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風雲人物 > 帝王將相 > 王陽明到底有多少頭銜?他是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軍事家也是教育家

王陽明到底有多少頭銜?他是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軍事家也是教育家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8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王陽明的故事大家喜歡嗎?今天小編就爲大家詳細解讀一下~

在中國歷史上,王陽明是一個非常非常重要的人物。之所以要用兩個非常來加重語氣,是因爲王陽明在我國的政治歷史、思想史、軍事史、文學史、哲學史以及教育史上,都是一座無法繞過去的豐碑。

王陽明到底有多少頭銜?他是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軍事家也是教育家

一般的歷史人物,能夠在以上任何一個領域當中,取得一些成就,就足以名留青史了。能夠在兩個領域取得成就,那絕對是我們耳熟能詳的歷史人物。至於像王陽明這樣,橫跨多個領域的全才,似乎只有一句話能來形容他的成就了。

真乃神人也。

王陽明是成化八年(公元1472年)出生在浙江紹興,從小就是一位天賦異稟,勤奮刻苦的孩子,10歲的時候,王陽明就開始會作詩。11歲的時候王陽明的父親王華,中了狀元。至此,他們全家就都搬家到了北京,踏入了京城。

王陽明從小就是一個喜歡思考,喜歡追求真理的孩子。在王陽明十二歲的時候,有一天王陽明在課堂上就問自己的老師,什麼事才能被稱爲是天下第一等事呢?這個時候私塾的老師想了想就回答王陽明說,成爲想你父親一樣的狀元,這就是人間的第一等事啊,但是這個時候年紀尚小的王陽明卻和老師有了不一樣的見解,王陽明跟老師說,讀書做聖人,纔是第一等事。

由此可見,王陽明其實是一個非常理想派的人物,是一位唯心主義者。但是爲什麼很多人不是很能接受王陽明相關的這些思想呢?首先,有關於現代對於其思想的曲解以及炒作是一方面,其次就是王陽明是一位唯心派,典型的理想主義者。現在大多數人都更追求唯物派,是現實主義者,這是爲什麼很多人對於王陽明並不能理解的,以及不能贊同的重要原因之一。

王陽明到底有多少頭銜?他是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軍事家也是教育家 第2張

在傳統儒家體系當中,王陽明是地位僅次於孔子、孟子和朱熹的第四位聖人。但是在現代,他就不是聖人了,只是一個思想家、軍事家和哲學家,因爲在現代來說,沒有聖人,就跟現在沒有超級英雄是一個道理,亂世出英雄,和平年代不需要超級英雄。

接着回到王陽明本身,王陽明十三歲的時候,開始學習兵法,學習騎射武藝,開始文武全面發展了。但是同樣就在這一年裏,王陽明的母親,去世了。即便如此,王陽明依舊是沒有拉下自己學習的進度,依然是沒有放慢自己追求理想的腳步。

王陽明不愧是有大志的孩子,王陽明十五歲的時候,已經開始敢大膽的向皇帝上書了,想要爲國靖難。結果也是絲毫不出意料的,就直接被皇帝給拒絕掉了。畢竟當時王陽明還只是個十五歲的孩子。不過由此也可以看出,王陽明從小的膽子就比較大,而且時常可能還會做出一些驚世駭俗的事情,對於有一個這樣的兒子,王陽明的父親,可以說是有喜有憂啊。

後來王陽明的父親,就爲了能夠壓制住自己兒子的神力,壓制住自己兒子的這些奇思妙想,決定在王陽明17歲的時候,給他說一門親事,想着兒子成家立業之後,就會開始成長,會變得成熟,穩重。或許就不會在這樣想什麼幹什麼,想一出是一出了。

說幹就幹,於是王陽明的父親就在南昌,真的就給王陽明尋了一門親事,找到了南昌的一戶官家,想要娶人家官家的小姐成親,但是在結婚當天,王陽明卻是突然失蹤不見了,這可是急壞了大夥,不知道的還以爲王陽明這是要逃婚了呢。

其實也不是,王陽明之所以會失蹤,其實是因爲王陽明當天看見了一位道士在打坐,王陽明見狀,就直接想去跟道士請教一二,結果道士還真的就給他講了一些養生術,之後王陽明就開始和道士相對着打坐忘歸,保持着這樣的狀態,一直知道第二天的時候,王陽明的岳父才找到了王陽明,把他給叫了回去,最後還是把這個婚給結了。

