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傳統國學 > 姓氏文化 > 軒轅姓的起源 百家姓中軒轅姓的起源是什麼?

軒轅姓的起源 百家姓中軒轅姓的起源是什麼?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6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軒轅氏屬地]

上黨郡,今山西長治縣。

  [軒轅氏來歷]

按《國語》記載,少典氏娶有嬌氏之女,生下黃帝和炎帝,黃帝在姬水邊長成,因而姓姬。又據《史記》說法,黃帝姓公孫。於是,《史記索隱》就調和兩姓,說黃帝本姓公孫,因在姬水邊成長,故改姓姬。此外,《史記》還說他名軒轅,但是沒有說明因何而得名。《史記集解》說他號有熊,《史記索隱》就進行比附,說黃帝本是有熊國之子,故號有熊,軒轅是他的名號,因居軒轅之丘,遂以爲名,又以爲號,又根據《左傳》記載,說他亦號帝鴻氏。《史記正義》解釋說,黃帝爲有熊國君,號有熊氏。及《國語》曰縉雲氏,又曰帝鴻氏,亦曰帝軒氏。軒、轅兩字都與車子有關,因而齊思和《論黃帝之制器故事》(《古史辨》第七冊)把中國車·子的發明歸功於黃帝。《路史》講得更具體,說黃帝在空桑山北創造車子,“橫木爲軒,直木爲轅,故號曰軒轅氏”。至於黃帝之所以稱黃帝,古人似乎衆口一詞地說,他“有土德之瑞,土黃色,故稱黃帝”。

近代史學家則提出黃帝即皇帝,亦即原始人意識中的上帝(上天)的意思。楊寬《中國上古史導論》根據《風俗通》、《春秋繁露》等古代文獻,把應該寫作黃帝的地方多寫成皇帝,如《易經.繫辭》:“黃帝堯舜垂衣裳而天下治。”《風俗通》則作:“皇帝堯舜垂衣裳而天下治。”而且,從音韻學上講,黃、皇同音同聲,故黃帝即皇帝。又《尚書·呂刑》中皇帝與上帝也互相通用。這樣看來,黃帝似乎可與皇帝、上帝劃等號了。然而,“皇帝”稱號自秦始皇帝創用以後,泛指中國最高統治者,“上帝”則別具神格意義,“黃帝”專指五帝中之首帝,又成一般共識。因而,此三者在實際應用上已是不可混淆的。

  淵源一

源於姬姓,出自軒轅黃帝,屬於以先祖名字爲氏。史籍記載:軒,姓也,黃帝號軒轅,後因爲氏。軒氏,軒轅之後。史籍《姓解·六三》、《姓苑》中均記載:“軒氏、轅氏、軒轅氏,皆黃帝之後。黃帝之後以號爲姓,軒轅即黃帝,姓公孫或言姓姬。黃帝,少典氏之子。黃帝共二十五子,十四子有姓,共12種姓。”著名東漢後期思想家、政治家王符在所著的《潛夫論·志士姓》中記載:“軒氏、豐氏、駟氏、遊氏、國氏、然氏、孔氏、羽氏、良氏、大季氏,十族之祖穆公之子也,各以字爲姓。”軒氏、軒轅氏、轅氏、軒丘氏皆黃帝之後裔,各有各的支系,乃四種姓氏。

軒轅姓的起源 百家姓中軒轅姓的起源是什麼?

穆天子傳周穆王姬滿爲西周朝第五代君主,周昭王之子,是中國歷史上最富於神話色彩的君王之一。傳說他享壽一百零五歲,在位時間爲五十五年(公元前976-前922年,一說公元前1001-前947年,待考)。據汲縣西戰國墓所出土的典籍《穆天子傳》記載,周穆王喜好遊歷,曾於周穆王十三-十七年(公元前963-前959年或公元前988-前984年,待考),駕八駿之乘驅馳九萬里,西行至“飛鳥之所解羽”的崑崙之丘,晉觀黃帝之宮。他還設宴於瑤池,與西王母做歌相和。據考證,當時周穆王西遊之地,就在今裏海與黑海之間的一帶曠原。後因徐戎造反,方趕回中原組織平亂。周穆王一生都致力於向四方發展,他曾因遊牧民族戎狄不向周朝進貢,而兩次發兵征伐犬戎,獲其五王,並把部分戎人遷到太原(今甘肅鎮原)。他還率軍東攻徐戎,平服了徐戎的叛亂,之後在塗山(今安徽懷遠)大會數百諸侯,鞏固了西周王朝在東南地區的統治。周穆王制定了“墨、劓、臏、宮、大辟”五刑,其細則竟達三千條之多。後世流傳有周穆王西征的故事,如晉朝汲冢出土戰國竹簡《穆天子傳》,其中雖多誇張,但畢竟反映了當時周穆王意欲周遊天下,以及西周王朝與西北各方國部落往來的情況。

周穆王的後裔分衍有十大支姓,即軒氏、豐氏、駟氏、遊氏、國氏、然氏、孔氏、羽氏、良氏、大季氏。除姬姓外,其軒氏爲當首之氏,號稱“中華第一氏”。

  淵源二

軒轅姓源於羋姓,出自戰國後期楚國王族後裔軒丘氏,屬於複姓省文簡化爲氏。軒丘氏複姓系出楚頃襄王熊橫,熊橫遷都於陳國。其後裔楚文庶子被其封於軒丘爲采邑,稱軒丘氏。到漢朝時期有樑國宰相軒丘豹,其後省文簡化爲軒氏、丘氏。

