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風雲人物 > 帝王將相 > 劉伯溫在朱元璋面前耍了一個小聰明 從此失去朱元璋對他的信任

劉伯溫在朱元璋面前耍了一個小聰明 從此失去朱元璋對他的信任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1.8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朱元璋爲何會對劉伯溫失去信任,這是很多讀者都比較關心的問題,接下來就和各位讀者一起來了解,給大家一個參考。

劉伯溫被譽爲大明開國第一謀臣,其學識之廣博,智計之多變,是得到了當時包括朱元璋在內的天下人的普遍認同的。

劉伯溫在朱元璋面前耍了一個小聰明 從此失去朱元璋對他的信任

劉伯溫塑像

在明朝建立之初,劉伯溫深受朱元璋信任,被其倚爲肱骨,事事都要詢問他,聖寵之隆,幾乎無人可及。可是在洪武三年大封羣臣的時候,多數功勞不如劉伯溫的人都被封爲公候,而劉伯溫卻只被封一個三等伯爵,這是爲什麼呢?

後世人都說劉伯溫遭到了朱元璋的猜忌,所以沒得到應有的封賞,那麼劉伯溫爲何會遭到朱元璋的猜忌呢?

這其中有一個關鍵原因,就是劉伯溫曾在朱元璋面前玩了一個心機,因此觸犯了朱元璋的底線,從而導致朱元璋開始猜忌他。

在瞭解這件事情之前,首先要了解兩件事。

第一件,朱元璋的性格。

朱元璋性格強勢,多疑,心機深沉。他特別不能容忍底下人揹着他搞小動作,或者暗自揣摩他的心思,更不能容忍有人左右他的決定。

劉伯溫在朱元璋面前耍了一個小聰明 從此失去朱元璋對他的信任 第2張

朱元璋雕塑

第二件,要正確的看待劉伯溫。

劉伯溫很有學識,胸懷經天緯地之才,定國安邦之策。後世人幾乎都將其視爲一個神話人物。然而事實上,他並不是一個神,他也只是一個普通人,只不過是一個知識比較豐富的普通人罷了。

既然是人,那麼他就有人性,有喜怒哀樂,有仇恨,也有慾望。

在瞭解了這兩件事情之後,我再來說他是如何與朱元璋玩心機從而遭到猜忌的。

事情背景及起因:

朱元璋在造反的過程中,根據加入隊伍的早晚,以及地域差別,隊伍裏頭的人大致分爲了兩個派系。

一個是浙東派,一個是淮西派。

這兩個派系在王朝還未建立之前,矛盾不顯,可是明朝建立之後,兩個派系爲了爭權,矛盾就開始尖銳了。

洪武元年,國家還未安定,戰爭還未結束,朱元璋北上汴梁(今河南開封)去督戰,讓丞相李善長,御史中丞劉伯溫兩人留守南京。

李善長是最早和朱元璋出來造反的,也和朱元璋是同鄉人,所以深受朱元璋的信任,他是淮西派領袖。

劉伯溫在朱元璋面前耍了一個小聰明 從此失去朱元璋對他的信任 第3張

朱元璋及皇后,大臣

而此時,浙東派骨幹劉伯溫也很得朱元璋看重,兩人原本相處得還不錯。可是作爲御史中丞的劉伯溫,調查到中書省都事李彬有重大貪腐,按照明朝律法,這是死罪,劉伯溫要查辦他。

這個李彬是李善長的下屬,也是他的同鄉,同時還是他的親信,李善長想保李彬,便請劉伯溫放他一馬。

一方面劉伯溫爲人比較剛正,嫉惡如仇,另一方面,這是一個很好的打擊淮西派的機會,所以他自然不會答應李善長的請求,在請示了朱元璋之後,他就把李彬給殺了,因爲當時正好遇到天氣久旱不雨,他便順帶拿李彬祭天求雨。

不過劉伯溫畢竟只是一個凡人,這天下不下雨,他說了不算,所以即便殺了李彬祭天,還是沒有下雨,這下李善長就有話說了,朱元璋回來後,李善長就上書彈劾劉伯溫,說他拿有罪之人祭天,是對天的大不敬,因爲觸怒了天神,所以天才不下雨。

朱元璋這個時候還很信任劉伯溫,並沒有因此而責罰他,相反,因爲這件事,朱元璋開始對李善長失去信任。朱元璋非常痛恨官吏貪污,而李彬作爲李善長的親信,竟然頂風作案,李善長不但不嚴懲,還想爲他開脫,這讓他非常生氣,同時也意識到李善長的權力似乎太大了,已經威脅到了自己的皇權。

因此,朱元璋就想另立丞相,而劉伯溫和朱元璋玩的那個心機,就是在立丞相這件事上進行的。

劉伯溫在朱元璋面前耍了一個小聰明 從此失去朱元璋對他的信任 第4張

劉伯溫墓地

事情過程:

之前說過,明朝初年,朱元璋很信任劉伯溫,將其倚爲肱骨,事事都要詢問他,另立丞相這樣的大事,他自然也要與劉伯溫商議。

出人意料的是,劉伯溫聽說朱元璋要罷免李善長,他竟然爲李善長求情,這是劉伯溫一心爲公,不計前嫌麼?

並不是,他這麼說,只是在試探朱元璋,想看看朱元璋是不是真的下定了決心要廢立丞相。

果然,在朱元璋表達出了堅決的要廢立丞相的意圖後,劉伯溫立馬便說道:

“是如易柱,須得大木。若束小木爲之,且立覆。”《明史》

這話的意思是:換丞相就像給房樑換柱子,需要用大木頭才行,若是用一捆小木頭來換,房子會塌的。

劉伯溫的意思很明顯,讓朱元璋換丞相一定要換一個能擔當大任的,那麼誰能擔當大任呢?劉伯溫沒明說,朱元璋心裏也沒譜,他便試探的問劉伯溫,楊憲怎麼樣?

