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風雲人物 > 帝王將相 > 劉邦能一統全國爲何僅僅用了幾年時間?他靠的是什麼?

劉邦能一統全國爲何僅僅用了幾年時間?他靠的是什麼?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0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劉邦的故事大家真的瞭解嗎?今天小編給你們帶來全新的解讀~

劉邦作爲一個新王朝的建立者,最大的敵人並不是舊的秦朝政權。

劉邦能一統全國爲何僅僅用了幾年時間?他靠的是什麼?

而秦軍敵人太多,要同時應付起義軍和諸侯軍,心有餘而力不足。

一是諸侯實力保存尚可。秦始皇統一六國時多用巧計,比如在各國收買門客,使得“客皆爲反間,勸王去從朝秦,不修攻戰之備,不助五國攻秦”。所以六國原有勢力保存狀況尚好。於是秦末,各國諸侯由於實力尚可,都懷着念舊之心,反叛秦朝。

二是秦末農民起義可謂是強大的反秦勢力。先是陳勝、吳廣開了頭,再是項羽在鉅鹿之戰大敗秦軍,爲摧毀秦軍立下大功,得到諸侯讚賞。

顯而易見,滅亡秦朝後,要想一統天下,劉邦面對的主要的敵人,就是在起義軍和諸侯中都頗有威望的項羽。

二、敵方實力和策略分析

六國

相信大家都對“戰國七雄”這個名詞很熟悉。秦國的敵人,主要就是除了自身外的六個大國:齊、楚、韓、燕、趙、魏。

到了戰國中後期,這些國家弊亂叢生,紛紛改革,不想坐以待斃,於是紛紛改革,增強國力。

在戰略上,六國早期採取過正確的戰略。縱橫家蘇秦逐個說服等諸侯採取合縱策略。這個策略是有效果的。秦兵於是暫停了前進步伐,“不敢闚函谷關十五年。”

可惜後來,韓、魏、楚割地、齊國不助、燕國刺殺秦王、趙國無將,六國有了嚴重的戰略失誤,這才被秦國滅亡。

劉邦能一統全國爲何僅僅用了幾年時間?他靠的是什麼? 第2張

項羽在鉅鹿之戰後,爲諸侯上將軍,“諸侯皆屬焉 ”,在諸侯中頗有人心,在地位上看起來是比劉邦有優勢的。

項羽的戰鬥力也很強。劉邦曾經派出大軍五十六萬人伐楚,項羽卻絲毫不怯,以精兵三萬人應戰劉邦五十六萬大軍。

在軍隊數量比劉邦少五十三萬人的情況下,項羽讓劉邦在損失十餘萬兵力,傷亡士兵填滿睢水,使其不流,可見項羽之強悍。

在策略上,項羽主要採取幾點策略,這幾點戰略都有一定失誤。

首先,“項王欲自王,先王諸將相”

他想要自立爲王,認爲滅秦都是自己和諸將領的功勞,於是“王九郡,都彭城”,自立爲西楚霸王,而分封自己的將領爲主要地區的諸侯王。而六國貴族後代被分封到了偏僻的小地方,引起後代不滿。

加之項羽管理一般,所以導致維持統治成本高。比如項羽聽聞附屬的齊、趙國等國叛變後馬上派兵回擊,可想而知項羽要爲自己的衝動付出多少財力、物力。

其次,立漢王,放走劉邦

范增一直懷疑劉邦能夠平定天下,於是給項羽出了一些主意,如立沛公劉邦爲漢王,使其王巴、蜀,以及殺劉邦等。

但項羽讓劉邦佔據巴蜀之地反而使其有了充足的糧食,鴻門宴未殺劉邦又給自己留下隱患,可謂是大的戰略失誤。

綜合秦王和劉邦的對手看,秦王的對手實力和戰術都優於實力強戰略弱的項羽,所以秦王面對的挑戰更大,統一需要更長的時間。

劉邦能一統全國爲何僅僅用了幾年時間?他靠的是什麼? 第3張

三、面對的社會狀況不同

春秋戰國時期,國家分裂,各國人有自己的文化傳統和愛國熱情,對於統一的“中國”沒有明確的概念。秦王“奮六世之餘烈”以此“吞二週而亡諸侯”,實行郡縣制,將六國人第一次置於統一的情境下,初步培養了六國人的愛“大”國情結,也讓天下百姓知道統一是有可能的。

秦亡,劉邦在統一的趨勢下乘風破浪,奮起前衝,能夠迅速統一,建立漢朝也就不奇怪了。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