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風雲人物 > 帝王將相 > 乾隆主動禪位讓賢嘉慶 爲什麼乾隆一點也不擔心嘉慶下黑手

乾隆主動禪位讓賢嘉慶 爲什麼乾隆一點也不擔心嘉慶下黑手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1.2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帶來乾隆和嘉慶的文章,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乾隆六十年九月初三,乾隆皇帝於勤政殿召集皇子皇孫、王公大臣等宣示恩命:立皇十五子嘉親王顒琰爲皇太子。以明年丙辰,建元嘉慶元年。也就是說,在皇位上穩穩坐了六十年之久,當時依然穩固掌握皇權的乾隆皇帝,準備應踐阼之初“若蒙眷佑,得在位六十年,即當傳位嗣子”的默禱,主動禪位讓賢了。

乾隆主動禪位讓賢嘉慶 爲什麼乾隆一點也不擔心嘉慶下黑手

對於乾隆皇帝的決定,包括皇十五子顒琰在內的皇子皇孫、王公大臣們自然無法理解也不敢承旨。次日,以禮親王永恩爲首,聯合諸王公貝勒、文武大臣、蒙古王公等奏請乾隆皇帝收回成命的奏摺上呈到了乾隆皇帝的面前,奏請乾隆皇帝“俯順羣情,即賜俞旨”。

王公大臣們對於乾隆皇帝的奏請,並非出於傳統意義上的客氣,而是發自內心的要求。畢竟,當時的乾隆皇帝雖然年歲已高,但依然“精神純固”,依然牢固掌握着大清皇權。乾隆皇帝尚在人世的時候,選擇禪位,雖是“等同堯舜”的先賢所爲,但如果處理不當或者引發極有可能發生之太上皇權和皇權之間的爭鬥,對於清王朝而言絕對是致命打擊。

乾隆主動禪位讓賢嘉慶 爲什麼乾隆一點也不擔心嘉慶下黑手 第2張

但是,面對王公大臣言辭懇切的奏請,面前“天下臣民、以及蒙古王公、外藩屬國,實皆不願朕即歸政”的民心所向,乾隆皇帝毅然予以迴應:朕志先定,難以勉順羣情。

乾隆皇帝壯年繼位,雖然在雍正皇帝的用心安排下,未經血腥之皇位爭奪的殘酷洗禮,但自努爾哈赤到雍正皇帝在位期間的屢次皇權爭奪帶來的手足相殘甚至是父子相殘,爲何沒讓其引起足夠警醒?或者,他爲何不擔心主動禪位以後,只得皇位卻未得皇權的嘉慶皇帝會將其幹掉,實現真正意義上的繼位呢?

乾隆主動禪位讓賢嘉慶 爲什麼乾隆一點也不擔心嘉慶下黑手 第3張

其實,對於這一點,乾隆皇帝有着足夠的自信,這份自信來自於三個方面。

1、乾隆帝對朝廷軍權,絕對掌握

對於清朝皇權而言,“槍桿子裏出政權”絕對是一句至理名言。乾隆皇帝在位期間,單是對內戡亂伐暴;對外抵禦外侮,綏靖邊圉的大型戰爭就發動了13次之多。乾隆皇帝認爲“非師旅征伐,則梗我王化者無以伏懲創,不敢抗幹”,認爲戰爭對於一個國家的穩定和邊疆領土完整非常必要。按照現今的審視眼光來看,乾隆皇帝無疑是一個戰爭販子,一個用戰爭完美維護、鞏固皇權的權力藝術家。

也正是在這種絕非尋常帝王能及的軍事思想支配下,乾隆皇帝對於清朝軍隊的掌握和掌控能力,遠超清朝其他帝王。乾隆六十年,福康安、和琳、阿桂等久經戰場的悍將對乾隆皇帝的絕對維護,足以確保其皇權的絕對穩固。相比之下,剛剛被明確皇儲身份的皇十五子顒琰對武裝力量的掌握,基本可以忽略不計。哪怕是北京城垣之內的武裝力量,也盡數掌握在乾隆皇帝的手中,嘉慶皇帝又該怎麼幹掉他老子?

乾隆主動禪位讓賢嘉慶 爲什麼乾隆一點也不擔心嘉慶下黑手 第4張

2、乾隆帝對朝政大權,絕對掌握

乾隆朝晚期,朝堂基本被四大黨派勢力把持,分別爲以阿桂爲首的武官派、以劉墉爲首的中庸派、以錢灃爲首的御史派和以和珅爲首的貪官派。錢灃病逝於乾隆六十年,劉墉在嘉慶朝雖得重用,但當時仍然是乾隆皇帝手下忠心耿耿的臣子;和珅和阿桂,更是乾隆皇帝一手扶持、一手提拔的國之柱臣,對乾隆皇帝的擁護和支持,更是不用懷疑。

此時,雖然已經35歲的嘉慶皇帝在“祕密立儲”制度的制約下,身邊並未形成一股強有力的政治勢力,諸如他的師傅朱珪等此時尚在兩廣總督任上,鞭長莫及。所以,對於朝政大權的絕對掌握,也能充分保證乾隆太上皇的絕對安全。

乾隆主動禪位讓賢嘉慶 爲什麼乾隆一點也不擔心嘉慶下黑手 第5張

3、乾隆帝禪位諭旨中的明確說明

乾隆六十年九月,在乾隆皇帝宣佈禪位決定的同時,還專門明確了“歸政後,凡遇軍國大事、及用人行政諸大端,仍當躬親指教,嗣皇帝朝夕敬聆訓諭”的大政綱領。就連嘉慶皇帝雖然名義上負責的“部院衙門、並各省具題章疏、及引見文武官員尋常事件”,也必須在批閱後,“奏知朕辦理”。乾隆太上皇,對於嘉慶皇帝的定位乃系“爲朕分勞”,而非執掌天下的國之君主。

對於乾隆太上皇的要求,嘉慶皇帝自然不敢違拗,畢竟手裏沒兵、沒權,只能“伏願我皇父御極延禧,躬攬庶政”,只能“朝夕侍膳問安之暇,得以稟受至教,勉自策勵”。

乾隆主動禪位讓賢嘉慶 爲什麼乾隆一點也不擔心嘉慶下黑手 第6張

在這份諭旨中,乾隆皇帝還專門明確了“皇太子每十日、率皇子、皇孫、恭請聖安一次”的日常工作要求,這項要求一直延續到乾隆太上皇駕崩。這就足以證明嘉慶皇帝在乾隆太上皇心中乃至在朝廷之上的地位。

也就是說,乾隆皇帝選擇主動禪位,也只是讓出皇位並非皇權,更沒有將軍權交付,這場主動禪位只是乾隆皇帝用以推卸國之衰敗、朝堂黨派之爭乃至反清活動迭起的無奈之舉,並非即位之初的心中默禱,也絕非“不敢上同皇祖紀元六十一載之數”。乾隆皇帝真正交付給皇十五子顒琰的,只是一個名義上的皇帝名號,毫無實權。至於性命威脅,更是毫無可能!

參考文獻:《清實錄》、《清史稿》、《中國通史·清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