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風雲人物 > 帝王將相 > 賈涉爲南宋收復江山的大英雄,卻葬送在自己的兒子手上

賈涉爲南宋收復江山的大英雄,卻葬送在自己的兒子手上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8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爲南宋收復江山的大英雄,兒子卻親手斷送了南宋,這是很多讀者都比較關心的問題,接下來就和各位讀者一起來了解,給大家一個參考。

南宋一朝,前有金朝追擊,後有蒙古來犯,153年的國祚幾乎一直處在抗金抗蒙的戰爭中,也涌現出不少的愛國將領民族英雄,如人們耳熟能詳的岳飛、孟珙、韓世忠等等。在宋寧宗時,有一位英雄身處抗金抗蒙前線,收復大片淪陷的國土,卻幾乎被人們遺忘,他的名字叫賈涉。

一、初入仕途

要說賈涉,不得不先說說他的父親賈偉。賈偉官階不高,但爲官清正,在四川爲官時,因向孝宗直言進諫得罪了權貴,被報復迫害致死,這一年,賈涉20歲。爲父親洗刷冤情,他不辭辛苦,四處奔走,不斷上書申訴,十年的堅持不懈,終於使父親冤案得雪,恢復名譽。

一無權二無勢,賈涉爲父洗冤奔走十年,顯示出堅忍不拔的超強毅力和能力,從而跳過科舉考試,被恩蔭世祿進士,當上高郵縣尉,後改萬安縣丞。嘉定八年(公元1215年),賈涉被任命爲寶應縣(今江蘇寶應縣)令。當時宋金關係緊張,賈涉未雨綢繆,一到任就請求修築城牆以固邊防,還疏浚河道,初顯能力,深受朝廷信賴。正是在寶應縣令這個職位上,賈涉開始參與邊防事務,嶄露頭角。

賈涉爲南宋收復江山的大英雄,卻葬送在自己的兒子手上

二、南宋形勢

南宋以殺害岳飛爲代價,與金第二次議和後,邊界定爲西起大散關,東至淮水中流。1206年,開禧北伐重啓兩國戰事,同時成吉思汗也日漸壯大。特別是金朝在章宗後,表面上仍然繁華依舊,其實內外交困,疲於應付,蒙軍鐵蹄所到之處,無不燒殺搶掠,使山東地區“赤地千里,人煙斷絕”,

山東淮海地區滿目瘡痍,又不斷受金人的壓迫,漢人趁機組織起武裝力量,掀起新一輪叛金活動,而且日漸活躍,聲勢浩大。叛金武裝力量紛紛向南移動歸宋以尋求支援,南金紛爭頻發,宋朝因此停納歲貢,停派使者。這給了金朝以口實,1217年,金宣宗對宋宣戰,再次開啓宋金戰爭。

戰事開啓,處在前線的山東地區的武裝力量就成了至關重要的角色。在史彌遠的主張下,宋寧宗下詔伐金,招徠歸宋力量,將他們招安爲“忠義軍”,給予厚賞並提供軍糧。

三、節制忠義軍

此時,坐鎮淮東防務的兩個關鍵性人物是李珏和崔與之,兩人對金態度偏偏不合,江淮制置使李珏積極主戰,而主管淮東安撫公事的崔與之強調防禦。1218年,在史彌遠的稱讚聲中,李珏派劉琸率兵由盱眙軍進攻泗州,不料全軍覆沒,金兵乘勝攻入盱眙軍。泗州戰敗無疑給南宋朝廷投下一顆重磅炸彈,剛有心想打又被打趴,嚇得君臣轉念就要議和。

而這個議和的苗頭又讓忠義軍頗不自安,領袖之一石珪等人率先動作,殺害了一名南宋當地官員,並率軍蜂擁渡淮,大肆劫掠楚州南渡門。禍亂眼看將至,正任寶應縣令的賈涉上書,指出如果在忠義軍不斷南移之際與金議和,那麼山東的亂局將會蔓延到兩淮;不如將忠義軍人員定額,自成一軍,安置在淮北,而若任由他們南下,以後一定會難以應付。賈涉還點出了忠義軍的特性——“飢則噬人,飽則用命,其勢然也”。

賈涉爲南宋收復江山的大英雄,卻葬送在自己的兒子手上 第2張

慌亂不已的朝廷收到賈涉的上書如獲至寶,第一時間將賈涉提拔爲淮東提點刑獄兼知楚州,主管忠義軍。賈涉上任後,傳檄石珪等人,希望他們分清敵我迷途知返,朝廷也會既往不咎,還親自到叛軍駐地傳達皇帝意旨。經過如此招撫叛兵,纔算穩定住局面。

爲了防止忠義軍再度發生譁變,賈涉採取分化政策,將軍中將領分調各地屯紮,並裁減老弱殘兵,只留精壯官兵5萬餘人,這麼一來,既增強了義軍戰鬥力,又減省了軍費。而軍糧則保證充足供給。

1219年金兵數十萬人馬來犯,部分遊騎竟至東採石、楊林渡,朝廷震恐。賈涉調兵遣將,將忠義軍各將領分派各地,並輔以部分正規軍,經過奮勇力戰,各路忠義軍捷報先後傳來。其中李全表現尤爲突出,他帶軍在渦口吊打金兵,使金兵主力全喪,還活捉一名金軍統帥,成爲保衛兩淮戰鬥中最關鍵的戰役,使得金軍此後幾年間“不敢窺淮東”。

