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風雲人物 > 帝王將相 > 戚繼光被後人稱爲“戰神”,他到底有多厲害?

戚繼光被後人稱爲“戰神”,他到底有多厲害?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1.7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戚繼光的故事,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着小編一起看一看。

首先,後人對兵書的刊刻。綜觀刊刻情況大體有三個高潮:第一個高潮是明代援朝抗日戰爭期間,即1592年至1598年。現存的明刊本《紀效新書》(十八卷本和十四卷本)和《練兵實紀》有20種之多,其中有5種就是這個時期刊刻的。第二個高潮是19世紀四五十年代,即鴉片戰爭和太平天國起義期間,共刊刻《紀效新書》(十八卷本)和《練兵實紀》13種。最後一個高潮是20世紀30年代,這是日本加強侵略中國時候。在934年至1938年間,有12種翻印本。還值得一提的是,《四庫全書》只收兵書0部,其中2部就是戚繼光的《紀效新書》(十八卷本)和《練兵實紀》。

戚繼光被後人稱爲“戰神”,他到底有多厲害?

其次,重新編纂戚繼光的著作,刊刻流傳。明代的有《守揚練兵輯要》《練兵實紀類鈔》《重訂批點類輯練兵諸書》《補釋戚少保南北兵法要略》《古今平定略》《新編皁明戚將軍將略韜略世法《武備新書》《武經將略》《蒞戎要略》等,清代的有《紀效達辭》。再次,輯錄兵書收錄了戚繼光兵書的內容。明代的有《籌海圖編》《籌海重編》《皇明海防纂要》《武備志》等。其中《武備志》收錄戚繼光著作內容最多。在240卷中有30多卷收錄《紀效新書》(主要是十四卷本)和《練兵實紀》的內容。清代有《韜鈐拾慧錄》,該書節錄了《練兵實紀·練將篇》的內容。

最後,部分有影響的兵書吸收了戚繼光軍事著作的內容。比如,何良臣的《陣紀》吸收了戚繼光選兵的思想,孫承宗的《車營扣答》吸取了戚繼光的車戰思想,甚至在無名氏的《草廬經略》、徐光啓的《選練條格》中,也能找到戚繼光軍事思想的影子。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金湯借箸》。這本明末由周鑑等輯著的兵書,在練兵、城制、武器等方面引述了《紀效新書》和《練兵實紀》的內容。清乾隆年間,實行書禁,該書被列在禁書之中,於是它改頭換面,變成了惠鹿酒民撰寫的《洴澼百金方》,即便如此它還是一再被翻刻傳抄,到清朝末年已有20多個版本。

戚繼光被後人稱爲“戰神”,他到底有多厲害? 第2張

到清嘉慶年間之後,書禁漸漸放鬆,《金湯借箸》才又以它的原貌問世。在清咸豐以後《金湯借箸》的刊本有二三十種。而清嘉慶時,帶兵打仗的提督薛大烈刪節《金湯借箸》,輯成《訓兵輯要》。戚繼光軍事思想的某些觀點借《金湯借箸》《洴澼百金方》《訓兵輯要》在人們中間流傳,指導了當時的軍事實踐。歷史上,個人軍事著作以這樣多種形式廣泛刊刻流傳是不多見的。萬曆十二年(1584年),廣東布政司第一次刊刻十四卷本《紀效新書》,併發布《檄文》:“據鎮守廣東總兵官送到刪定《紀效新書》,爲卷十有四,始《束伍》而終《練將》……此皆該鎮揚歷南北,躬親水陸,聞見獨真,纖鉅靡漏,信爲已效之書,足稱不易之法……完日刷印,分給大小將領,督率哨隊兵役,知所持循,齊加習練。務使膽技交精,戰守胥利,耳目心志合萬爲一,則有有能之將,亦皆有有制之兵,所裨地方良非淺鮮。”