緊接着第二年,王陽明帶着自己的新婚妻子,在趕往老家餘姚的路上,路過廣信,廣信有什麼作用呢?廣信是當時朱寧的理學宗師婁諒前輩居住的地方。那既然都到老師家的家門口了,那麼登門拜訪一定是必不可少的事情了,更何況王陽明還是一位如此好學好問的人,在拜見婁諒的時候,婁諒給王陽明講授了一個影響了王陽明一生的思想,這個思想就是朱熹的思想之一,“格物致知”。

“格物致知”是一個比較複雜的概念。按照世界的運轉方式來說,人的終極意義就是要去探索尋求最高級別的原則與道理,那麼對於人類而言最高的原則道理都蘊含在什麼當中呢?那一定是我們擡頭仰望的日月星辰,以及我們觸手可得的草木蟲魚之中。其實就是蘊含在我們生活的大自然之中,一草一木,一蟲一鳥都蘊含着自己的道理。

那具體應該如何去做呢?就是格物。“今日格一物,明日格一物。”日積月累,終有一天一定能夠豁然貫通,領悟到這其中的真理,從而達到聖人的境界。因爲“聖人”一直都是王陽明對於自己人生理想的追求,一直以來都是王陽明的夢想,所以之後的王陽明也是即刻就開始投入到了實驗當中。

王陽明到底有多少頭銜?他是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軍事家也是教育家 第3張

不過,王陽明選擇的對象比較奇特,他選擇的是自己家的竹子。按照朱熹的思想意思,一草一木都含有人生哲理,那麼竹子之中肯定也是存在的啊,所以王陽明就沒日沒夜的觀察竹子,說什麼都想要把竹子之中蘊含的哲理搞清楚。王陽明對這件事物的認真到看了七天七夜的竹子,就這麼沒日沒夜的觀察。最後搞得王陽明都出現了幻覺,人也病倒了。

這個時候的王陽明其實是有點挫敗的,王陽明開始懷疑自己,是不是做聖人其實也是需要天賦的,自己是不是根本不具備這個天賦呢?但是王陽明還是不能夠放棄自己的夢想,心裏產生一個想法,面對一個竹子都如此困難,更何況是全天下的這些事物呢?

這個時期算是王陽明的混沌期,因爲過於熱忱,過於激進的行爲方式,讓王陽明開始一根筋,已經是單純的陷入到了竹子本身,開始被表面,字面的意義所困頓。所以當時王陽明的父親對王陽明的做法簡直就是氣得不行,王陽明的父親最大的希望就是他能老老實實的讀書,做點讀書人該做的事,然後最後在考取個功名,當個官,一輩子順順利利的豈不是美滋滋。

但是好在,這時的王陽明產生了自我懷疑,以及對朱熹思想的懷疑之後,王陽明就放棄了朱子理學,還是繼續沉迷與之前的文學,兵法, 養生術等等一系列的學習,這纔算是安然的度過了這段時間的思想混亂期。這樣王陽明的父親這顆天天揪着的年邁的老心,纔算是稍微放下。

後來的王陽明就開始準備科舉考試,沒日沒夜的瘋狂讀書,開始沉浸於書海不可自拔,還跟隨自己的幾個堂兄夫婦一起學習,終於在王陽明而是最後的時候,王陽明參加了第一次的鄉試,中了舉人,在學習方面可以說是突飛猛進。

之後的王陽明更是不單單只是談學問到,王陽明開始對軍事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並且騎射的技術也是越發的精湛。但是,王陽明二十二歲的時候要去考取進士,結果不幸是沒有中,對此王陽明也比較沮喪。但是這個時候內閣首輔李東陽卻對王陽明勸解道說,雖然這次沒有考中,但是一下次一定能夠考取狀元的,不如我們直接來寫一篇《狀元賦》吧。

王陽明落榜的原因我們不得而知,但是我們可以知道,其實王陽明的天賦以及文學造詣,一定是十分優秀的。所以緊接着,在王陽明寫完這個《狀元賦》之後,就有很多的朝堂上的官員,很是嫉妒王陽明的才華,就開始評論起了王陽明,說王陽明小小年紀雖然天賦不錯,這如果年紀輕輕就考到了狀元,想必以後一定是個傲慢,五中無人之輩啊。