因爲有效調遣忠義軍成功解除淮東危局,功臣賈涉升任淮東制置副使,併火速被任爲淮東制置司公事,從此成爲身處前線處理涉外事務的南宋重臣。

四、收復國土

忠義軍名爲忠義,其實是若干個叛金武裝力量的集合體,而且歸宋的目的大多談不上民族大義,不過是在戰亂、糧荒中謀求生存罷了,它其實是把雙刃劍。運用妥當對於南宋是再有利不過的,但一不小心就會被其反噬,有效地控制和利用義軍,正是賈涉的肩上重擔之一。

在賈涉的努力下,南宋朝廷不斷施以軍糧,吸引了更多的小頭目歸宋,忠義軍人數激增。不多時,金朝青州守臣張林便舉青、莒、密、登等州來歸,稱“舉諸七十城之全齊,歸我三百年之舊主”。隨後,嚴實也舉魏、博、恩等州歸宋,使太行山以東之地,盡歸南宋版圖。

賈涉爲南宋收復江山的大英雄,卻葬送在自己的兒子手上 第3張

一方面安撫義軍,一方面,賈涉也鼓勵他們積極北伐。賈涉傳檄中原“以地來歸及反戈自效者,朝廷裂地封爵無所吝”,激勵義軍。果然,忠義軍頻頻出兵,各將領浴血奮戰。如李全揮兵北上,彭義斌則侵入河北,收復大名、中山等地,一時之間,大宋旌旗飄揚,兵威將勇。在賈涉的節制下,忠義軍表現突出,戰果顯著,宋寧宗喜出望外,對義軍大加封賞。

嘉定十四年(公元1221年),金兵十餘萬人馬侵犯淮西,淮西軍備薄弱向朝廷請援,朝廷詔淮東諸路應援。賈涉派忠義軍馳援,但馳援薊州的的徐暉臨陣逃脫,致使大隊援軍未至,黃州、薊州已相繼失守,賈涉知道後,決不姑息,將其斬首于軍前,軍威因而大振,個個奮勇殺敵。在忠義軍的通力合作下,得以扭轉局勢,守住淮西門戶安慶,也穩定住淮西局勢。

這次淮東馳援淮西,賈涉運籌、指揮有功,寧宗大喜,升任賈涉吏部侍郎,淮東制置使,京東、河北路節制使。此時的賈涉到達了人生頂峯,而迎接他的將是精疲力竭。

五、功虧一簣

儘管賈涉極力周旋安撫忠義軍各將領,但石珪還是在1220年叛宋投蒙,這讓南宋不得不重新審視與新興蒙古之間的關係。經朝廷同意,賈涉派趙拱前往蒙古軍前議事,成爲第一位聯結蒙古活動的南宋地方官。但很快,賈涉卻因爲李全的問題而心力交瘁。

賈涉既知忠義軍“飢則噬人,飽則用命”,在節制忠義軍時,特別注意靈活變化,安撫、利誘、分化各策略並用。但李全在勢力坐大之後,逐漸顯露出異心,不斷打擊排擠忠義軍其他領袖。賈涉對李全的野心有所瞭解,也着手採取對策。

但當時的宰相史彌遠爲了穩定局勢,維繫朝廷與忠義軍的關係,以各種名義厚賞李全,與賈涉對李全採取提防、分化的策略剛好背道而馳。賈涉上書朝廷,指出李全“血氣正盛,官職過分,將有後憂”,認爲“朝廷但知官爵可以得其心,寧知驕則將至於不可勸邪?”但史彌遠對賈涉的意見卻置若罔聞。

賈涉周旋於忠義軍多年,苦心經營的結果竟是如此,加上朝中有人等着看賈涉笑話,不止一次上奏,說李全圖謀造反,這等於否定了賈涉多年的工作。在內外交逼之下,賈涉心力交瘁一病不起。

這時,金軍又分三路渡過淮河進犯南宋,賈涉只得勉強帶病禦敵,他大膽任用金國降將,對金人一頓胖揍,金軍首領孛術魯答哥溺死於淮河,兵士死者兩千餘。賈涉得勝班師回朝,病勢愈重,行至臨安城黃鶴山下時病逝。死後被追贈龍圖閣學士,光祿大夫。

寧宗中後期,賈涉一直在金、宋前線以靈活的手段處理邊防、流民等涉外事務,不僅有效地節制了忠義軍,還爲日後宋蒙聯手滅金創造了條件,可以稱得上是南宋中期表現突出的民族英雄。

賈涉爲南宋收復江山的大英雄,卻葬送在自己的兒子手上 第4張

可這位英雄拼盡全力爲南宋效力,收復大片國土,併爲之身心俱疲患病喪命,讓他沒想到的是,命運多舛的南宋卻斷送在了他的兒子手上,他的兒子正是臭名遠揚的大奸臣——賈似道,他當政時期權傾朝野,懈怠政務,成爲南宋覆滅的罪魁禍首,將國家的命運和父親的功名一起親手埋葬。

正如《宋史賈涉傳》中所說:“賈涉居方面,亦號有才,及其庶孽,爲可嘆也!”確爲可惜可嘆,也只能說,賈涉的兒子太坑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