劉伯溫在朱元璋面前耍了一個小聰明 從此失去朱元璋對他的信任 第5張

故宮皇城

《明史·劉基列傳》稱“憲素善基”,也就是說楊憲和劉伯溫關係很好,而且楊憲也是浙東派的堅定盟友,朱元璋最先提楊憲,其實也是有心機的,他就是想看劉伯溫是不是會偏袒自己派系的人。

聽了朱元璋的話,劉伯溫搖頭否決,說:

“憲有相才無相器。”《明史》

就是說楊憲有丞相的才能,卻無丞相的器量。

見劉伯溫否定了楊憲,朱元璋心中寬慰了一些,至少劉伯溫沒偏袒他派系的人,緊接着,朱元璋又提了一個人,汪廣洋。

這個汪廣洋既不是浙東派也不是淮西派,他是個中立派,和劉伯溫也沒什麼交情。

劉伯溫還是否決,說汪廣洋:

“此褊淺殆甚於憲。”《明史》

這是說汪廣洋偏狹淺陋比楊憲還嚴重。

朱元璋見劉伯溫把自己派系的人否認了,又把中立派的人也否認了,有些不太明白,難道劉伯溫會支持對立派的人?

劉伯溫在朱元璋面前耍了一個小聰明 從此失去朱元璋對他的信任 第6張

朱元璋畫像

他試探着,說出了胡惟庸的名字,胡惟庸和李善長交好,他是淮西派的骨幹。

劉伯溫一聽他的名字,便激動得差點不顧形象,說:

“譬之駕,懼其僨轅也!”《明史》

這話是說:要是把立他爲丞相比作駕駛馬車的話,他可能會毀了您的車。

一連提出三個不同派系的人,都被劉伯溫否決,朱元璋也納悶兒了,那到底誰才合適呢,他想不到,便感嘆了一句:

“吾之相,誠無逾先生。”《明史》

意思是:我的丞相,實在沒有比得過先生您的。

注意,這句話只是朱元璋在客觀闡述自己所找的這些丞相都比不上劉伯溫,並沒有提出讓劉伯溫來做丞相。

可是劉伯溫聽了這話之後,卻急忙說了一句話。

“臣疾惡太甚,又不耐繁劇,爲之且孤上恩。”《明史》

這話意思是:我對壞人壞事太過仇恨,而且又沒有耐心做那些繁瑣的工作,要是我來當丞相的話,恐怕會辜負皇上的恩情。

前面朱元璋並沒有說要讓劉伯溫當丞相,可是劉伯溫這句話顯然是將自己放在丞相的位置上來說的,越是着急拒絕,越顯示出他心裏的迫切。

劉伯溫在朱元璋面前耍了一個小聰明 從此失去朱元璋對他的信任 第7張

紫禁城

朱元璋不傻啊,聽到這句話之後,頓時就什麼都明白了,難怪你否定了我所有的丞相人選,原來是你想當丞相啊。

很顯然,劉伯溫之前和朱元璋玩了一個心機,恰恰就是這個心機,觸犯到了朱元璋心中的禁忌,之前說過,朱元璋多疑,且不願意被別人左右思想,他是一個很強勢的人。

劉伯溫之前否定他所提出來的所有人選,目的就是爲了讓朱元璋在找不到合適的丞相人選之後能讓自己當丞相,如果朱元璋真的這麼做,那他就相當於落入了劉伯溫的計策中,這是朱元璋強勢的性格絕對不允許的。

他不喜歡被人掌控,朱元璋的心理是:你越想得到的東西,我越不給你,你越想我這麼做,我偏不這麼做,你不讓我這麼做,我偏要這麼做。

如何能看出來他的性格?

就在這次會議結束後,朱元璋立馬撤了李善長,任命楊憲當丞相,然後又先後任命汪廣洋,胡惟庸當丞相,相當於劉伯溫否認的三個人,全都當上了丞相。

劉伯溫在朱元璋面前耍了一個小聰明 從此失去朱元璋對他的信任 第8張

朱元璋塑像

這其實是朱元璋故意爲之,你劉伯溫說這些人都不合適,我還就偏要用他們,而且每個人都用,他這是在用行動向劉伯溫表達不滿。

事情結束:

廢立丞相的事情過後,朱元璋意識到劉伯溫並不是一個完人,他也是有私心的,這讓朱元璋不再信任劉伯溫,並且猜忌之心,由此而起。

曾經的朱元璋事無鉅細,都要和劉伯溫商量,並且對他言聽計從,可是此事之後,朱元璋便很少找劉伯溫商議事情,遇到大事的時候,劉伯溫的提議,他也不再採納,洪武三年,朱元璋大封羣臣,以劉伯溫的功勞,是足以封爲國公的,可是他在當天,並沒有得到任何封賞,而是在二十天之後,纔得到一個誠意伯的三等伯爵封號。

劉伯溫在朱元璋面前耍了一個小聰明 從此失去朱元璋對他的信任 第9張

劉基廟

這很有可能是朱元璋在故意冷落他,劉伯溫不傻,知道朱元璋已經不再信任自己,而且因爲自己的封賞被刻意壓低,使得他對自己的仕途心灰意冷,此時,他便提出辭官,他的申請一提出,朱元璋立刻便同意了,可見朱元璋已經對他徹底失去了信任。

總結:

大名第一謀臣劉伯溫,半生戎馬,算到了種種陰謀詭計,卻沒算到人心,他在一個最不應該玩心機的人面前玩了一個心機,以至於功績雖豐,卻只黯淡收場。不過,也許正是因爲他早早的便退出朝堂,反而讓自己得以善終,也算是明智之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