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風雲人物 > 帝王將相 > 項羽對人才比劉邦好得多 項羽爲什麼會走到衆叛親離的地步

項羽對人才比劉邦好得多 項羽爲什麼會走到衆叛親離的地步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1.8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給大家準備了:項羽和部下的文章,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快來看看吧!

項羽走到衆叛親離的地步,確實是不太讓人理解的。

說起來,似乎項羽對人才真的非常好,遠遠比劉邦對人才好多了。

項羽對人才比劉邦好得多 項羽爲什麼會走到衆叛親離的地步

(項羽)

一是項羽來者不拒。項羽從來不拒絕人才,只要去投奔他的,他都收留,很少有不用的情況。比如韓信無名無姓,但是前往投奔他,他就封韓信爲郎中。章邯等“三秦”投降了他,他立刻封“三秦”爲王。就算那些投降的秦朝士兵對他說三道四,他一怒之下,坑殺了二十萬人,也沒有遷怒章邯等“三秦”。由此可見,項羽其實對人才也算是很不錯的。

二是項羽寬仁厚道。項羽身上有寬仁厚道的一面。別的不說,我們就看看他是怎麼對待他的最大競爭對手劉邦的就明白了。在鴻門宴上,范增多次向項羽提出,讓他殺掉劉邦,可以他卻一直不忍心,沒有殺他。後來,劉邦攻破了項羽的都城彭城,在他的皇宮中爲所欲爲,他在打敗劉邦,並抓到劉邦的父親和老婆以後,曾用劉邦的父親來威脅劉邦。但當時劉邦無恥地說了一句,我們是兄弟,我爹就是你爹,你要殺你爹,請分給我一口湯喝。就算這樣了,項羽依然並沒有殺掉劉邦的父親和老婆,而是把他們給放了。

三是項羽有福同享。項羽打下江山以後,並沒有稱帝,而是隻自封爲西楚霸王,而且把十八路諸侯都紛紛封王,把江山分給大家,而不是自己獨吞。這一點,顯然比後來“殺功臣”的劉邦好多了。

但是,項羽的結局卻非常糟糕,讓人始料未及。尤其是垓下一戰,項羽可以說非常淒涼。其實,在垓下的時候,項羽至少還有十萬人馬。對於項羽來說,十萬人馬已經非常多了。當年他在鉅鹿之戰中,破釜沉舟,何其豪壯。他的軍隊要有那樣的氣勢,就算韓信、彭越、英布對他構成合圍的態勢,項羽其實也絕對不輸給他們。可是,韓信只用一招“四面楚歌”,項羽的軍隊就跑光了,最後只剩下幾百人。逃到烏江邊上的時候,卻只有二十八人。最終又只剩下項羽一個人。這樣一種結局,簡直就是項羽人生的一個隱喻。

項羽對人才比劉邦好得多 項羽爲什麼會走到衆叛親離的地步 第2張

(垓下之戰)

項羽對人並不壞,爲什麼落到“四面楚歌”這樣的結局呢?

我認爲,項羽存在的問題,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分析。

一、不辨良莠。

項羽在用人的時候,他是看不出這個人才是好,還是不好的。前面我們說了,他就是來者不拒。但是這個人能幹什麼,幹得好不好,項羽心裏都沒有數的。因爲看不出好壞,因此什麼人都有,也無法讓人才發揮自己應有的作用。

二、不予尊重。

確實是只要是人才,到項羽那裏,項羽都能用他。但是項羽不知道怎麼用他們。比如韓信是一個很有計謀的人,但是他並沒有發揮他的作用,韓信給他提的意見,他也不用。比如他確實尊范增爲“亞父”,但是卻不聽范增的意見,讓范增憤然離開。再比如曹無傷,他把劉邦的情報透露項羽。對於這樣一個臥底,其實項羽應該極爲重視的。但項羽竟然在鴻門宴上把這件事告訴了劉邦,使得劉邦最終殺了曹無傷。這件事,讓天下的老百姓如何看項羽這個人?

歸根到底,是項羽對人才極爲不尊重。

項羽對人才比劉邦好得多 項羽爲什麼會走到衆叛親離的地步 第3張

(劉邦)

三、賞罰不公。

項羽確實後來把很多人都封爲王。但實際上,這些被封爲王的,都是那些加盟而來的諸侯,不是項羽的手下。比如章邯等“三秦”,項羽就爽快地封他們爲王,包括彭越、英布這些人,都不是項羽的部下。項羽對他的部下是比較涼薄的。

韓信在投奔項羽的時候,說過一句話,說項羽對部下很好,但是隻在口頭上好,卻不願意對部下進行封賞。因此,他要離開他,前來投奔劉邦。韓信顯然是有切身體驗的,他纔會說這樣的話。

四、不盡其能。

劉邦在用韓信的時候,就是放手讓他去幹。雖然這讓劉邦很擔心,但他依然堅持這樣做。包括他對陳平、張良、蕭何的使用。

但是人才在項羽的手下,卻無法發揮應有的作用。這一方面是因爲項羽自己太能幹,而且事事親力親爲。另一方面,也是項羽對人才不信任,因而不能發揮其作用的表現。

總之,項羽不辨、不敬、不公、不用,這就使得人才在他的手下,個個心裏都有怨言,大家對他都不滿,最終都離開了他。

(參考資料:《史記》等)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