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傳統國學 > 姓氏文化 > “崔”姓是如何來的?又有哪些歷史名人呢?

“崔”姓是如何來的?又有哪些歷史名人呢?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一、姓氏源流

崔(Cuī)姓源出有三:

1、出自姜姓,以邑名爲氏。據《唐書·宰相世系表》及《元和姓纂》等資料所載,炎帝神農氏後裔,西周時齊國國君丁公汲的嫡長子季子曾食採於崔邑(今山東省章丘縣),子孫以邑爲氏,是爲山東崔姓。根據多種古籍的記載,崔氏出自姜姓。崔姓出自於西周時期的齊國,有將近三千年的歷史,曾經長期是山東望族和中國着姓。齊國是西周初周武王分封的重要諸侯國之一,建都於臨淄(今山東省淄博市),開國君主是呂尚。呂尚本來姓姜,因爲他的先祖被封於呂(今河南省南陽),從其封姓,故稱爲呂尚。呂尚的兒子丁公佶,是齊國的第二代國君,他的嫡子叫季子,本來應該繼承君位,但卻讓位給弟弟叔乙(即乙公得),而自己則住到食采地崔邑(今山東省章丘縣西北),後來以邑爲氏,就是崔氏。

而這位丁公佶,相傳是姜太公姜子牙的兒子。由此可見,崔氏中國人是源自姜太公的直系後代,追本溯源還是上古時期炎帝神農氏的子孫。他們的得姓,算起來大約有3000餘千年的歷史了。

2、據《新唐書》所載,唐時新羅國有崔姓。

3、出自少數民族崔姓:

①清代高麗人、滿洲人姓氏中有崔姓。

②今彝、回、蒙、土等族均有崔姓。

二、歷史名人

“崔”姓是如何來的?又有哪些歷史名人呢?

崔浩:清河東武城(今山東省武城西)人,後魏時官至司徒。其修史以彰直筆,因暴露“國惡”,而遭滅門之災。

崔宏:南北朝時清河東武城人,官至吏部尚書,曾執掌機要,參與草創過各種制度。

“崔”姓是如何來的?又有哪些歷史名人呢? 第2張

崔鴻:今山東平原人,着名史學家,初仕魏中散大夫一職,後遷黃門侍郎,加散騎常侍、齊州大中正。撰《十六國春秋》一書。

崔顥:汴州(今河南省開封市)人,唐代大詩人,官至司勳員外郎。早期多閨情詩,詩風浮豔,晚期詩風慷慨豪邁,後人輯其詩成《崔顥集》。

崔護:博陵安平(今屬河北)人,唐代詩人,官至嶺南節度使。其詩《題都城南莊》,有句“人面桃花相映紅”千古傳誦。

崔白:濠梁(今安徽省鳳陽)人,北宋名畫家,擅畫花竹、禽鳥,尤工秋荷鳧雁。其筆法勁利如鐵絲,設色較淡,改變了宋初以來畫院流行的濃豔細密之畫風。

崔立:將陵(今山東省德州)人,金末自稱太師、軍馬都元帥、尚書令、鄭王。

崔斌:元朝名臣,官至中書左丞(副丞相)。其人才思敏捷,性情剛直,爲官清廉,深受元世祖信任。

崔述:大名(今屬河北省)人,清代歷史學家,考據學者。字承武(1740-1816),號東壁,河北大名人。乾隆舉人。曾任福建羅源、上杭知縣。任職期間,興利除弊,爲人稱道。30歲後,因見羣經的傳記、註疏多與原經文有出入,由懷疑而進行考據,辨別真僞。他考辨先秦古事,一切取信於經。對戰國以下的書,都以爲不可全信,因而專攻古史。對近代史學界懷疑古書古事的風氣,頗有影響。所着書以《考信錄》爲主,包括《三代考信錄》、《豐鎬考信錄》、《洙泗考信錄》等,近人匯印爲《崔東壁遺書》。

崔駰:東漢涿郡安平(今屬河北省)人。少與班固、傅毅齊名,曾爲府掾,後改主簿,着有《達旨》等,有“儒家之林大才子”之稱。其子崔瑗,官至濟北相。爲着名書法家,工章草,其書“點畫精微,神變無礙”,人稱“草賢”,着有《草書勢》。

崔善爲:唐代貝州武城(今山東武城西北)人。善天文算曆和斷獄。曾隨李淵起兵,後封清河縣公。

崔敦禮、崔敦詩:南宋通州靜海(今江蘇南通)人,二人均爲紹興進士。敦禮着有《宮教集》、《芻言》。其弟敦詩文才敏贍,着有《玉棠類稿》、《西坦類稿》等。

崔子忠:北海(今山東省萊陽)人,明代着名畫家。擅畫人物、仕女,兼工肖像畫。與陳洪綬並稱“南陳北崔”。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