結果有意思的是,王陽明在二十五歲的時候有參加了科舉,這一次年紀不小了吧,但是結果卻是落選了。

沒考上不要緊,後來的王陽明在偶然間又讀到了朱熹的一句話,居敬持志,爲讀書之本,循序致精,爲讀書之法。王陽明在看了朱熹的話之後可以說是幡然頓悟,王陽明開始檢討自己,雖然自己的確是多方涉獵,在每一個方面都有學習,學的也都不錯,知識面很廣,但是自己並沒有靜下心來研究儒學,並沒有針對儒學精心的學習,所以纔會導致至今雖然有所收穫,但是收穫的並不顯著。至此,王陽明開始按照朱熹的教導,循序漸進的,認認真真的專研了起來。

在經歷過兩次的科舉考試失敗之後的王陽明,並沒有灰心,王陽明終於在自己28歲的時候,成功的考中了進士,成功的進入到了自己的仕途。進入仕途之後的王陽明,開始擔任刑部主事,開始負責查查案件,看看卷宗,或者沒事就出去出出差,旅旅遊。

就在王陽明四處出差,四處遊走的過程當中,王陽明偶然進入到了一間寺廟當中。在此,王陽明領悟到了一條人生哲理,就是無論是在什麼樣的時間,什麼樣的境地,無論是因爲什麼樣的理由,人性永遠都是不能夠,也不完全不會被泯滅的。

其實這樣的思想無論是放在古代,還是放在今天都是一樣的。人性就好像是一條規則,一條人類無法跨越,逃不出去的規則,但是人性又不具有具體的規則,因爲世人萬千,人性也是多種多樣,變化莫測,無法定義的。就好像如今有的覺得王陽明就是很優秀的聖人,他的思想以及頓悟其實放在今天仍然使用。

王陽明到底有多少頭銜?他是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軍事家也是教育家 第4張

可是有的人對王陽明的理解則是,他說的都只是一些大道理,根本不怎麼使用,在古代是否被稱爲聖人不知道,放在今日則是過譽了。世人萬千,看問題的角度與思想也是千萬種,世界與人性不是非黑即白的,沒辦法有一個準確的定義。

初入官場的王陽明一開始其實還是順利的,不單單是順利,而且也算是比較悠閒的,所以王陽明就在自己閒着的時候,仍然是沒有放棄讀書學習,日常看書看到半夜都是時常發生的事情,不僅僅是理學,還有五經,先秦,兩漢等等之類的書籍,王陽明都很鑽研。

隨着時間的漸漸流逝,王陽明累積的學問也越來越多,閱歷也是越發的豐富,這個時候的王陽明仍然是沒有放棄自己一心想要當一個聖人的遠大理想,既然是聖人,傳道解惑這個絕對是避免不了的。這時候的王陽明就開始和京城之中的文人雅士們大肆的切磋學問,探討文化。其實就在當時搞不懂朱子學,或者對朱子學抱有懷疑以及疑惑的,不可能單單只是王陽明而已,爲此,王陽明還開始搞起了書院講座。

高談闊論的這段時間裏,王陽明得到的,不單單是學問以及見解,王陽明還結交到了知己,王陽明的知己就是湛若水。這個湛若水是誰呢?他是白沙先生陳獻章的高徒,這個白沙先生又是誰呢?他是當時一位非常有名的大儒,不單單是生前影響很大,死後進入了孔廟當中。

酷愛文學的王陽明,遇到了同樣閱歷豐富的湛若水,兩個人可以說是一見如故,非常的看好彼此,二人沒事就在一起切磋文學,一起傳道解惑,當時二人的行爲在京城裏也是激起了一定的反響,也曾有人對此非議不滿過,但是好在都是小打小鬧,日子過得也是十分的舒爽,愜意。可惜好運不能一直都眷顧王陽明一人。

後來王陽明三十五歲的時候,孝宗駕崩,武宗繼位,武宗身邊的貼身宦官劉瑾開始掌權,並在朝堂之上開始大肆的排除異己,在這些倒黴的異己當中,王陽明也是其中之一,王陽明被打了四十大板,還關了監獄。最後被貶到貴州龍場,一下子不單單是王陽明自己被貶,連帶着王陽明的父親也有所連累。

