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風雲人物 > 帝王將相 > 盤點李鴻章部下五大猛將,他們分別是誰?

盤點李鴻章部下五大猛將,他們分別是誰?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1.3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大家好,我是小編,說起潘鼎新的話,各位一定都有所耳聞吧。

1851年,金田起義爆發,太平軍橫掃八旗、綠營,不到三年時間便拿下當時全國第二大城市南京。眼看八旗、綠營這兩支正規軍腐朽無能,咸豐皇帝只好下令東南各省在籍官員、士紳幫辦“團練”,組建私人武裝,共同剿滅太平天國。在這些私人武裝中,曾國藩湘軍、李鴻章淮軍、左宗棠楚軍等實力最強,麾下更是猛將如雲,陣容相當豪華。就拿李鴻章淮軍來說,雖然興起時間比較晚,1862年才獨立成軍,但麾下之猛將可不少。比較熟悉的就是民族英雄劉銘傳,他抗擊法軍有功,是首任臺灣巡撫,但也只能排第二名。那麼,誰纔是第一呢?是一位太平天國的降將,作戰十分彪悍,後被爆頭而亡。

第五名——潘鼎新

1862年4月,李鴻章奉曾國藩之命回老家合肥招募兵勇,準備東征上海、江蘇,收復失地。此時,潘鼎新、張樹珊、劉銘傳、吳長慶等紛紛帶着自己的部下來參軍,成爲李鴻章的“四大金剛”,並各領一軍。同年5月,潘鼎新追隨李鴻章援救上海,連克奉賢、川沙、南匯,親手斃敵數十人,威震敵膽。次年,潘鼎新與劉銘傳合兵一處,進攻太倉郊外要地福山港,試圖打通救援常熟之糧道。此戰,潘鼎新先是親率騎兵衝鋒,受挫後則直接調來開花大炮,轟破城牆,而後奮力拼殺,拿下福山港。太平天國滅亡後,潘鼎新、劉銘傳均追隨曾國藩剿捻,而且繼續率領騎兵作戰,屢次擊敗任化邦、賴文光,並最終消滅之。1884年,潘鼎新由湖南巡撫調任廣西巡撫,主持對法作戰,領導蘇元春、馮子材、王孝棋等取得鎮南關大捷,乘勝收復文淵、涼山。可惜,由於戰前奉行李鴻章“戰勝不追,戰敗則退”政策,遭到言官彈劾,開缺回籍。

盤點李鴻章部下五大猛將,他們分別是誰?

第四名——吳長慶

說起吳長慶,估計大夥都不是很熟悉,但他卻是一位影響清末政局之人,因爲他提拔了一人,其名字是袁世凱。可以說,沒有吳長慶賞識,就不會有袁世凱飛黃騰達之日,而沒有袁世凱,清末政局也許是另外一番模樣。吳長慶,安徽廬江縣人,其父親吳廷香陣亡疆場後,他便與太平軍勢不兩立,繼續興辦團練與敵人作戰。1862年5月,投奔李鴻章,而後率部東征上海、蘇州,屢次擊敗李秀成軍。1864年,與悍將程學啓進攻嘉興,親自衝鋒陷陣,左臂被子彈擊中,包裹傷疤後繼續血戰,最終攻破嘉興城。1882年,朝鮮禁衛軍叛亂,進犯王宮,殺戮大臣,王妃失蹤,併火燒日本使館,殺害使館人員,日發兵干預。清廷得知後,立刻派吳長慶去朝鮮,意圖穩定局勢,防止日本挑起事端。吳長慶到朝鮮後,當機立斷,直接派兵進王宮抓了亂軍首領大院君,並將其帶回天津;同時,迎接王妃復位,事態由此得以平息。