萬曆十六年(1588年),李承勳刊刻十四卷本《紀效新書》。他在《紀效新書後跋》中說:“戚大將軍往在閩中,練兵素有節制,屢收大捷,全閩以寧。用兵既甚效矣,於是刻《紀效新書》。凡有兵寄者,莫不宗之。…撫臺每以戚將軍功業期不佞,覆命翻刻是書,將以頒行兩浙將校,欲使將校以下知訓練之機,熟約束之法,上下同心,臂指相使,悉成節制之兵,潛消海氛,保我黎庶,以抒聖天子南顧之憂。”

萬曆二十一年(1593年),福建布政司刊刻十四卷本《紀效新書》,在該書的前言中指出:“照得閩省先年倭寇之變,蹂躪最慘,而收戡定蕩平之效,則大將軍戚定遠之勳於今爲烈矣。顧定遠節制之師,揚歷南北,蔚爲嘉隆間名將。而大凡練習卒伍,誨飭將領,悉載《紀效新書》。目今倭奴不道,狡焉啓疆,毀我藩籬,聲言入犯。沿海地方徵兵選將,方講求御倭長策。而定遠公在,閩土當寧,尤切拊髀之思,乃其人往矣,其書尚在。頃得大司馬小江吳先生緘寄一部,本院時加披覽,見其纖鉅靡遺,精粗畢備。凡爲士伍,爲偏裨,爲大將,爲將將者,均不可不知,殆國手之奕譜,神醫之祕方也。相應重梓,以廣其傳。…完日刷印送院,仍分給水陸將領,並府州掌印海防官,督率各哨、捕、隊、兵,查照練習。庶幾有制之兵,有能之將,所謂先爲不可勝,以待敵之可勝,當必有繼定遠而興起者。”

戚繼光被後人稱爲“戰神”,他到底有多厲害? 第3張

萬曆二十五年(1597年)夏,揚州知府郭光復摘錄《紀效新書》的重要內容,輯成《守揚練兵輯要》,“頒佈各將領,使將以是訓,兵以是習,如身運臂,臂運指,作刺有法,紀律井然。萬一倭奴入犯,吾民吾兵有所以御之無恐矣”。同年冬,兵部尚書、薊遼總督邢玢刊刻《紀效新書》和《練兵實紀》,目的也是以二書“授諸將士”。②戚繼光在世時,訓練的僅是自己所率領的部隊,在他離職和去世後,廣東、浙江、福建、揚州以及北方均以布政司、撫臺、知府、兵部尚書等名義重刻《紀效新書》《練兵實紀》,下達部隊,以他的思想練兵、練將。戚繼光雖已離世,但正如邢玢所說:“能讀公(指戚繼光)書,能用公法,公固在也。”

應該說各地,特別是南方,按照戚繼光軍事思想練兵、練將是有成效的,突出地表現在援朝抗日戰爭中南方將士爲奪取勝利所做的貢獻。萬曆二十年(1592年),日本豐臣秀吉發動了侵略朝鮮的戰爭,並欲侵略中國。明廷應朝鮮國王的請求,兩次出兵援助朝鮮,抗擊日本侵略軍,到萬曆二十六年(1598年),把日本侵略軍徹底逐出朝鮮。在戰爭中,中、朝聯軍取得了兩次重大的勝利:平壤大捷和露樑海戰大捷。平壤大捷首先登上平壤城牆的是南兵。南兵將領吳惟忠是戚繼光的老部下,胸部中彈,依然指揮戰鬥。另一南兵將領駱尚志,持長戟,負麻牌,聳身登城,腳被日軍的巨石擊傷,依然奮不顧身,向上攀登。

車兵將領戚金是戚繼光的侄子,當時大家稱讚他練兵最有戚繼光的風範。露粱海戰中,朝聯軍俘獲日艦100艘,燒燬日艦200餘艘,斬首500級,生擒180餘名,把日軍徹底趕出朝鮮。明朝水軍主要來自浙、直、閩、粵,正是按《紀效新書》練兵、練將的地方,有的將領還是戚繼光的老部下。萬曆二十五年(1597年),兵部尚書、薊遼總督邢蚧就曾講:“迄今閩、粵、浙、直之間,橫海樓舡之師雄於海上,漁陽上谷臺堡之卒推爲軍鋒,皆公(指戚繼光)之餘烈也。”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