軒丘,按史籍《史記正義》引《括地誌》記載:“黃帝陵在寧州羅川縣東八十里子午山。”已經說得非常清楚,當時的羅川縣就是現在的甘肅省正寧縣。現存正寧縣博物館的北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所立的《大宋寧州承天觀之碑》記載:“茲縣(隋羅川縣,今正寧縣)據羅川之上游,實彭原之屬邑,氣象蔥蔚……人敦忠義之風,俗勤稼穡之事。軒丘在望,乃有熊得道之鄉;豳土劃疆,本公劉積德之地……軒轅師廣成於前,

《左傳》夏禹尊子於後。”這裏所說的“軒丘”就是羅水上游的橋山,因爲有氏而得名。子午山也稱子午嶺,即史籍《史記·五帝本紀》所說“黃帝崩,葬橋山”的橋山。清朝乾隆二十七年(公元1762年)慶陽知府趙本植修纂的《慶陽府志》記載:“黃帝陵在羅川縣城東子午山旁。”民國十四年(1925年),正寧縣知事蘇紹泉修纂的《正寧縣誌》記述得更清楚:“黃帝陵在縣東南湫頭鎮東北西頭村之橋山,當谷一峯聳起,草木蔥蔚,上有荒冢,旁立一碑,鐫字:黃帝葬衣冠處。”此黃帝冢,正是漢武帝北巡朔方,勒兵十餘萬,還祭黃帝冢於橋山的地方。

因此,軒丘即今甘肅省正寧縣羅水上游的橋山。

  淵源三

軒轅姓源於姬姓,出自軒轅黃帝后裔軍氏,屬於以先祖名字爲氏。據史籍《潛夫論·志士姓》記載,古有軍氏,爲周朝時期鄭武公之子共叔段之後,後軍氏大多改爲軒氏。

軒轅姓的起源 百家姓中軒轅姓的起源是什麼? 第2張

  淵源四

葫蘆島[1]軒轅姓源於姬姓,出自春秋時期鄭國公子喜,屬於以通義字訛爲氏。據史籍《風俗通義佚文》、《左傳》記載,鄭國有公子喜,字子罕,其後爲罕氏。在古代,“軒”與“罕”字通,如在《左傳·昭公元年》中記爲罕虎,而在《春秋公羊傳》中則記爲軒虎。其後裔以“軒”比“罕”爲尚,遂爲軒氏。

  源流五

源於姬姓,出自中華民族人文始祖軒轅黃帝有熊氏,屬於以先祖尊號爲氏。據史籍《史記·索隱》、《漢書·古今人表》等記載,軒轅氏爲上古黃帝后裔,出自有熊氏,亦稱爲帝鴻氏。傳說,黃帝的母親叫附寶,是中原部落首領少典氏的妻子。一天傍晚,附寶在有熊(今河南新鄭西北部)的軒轅之丘突然看見了北極光,在中原地區能見到北極光是非常稀罕的,然後附寶就因此懷了孕。後來在西北黃土高原的沮源關降龍峽(今陝西黃陵沮水河畔)生下了黃帝。因此黃帝的姓氏是因爲是少典氏的孫子複姓公孫氏。由於附寶受孕于于軒轅之丘,母親附寶就給他起名號爲軒轅氏。按遠古的傳說,“軒轅”即“天黿”,天黿亦稱“力天”,在史籍《獻侯鼎·天黿銘》中有其圖形記載。天黿一直就居住在軒轅之丘,會飛,後來化身變爲龍,從此龍就成爲軒轅氏部落的傳世圖騰,因以得氏爲“軒轅”。

1978年5月上旬,在今甘肅慶陽地區的慶陽縣三十里鋪,民工在採石作業時,在炸開的石板層中發現了翼龍的化石。考古工作者研究發現,此翼龍系水族動物,頸長、尾短,沒有背椎,頭骨低長、牙齒多而較纖細。身無羽毛,體面光滑,但卻有兩個大“翅膀”,兩翼展開長達兩米,但不能作遠距離飛行,只能在水邊、疏林中滑翔,以啄撈魚類爲生,因稱“環江翼龍”。考古工作者將“環江翼龍”化石與史籍《獻侯鼎·天黿銘》中的圖形記載的“天黿”對照和相互參證,驚異地發現二者不僅非常形似,而且印證揭示了傳說中軒轅黃帝逝世後乘龍昇天的奧妙——天黿不僅是龍,而且能飛翔。“天黿”就是翼龍,也就是“軒轅”。翼龍化石的發現,爲軒轅氏族部落的存在提供了實物圖騰的證據。後來,軒轅氏黃帝想到,炎帝多年來不辭勞苦,爲人民做了數不盡的好事;而且爲了不給人民帶來戰爭的災難,放棄了向他復仇的念頭。接着又想到自己將炎帝趕到南方,卻佔據着本屬於他的領地,覺得自己過去對炎帝的處置是一個很大錯誤。於是,黃帝派人去恭請炎帝和他的部族回來。從此,炎帝、黃帝兩個部落和睦相處、共同生產、繁衍生息,很快就融合到一起,形成了人類文明發展史上佔有重要地位的華夏民族,子孫後代就稱作“炎黃子孫”。

軒轅姓的起源 百家姓中軒轅姓的起源是什麼? 第3張

在黃帝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名號爲姓氏者,稱軒轅氏。軒轅氏族人後有省文簡改爲單姓軒氏、轅氏者,皆世代相傳至今,是非常古早的姓氏之一,號稱“中華第一姓”。

  [軒轅氏名望]

軒轅姓名人,自古至今也不多見。唐有道士軒轅集,宋有軒轅損。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