第三名——張樹珊

1853年5月,林鳳祥率軍北伐,進入安徽境內,合肥人張樹珊與兄長張樹聲興辦團練,保衛桑梓,這是“淮軍”興辦之最初開始,史稱:“淮軍之興,自張氏始”。1862年4月,張樹珊投奔李鴻章麾下,並與其東征上海、江蘇。1863年2月,張樹珊率部乘船抵達福山港,準備攻擊太平軍,此時潮水已退,船隻擱淺在岸邊,情況很不妙。張樹珊言到:“兵法危地則戰”,於是親率部下衝向敵人中軍大營,被槍支擊中左額,鮮血直流,依然奮戰向前,大獲全勝。1865年,張樹珊追隨曾國藩北上剿滅捻軍,屯駐周家口,防堵敵軍騎兵。不久,張樹珊改領騎兵作戰,追擊善於流動作戰的捻軍馬隊,在豐南、定陶、曹縣等地斬獲頗多。1867年11月,張樹珊追擊捻軍到湖北,從黃岡一路打到德安,擊潰敵軍後,親率200騎兵追擊,不幸陷入重圍,力戰而亡。

盤點李鴻章部下五大猛將,他們分別是誰? 第2張

第二名——劉銘傳

作爲李鴻章麾下的“四大金剛”之首,劉銘傳絕非一般之猛將,與湘軍悍將鮑超不分伯仲。1862年5月,劉銘傳追隨李鴻章東征,與潘鼎新合作血戰福山,並將其攻克,打通增援常熟之糧道。1863年12月,劉銘傳親自衝鋒,與太平軍在無錫展開血戰,俘虜俘守將黃子隆、黃德懋父子以下2 萬多人。次年,劉銘傳率部與護王陳坤書血戰常州,破城而入,太平軍戰死一萬餘人。1864年7月,太平天國滅亡,幼天王洪天貴福逃往湖州,後返回廣德,進入江西,劉銘傳率部跟蹤追擊,攻陷湖州、打下廣德,斃太平軍堵王黃文金。1867年2月,劉銘傳率部與賴文光、任化邦等統帥的東捻軍在尹隆河激戰,陷入重重包圍,差點被活捉,後鮑超趕到,兩人合兵一處,轉敗爲勝。1868年,劉銘傳在山東與捻軍決戰,擊潰其主力,並追擊到揚州瓦窯堡,活捉賴文光,東捻軍全軍覆沒。1884年,劉銘傳再次出山,在淡水擊敗法軍陸戰隊,揚我國威。

第一名——程學啓

李鴻章組建淮軍之初,劉銘傳、張樹珊、吳長慶、潘鼎新無疑是元老人物,是所謂的“四大金剛”,但絕不是最猛之人。在李鴻章麾下,作戰最勇猛,最令敵人畏懼,殺敵最多的是原太平軍降將程學啓,此人身材矮小,面目漆黑,卻是十足的猛將。1861年8月,程學啓獻“穴地攻城”之計,轟破安慶北門,而後率部從炮眼殺入城內,對自己曾經的戰友舉起了屠刀。1862年5月,程學啓由湘軍轉隸淮軍,率開自營三千兵馬追隨李鴻章東征。當時,李鴻章對軍事幾乎是一竅不通,作戰規劃幾乎都出自程學啓之手,包括圍攻蘇州。1863年11月,程學啓用計招降蘇州守將,拿下城池後,直接誅殺郜永寬等八人,幾萬太平軍將士也慘遭殺戮,此爲“蘇州殺降”。1864年初,程學啓圍攻嘉興,並親自率部登城作戰,被守軍爆頭而亡。1895年,甲午戰敗後,李鴻章直言:“程方中若在,何憂勁敵爲”。由此可知程學啓在李鴻章心中之分量。

總而言之,李鴻章麾下猛將不少,程學啓、劉銘傳、張樹珊、吳長慶、潘鼎新等是比較突出的五位,戰功赫赫。那麼,爲何到甲午戰爭時,李鴻章麾下卻少有猛將呢?各位說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