王陽明到底有多少頭銜?他是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軍事家也是教育家 第5張

王陽明被貶還不算慘的,王陽明在去往貴州的路上,還被劉瑾派來的人追殺,最後王陽明假裝自己要跳河自盡,這纔算是躲過一劫。死裏逃生的王陽明偷偷摸摸的一路到了南京,找到了自己的老爹王華,之後就問他爹,這可怎麼辦啊,這劉瑾要對他下了殺心了。老爹看了看自己這個從小就不讓自己省心,從小就喜歡搞事的兒子,就跟他說那你還能怎麼辦啊,你就該幹啥幹啥吧,繼續老老實實的趕往龍場上班去唄。

當時龍場可以說一個滿目瘡痍的地方,什麼毒蟲蛇蠍,什麼食人野獸,真的是非常的嚇人,非常的惡劣啊。這個時候王陽明也是非常的難過,自己被派到了這麼個鳥都不敢拉屎,不敢路過的地方,自己還能不能活到出頭的那一天啊,所以絕境之中王陽明說出了一句,聖人處此,更有何道?這個時候的王陽明已經開始覺得自己算是聖人了。

就在王陽明開始往回走的時候,路過一個寺廟,偶遇了一個和尚,這個和尚不是別人,正是當初那個和王陽明對坐論道的和尚,害王陽明錯過了結婚大事的那個人。

王陽明到了龍場之後,看着這蠻荒之地,聽着人民說着自己聽不懂的方言,偶爾會遇見幾個能聽懂的,還不能跟人家接觸,因爲能聽懂的大多都是躲避官府追殺的逃犯。就在這樣惡劣的條件下,王陽明找到了一個山洞,躲了進去。沒日沒夜的反思自己,怎麼會混成了這樣,自己明明追求的是聖人之道,聖人怎麼應該會被如此對待,百思不得其解。後來有一天終於,王陽明頓悟了,始知聖人之道,悟性自足,向之求理事物者誤也。

得到了頓悟的王陽明彷彿得到了救贖一般,開始建立了龍岡書院,開始對當地的苗族進行教化,王陽明的做法深受當地百姓的愛戴,得到了當地百姓們的喜愛,並且在此段時間內王陽明還寫出了“教條示龍場諸生”,史稱爲,“龍場悟道”。

其實聖人就是如此,聖人走到哪裏都是聖人,聖人無論在哪一個時間點上,都是聖人。聖人不會因爲官職的高低,條件的貧富而失去當聖人的資格。聖人應該是無論身處何時何地都爲百姓傳道解惑的。人性也是如此,如果你不放過自己,你就永遠都不會得到救贖,相反如果你無論在多麼刻苦的環境下都堅持努力,那麼上天也一定會眷顧你。很快。王陽明的眷顧,也悄然而至了。

因爲王陽明所做之事可以說是造福百姓的好事,很快的,王陽明這個人就引起了當地政府的注意,很多的大人物開始紛紛都與他交往,甚至還會請王陽明前往桂陽文明書院進講學,很快的,王陽明就開始聲名遠揚了。

後來的王陽明總算是博得雲開見月明,劉瑾終於倒臺了,王陽明又被重新重用,先是到了吉安府廬陵任知縣,後來又幾經調任。在這期間王陽明仍是沒有停止自己的傳道解惑的聖人職責,並提出了“心即理”的命題,因爲後來王陽明的官職幾乎都是閒職,所以搞講學搞文學見解的時間也是比較多的,我們的聖人王陽明,也可以說桃李滿天下了。

王陽明到底有多少頭銜?他是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軍事家也是教育家 第6張

隨着王陽明的閱歷越來越高,學問方面也是越發的精湛,開始越來越有一個聖人該有的樣子。經過自己不斷的學習,授課,不斷地加強自身,人到中年的王陽明開始越發的順利,開始升遷了,受兵部尚書王瓊的推薦下,被擢爲都察院左僉都御史,巡視各地。

這個時候王陽明就開始不是什麼閒職了,這個時候剿匪是王陽明的主要工作,王陽明開始招募民兵,並自己訓練,開始對百姓推行十家牌法,同時查出的內奸,就將其安排發展成爲雙面間諜,上演了一幕幕的無間道,在我們王大聖人的迷之操作下,最後終於用了差不多一年左右的時間,就徹底的平定了南贛毒瘤,困擾了南贛長達數十年之久的匪患之狀。

