加以延伸的。那麼,爲什麼在後一個傳說中,要加進老牛這個角色,並使它在故事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呢?因爲牛是農家寶,農民熱愛耕牛,甚至還在耕牛身上寄託着自己的生活理想。生活的理想遭到阻礙時,農民容易產生救助於牛的幻想,希望牛發揮神奇的力量,幫助自己渡過難關。同時,把動物人格化,也是各種民間傳說經常採用的藝術手法之一。

湖北省鄖西縣中部,有一條由北朝南的蜿蜒河流,叫天河。天河是鄖西境內的第三大河流,也是世界上唯一一條叫天河的河流,它在世界地圖上獨享“天河”之名,鄖西的天河,流淌着一個美麗的傳說。古老天河在鄖西,七夕傳說源於天河。牛郎織女的傳說是一個很美麗的,千古流傳的愛情故事,也是中國四大民間傳說之一。這個傳說始終和七夕節相連,七夕坐看牽牛織女星,是民間的習俗。相傳,在每年的這個夜晚,是天上織女與牛郎在天河鵲橋相會之時,這是中國傳統節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個節日。天河發源於秦嶺東南部陝西照川,全長69公里,是漢水的重要的支流之一,流經鄖西62.7公里。天河東邊是楊家河、歸仙河,西邊是美女河、仙河,正好與天象相對。而天河邊的石公公、石婆婆、懸鼓觀、天池庵等景點卻都與星象圖相反,說明了鄖西人對衝破天河阻隔的期盼。有天河,就有牛郎織女的傳說,就有獨特的七夕民俗。在鄖西,人們將牛郎織女忠貞不渝的愛情故事代代相傳。老人時時告誡後輩:男兒要像牛郎一樣勤勞、質樸、善良、執着,女兒要像織女一樣智慧、忠貞、節儉、孝順。這條天河彷彿一下讓人迷失,不知該從哪裏遊走。因爲鄖西的天河是有靈性的,她完全充當了導遊角色,天河的方向就是人想要去的方向。每年農曆七月初七,人們過“乞巧節”。那天,婦女們組織開展各種勞動競賽,以在競賽中提高技藝。夜幕降臨,人們來到河邊燃放河燈,順河漂流的盞盞河燈,寄託着人們對逝去親人的哀思,承載着人們對家庭、親人的祈福,同時,也是在爲牛郎指路以儘快與織女相會。“河燈亮,河燈明,牛郎織女喜盈盈”的民謠,在鄖西縣境內廣爲流傳。

牛郎織女說的起源 牛郎和織女的愛情故事如何? 第4張

七夕在中國,天河在鄖西

“維天有漢,監亦有光。跂彼織女,終日七襄。雖則七襄,不成報章。睆彼牽牛,不以服箱。”《詩經·小雅·大東》中這段有關織女、牽牛星宿的記載,被專家認爲是牛郎織女傳說的萌芽和胚胎。還有一首與織女有關的《詩經.周南·漢廣》中述“漢有遊女,不可求思”。據史料記載,這些詩中的“漢”即指漢水,又指天漢(銀河)。鄖西有漢水,《鄖西縣誌》介紹,境內有漢水。漢水沿縣境穿行91.8公里,是鄖西南與陝西、本省的鄖縣的界河,上起陝西旬陽仙河口,下至本縣河夾歸仙河口鷹嘴石與鄖縣。“天河”是牛郎織女相會之地,鄖西境內有天河,全長65公里,它發源於陝西照川,經城關、觀音出天河口入漢江,是漢江的第三大支流在天河口流入漢江。對於天河的記載,目前最早的文字記載,見於明嘉靖(1522年——1566年)《湖廣鄖陽府志》(薛鋼纂修、吳廷舉續修)中已有天河的記載:“天河,在縣西一里。水出虎鳴峪山而下以達於漢,望之如天上來,故名”。鄖西有天河、臨漢水,而且是唯一的漢水連天河之地,有名稱,也有實物。因此,僅從地名上講,鄖西與牛郎織女傳說的起源相連緊密。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