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風雲人物 > 帝王將相 > 諸葛亮爲什麼不選擇姜維作爲繼承人 死後二十年世人才知道諸葛亮用心良苦

諸葛亮爲什麼不選擇姜維作爲繼承人 死後二十年世人才知道諸葛亮用心良苦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3.2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帶來諸葛亮繼承人的文章,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姜維,字伯約,本來是曹魏天水郡參軍,受到太守馬遵的猜忌,迫不得已投降蜀漢。諸葛亮對姜維非常器重,認爲他是難得的人才,是“涼州上士”。演義中,諸葛亮將姜維當作繼承人來培養,他臨終前,將一生所著的兵書、八卦陣都傳給了姜維,還傳給他諸葛連弩製造之法。可以這麼說,演義中的姜維就是諸葛亮的衣鉢弟子。

諸葛亮爲什麼不選擇姜維作爲繼承人 死後二十年世人才知道諸葛亮用心良苦

正史上,姜維雖然沒有演義中那樣受到器重,卻是從一個降將,迅速受到諸葛亮重用。可知,在諸葛亮的眼中,姜維是一個有擔當,有作爲的青年。那麼,諸葛亮爲何沒有選擇前途無量的姜維當作自己的繼承人呢?當時蜀漢衆將比較疑惑,在諸葛亮死後20年,世人才知道諸葛亮的良苦用心,佩服諸葛亮的聰明才智。

姜維雖然受到諸葛亮器重,可是他是一個剛剛投奔不久的降將,資歷最淺。這雖然是一個表面原因,是一個很淺顯的原因,真正原因如下。

諸葛亮爲什麼不選擇姜維作爲繼承人 死後二十年世人才知道諸葛亮用心良苦 第2張

第一,姜維如果在諸葛亮剛去世,掌握兵權,可能“窮兵黷武”,損耗蜀漢有限的國力。

姜維是一個優秀的將領,諸葛亮活着時,受到諸葛亮的重用,從一個降將迅速成長爲蜀漢大將。諸葛亮對姜維的重視,是一個方面,姜維也不負衆望,和曹魏交戰勝多負少。以諸葛亮的軍事造詣,五次伐魏,才勉強和曹魏打了一個平手。第五次在五丈原,蜀漢大軍和曹魏司馬懿大軍僵持不下,由於諸葛亮勞累過度,身體太差,最後病逝,蜀漢纔不得不退兵。

在諸葛亮去世後,如果繼任者是魏延、姜維等好戰將領,可能繼承諸葛亮遺志,繼續北伐。此時的蜀漢,諸葛亮經過五次北伐,國力消耗殆盡,已經擔負不起沉重的北伐戰爭了。如果姜維此時一意孤行,“窮兵黷武”,卻不是司馬懿的對手,可能葬送蜀漢大軍。

諸葛亮爲什麼不選擇姜維作爲繼承人 死後二十年世人才知道諸葛亮用心良苦 第3張

因此,在諸葛亮去世後,蜀漢需要休養生息,需要一個理政人才,而不是一個鐵腕統帥。因此,諸葛亮向後主劉禪推薦了蔣琬、費禕兩個賢臣。這兩個賢臣,實行的政策都是發展蜀漢生產,致力於恢復蜀漢國力,儘量避免發生大戰。

此時,姜維想要帶領大軍討伐曹魏,無奈受制於掌權費禕。每次出征,費禕僅僅給姜維幾千人馬。試想,幾千軍隊,能幹啥?也就騷擾一下曹魏邊境而已,不可能取得什麼實質性進展。費禕向姜維說道:

“我等不如丞相亦已遠矣;丞相猶不能定中夏,何況是我等呢!不如保國治民,敬守社稷,以其功業等待有能者去繼承,不要以爲希冀僥倖而決成敗於一舉。若果不如其志,悔之無及。”(《漢晉春秋》)

諸葛亮爲什麼不選擇姜維作爲繼承人 死後二十年世人才知道諸葛亮用心良苦 第4張

是的,費禕不求有功,但求無過,他自認比諸葛亮差遠了。現在,費禕等人只需要保國安民,採取守勢,給將來的繼承者打下基礎,就可以匡扶中原了。

姜維在費禕遇刺後(公元253年),也就是諸葛亮死後19年後,才取得大權,纔開始大規模北伐。此時的蜀漢,經過19年的勵精圖治,發展生產,已經恢復了大部分國力。此時的蜀漢,有了和強大的曹魏相抗衡的實力,所以姜維大規模北伐,是順應時代潮流的事。

諸葛亮爲什麼不選擇姜維作爲繼承人 死後二十年世人才知道諸葛亮用心良苦 第5張

第二,姜維如果在諸葛亮剛去世,掌握大權,可能成爲類似於曹操、司馬懿那樣的權臣。

姜維說到底,是一個軍人,想要掌握軍權,帶兵大戰。如果姜維在諸葛亮死後,掌握了兵權,可能和後來的鐘會一樣,輕易獲得大權,迷失自我,狂妄自大,陰謀反叛。諸葛亮在臨終前,爲什麼將兵權交給長史楊儀,而不是大將魏延和姜維,就是怕魏延和姜維尾大不掉,反客爲主。

如果姜維過早地掌握了蜀漢兵權,很可能成爲曹操、司馬懿那樣的權臣,輕則架空後主劉禪,重則取而代之。而在過了19年後,慢慢培養了姜維對蜀漢的歸屬感,培養了他對蜀漢的忠誠。這樣,從公元228年姜維歸順蜀漢,到公元234年諸葛亮病逝,過了6年,他認可了蜀漢,到了公元253年,又過了19年,加深了姜維對蜀漢的歸屬感,把它當作自己真正的家。

諸葛亮爲什麼不選擇姜維作爲繼承人 死後二十年世人才知道諸葛亮用心良苦 第6張

此時的姜維,和蜀漢融於一體,無論你怎麼引誘,他也是不會反叛的了。姜維也真心將後主劉禪當作皇帝,即使掌握大權,也不會架空皇帝,成爲曹操第二了。如東吳重臣諸葛謹之子諸葛恪,掌握東吳大權之後,輕率北伐,遭到新城慘敗。他爲了掩蓋自己的過失,架空皇帝,囂張跋扈,成爲權臣,結局爲慘死。

結語

諸葛亮在臨終前,沒有將兵權交給魏延、姜維等久經沙場的大將,而是委託給一個“文官”楊儀。當時好多人對諸葛亮臨終前的決定感到非常疑惑,感到非常不解。在諸葛亮死後19年,世人才知道諸葛亮的良苦用心,纔看透諸葛亮的用意所在,不得不佩服諸葛亮的智慧。原來諸葛亮怕姜維早早獲得兵權,輕率北伐,可能敗給司馬懿,葬送蜀漢大軍,也可能早早掌握蜀漢大權,架空皇帝,成爲權臣。

諸葛亮臨終前,還爲蜀漢的未來考慮,值得我們敬重。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