提起王陽明,更多的人對其印象可能只是一介書生,但是讓人意想不到的是,王陽明對於兵法方面學的也是十分的優秀,不但是匪患,寧王朱宸濠在南昌起義額時候,王陽明發布檄文,聲稱調動了全國的兵馬要準備前往南昌進行合圍攻。

此舉果真奏效,朱宸濠真的就因爲忌憚王陽明,而遲遲不敢出兵,一直到七月初的時候,朱宸濠才反應過來,纔敢發兵。但是此時的王陽明已經徹底的準備好了,招兵買馬,在征討朱宸濠的時候,攻克南京字再加上活捉朱宸濠僅僅只用了十天左右的時間。王陽明並不是文弱的書本聖人,更是有謀略,懂武藝的能臣強將。但是就算是如此優秀的王陽明,就算是立下了如此功勞的王陽明,卻還是不被朝廷重用,仍然有很多的朝中小人污衊,構陷王陽明,果真是木秀於林風必摧之。

後來的王陽明就依舊還是講學,朝廷不重用自己沒有關係,自己還是傳道解惑唄,這個時候的王陽明提出了“致良知”以及“四句教”。

一直到廣西的思恩,田州發生叛亂的時候,王陽明這個人才又被朝廷給想起來,被任命前去平定叛亂,就在王陽明臨走的前一天晚上,王陽明的衆弟子們前來就“四句教”問學,王陽明就在庭院的填全橋少爲自己的學生們作答,這就是“天泉證道”。

思恩,田州的叛亂可以說是將王陽明爐火純青的軍事才華體現到了極致,直接是不戰而屈人之兵,沒有發動一兵一卒,直接招降了叛賊,此爲神武不殺。不費一兵一卒的戰役在戰爭歷史上可以說是非常少見的,像王陽明這樣連兵都不用就直接招降的,更是少之又少啊。

就在王陽明平定叛亂之後,準備返回的時候,王陽明又發現了斷藤峽,八寨的瑤賊,這王陽明熱心腸的勁頭就上來了,尋思着清一個也是清,剿兩個也是剿,擇日不如撞日,就趁着這還沒往回走把,王陽明只用了三千多人,斬首對面的三千多人,前前後後用了不到三個月的時間,徹底的剿滅了兩處的匪患。

這第二次的匪患和第一次的不太一樣,因爲這個瑤賊當時已經是困擾朝廷百餘年了,之前就有過大將率兵二十萬才平定了這個匪患,還平定的不怎麼徹底,沒有斬草除根,所以等到這個瑤賊再次發展起來的時候,朝廷也是無可奈何了,只能放任,此戰可以說直接將王陽明一戰封神,軍事才華顯露無疑啊。

王陽明到底有多少頭銜?他是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軍事家也是教育家 第7張

但是這個時候的王陽明已經是接近油盡燈枯了,此時的王陽明已經生病了,而且病的也是十分的嚴重,這個時候的王陽明已經等不到朝廷的批覆之日了。王陽明決定自己坐船回家,到了1529年1月9日的時候,王陽明在走到南安青田的時候,將自己的部分嫡子召集到了身邊,說了一句“吾去矣”,學生含着眼淚問王陽明有沒有什麼遺言,王陽明則是淡淡的說到“此心光明,亦復何言。”就這樣,一位宗師聖人,與世長辭,享年五十七歲。

王陽明的觀點就是,天地雖大,但是隻要一心向善,心存良知,就算是凡夫俗子,也都是聖賢。

現如今很多人對王陽明是不是聖人,對於王陽明的高度以及讚譽是否誇大過譽很有爭論,按照王陽明的話來說,只要一心向善,人人都可以是聖賢。王陽明的一生可以說是非常的有意義的,雖然王陽明的言論,以及學術都是十分現實的東西,但是王陽明一生追求理想,爲自己的夢想所奮鬥,個人覺得王陽明的精神是具有非常的理想主義的精神。在物慾橫流,非常現實的時代,很少有人能夠像王陽明一樣一輩子都在爲靠近自己的理想而奮身前行。

王陽明有一句名言:“蓋天地萬物與人原是一體,其發竅之最精處,是人心一點靈明。”這樣的王陽明,絕對是一位聖人,一個值得讚譽,值得誇讚的聖人。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