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風雲人物 > 帝王將相 > 唐代宗上位才幾個月,爲何能平定安史之亂?

唐代宗上位才幾個月,爲何能平定安史之亂?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3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皇帝從來不會相信什麼臣子的忠心,因爲在皇帝看來:在沒有權力制約的前提下,臣子的忠心要是能靠得住,那真是母豬也能上樹了。感興趣的讀者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雖然這樣說會傷了許多忠臣的心;更會讓許多衛道之士覺得沒有天理了,但是皇帝真是這樣想的。

魯炅、來瑱作爲平定安史之亂的主要功臣,一個被皇帝逼得自殺了,一個被皇帝命令自殺了。

當然了,郭子儀忠心可表天地,大唐皇帝一直都像防賊一樣防着他。

李光弼忠心可表天地,硬讓皇帝猜忌得一步步走上邪路,最後在絕望中死了。

僕固懷恩爲了大唐帝國,一門死了46人,但是終於還是在皇帝的猜忌下,一步步走上不歸路。

更主要的是,隨便拉出一個人也知道,大太監李輔國、魚朝恩、程元振就是奸臣,但是皇帝就是信任這些,更聽信這些人的讒言一再迫害忠於大唐帝國的忠臣良將。

面對這種事實,最簡單的分析方法,就是把他們臉譜化。總而言之,昏君、奸臣、忠良、叛臣……

而實際上呢,權力博弈永遠是蝦大吃魚、魚大吃蝦。

唐代宗上位才幾個月,爲何能平定安史之亂?

皇帝權力大了,自然可以擁有一言九鼎的威勢;軍人槍桿子硬了,自然可以指揮皇帝;行政大佬的權力大了,一樣可以指揮皇帝,甚至而言,家奴一樣的太監權力太大,都會讓皇帝缺乏安全感。

皇帝的優勢,就是他坐在整個權力結構的交匯處,可以更輕易地實現借力打力,還可以建立各種對自己有利的權力格局。失去這種背景,什麼臣子的忠心,都可以忽略不計的!

失去了制約,就算臣子願意忠於皇帝,天下人也不不同意啊。

總而言之,爲了國家、民族、人民的利益,你一定要勉爲其難上位的;甚至而言,皇帝也會哭着喊着要退位讓賢;關鍵是,老天爺也會一再發出各種暗示。

千言萬語一句話,你不趕緊上位,就天理不容了。

更有甚者,皇帝昏庸無道,弄得天下人都苦不堪言,爲了救民於水火之中,我只以替天行道,把他滅掉!

傳統歷史因爲是作爲政治宣傳存在的,所以他在寫晚唐這段歷史時,難免會有意無意地表達一種觀念,那就是皇帝把各種不忠於帝國的將領清理出局,讓忠於帝國的將領控制軍隊,藩鎮之亂就消失了。

這種觀點,其實是標準的童話故事。因爲這顯然是把歷史說成了好人、壞人爭鬥的故事。

至少,大唐皇帝是從來不相信這一套的。

唐代宗上位才幾個月,爲何能平定安史之亂? 第2張

在大唐皇帝眼中,如果不好好制約郭子儀、李光弼,他們與安祿山、史思明不會有本質的區別。

所以,在收復長安、洛陽後,大唐帝國圍剿叛軍的工作,就開始一波三折、一挫再挫,主要原因就是皇帝處處要制約前方統帥。

皇帝不是讓太監居中指揮,就是讓衆多自成系統的軍區聯合作戰,或是讓兩個根本尿不到一個壺裏的統帥共同管理軍隊,就這種玩法,大唐帝國雖然擁有實力上的絕對優勢,也一時無法打敗叛軍。

面對皇帝這種所作所爲,史書絕不會從現實的角度去解釋,因爲從現實的角度去解釋,雖然會讓人們更明白皇帝的苦衷,卻會讓皇權的神聖性消失殆盡。

爲了皇權的神聖性,就只能醜化皇帝了,總而言之,晚唐皇帝一個比一個傻X,就是唐憲宗稍微聰明點,但是也一門心思的信任、重用太監,最後還讓太監弄死了。這樣一寫,自然會讓我們對皇權油然而生一種神祕感,否則,皇帝一個比一個傻X,還能讓無數人跪拜在他們腳下,而且能讓帝國續命一百多年,這作何解呢?

其實呢,如果皇帝真是一個比一個傻X,帝國早滅亡幾十回了!

所以皇權衰弱的時代,堯舜禹的禪讓、商湯周武的革命思想那是滿世界知飛,至於進入工商業時代,什麼輪流坐莊、幾年一換首腦的歪理邪說,更是滿世界亂飛。

在這種背景下,皇帝算什麼呢?如果皇帝願意聽話,就會變成吉祥物存在;如果皇帝不聽話,當時就把關進監獄,甚至直接就拉上了斷頭臺,甚至是把他們全家都趕上刑場!

是不是說得有點遠了。我們還是從史思明之亂說起。

史思明叛亂之後,大唐皇帝的主要工作重點,從來沒有放在平定史思明之亂上。因爲皇帝知道,只要經濟、政治、軍事改革成功,區區個史思明,隨便伸出一個胳膊也能滅了它;如果經濟、政治、軍事改革不能成功,就算把史思明滅了,李思明、郭思明、田思明也會出現。

所以在安史之亂的時候,大唐帝國的軍事改革在有條不紊的進行着。總而言之,不斷分割軍區,讓帝國的軍區越來越多,讓太監繫統在軍隊內的發言權越來越大。

當然了,行政、經濟改革也在繼續深化,於是太監繫統在帝國的影響力越來越大,經濟主管在帝國的影響力越來越大。

這一通折騰下來,大唐帝國圍剿史思明叛亂的時機,自然是越來越成熟了。所以,代宗上位後幾個月,就可以摘取這個勝利的果實了!

如果唐代宗摘取這個勝利果實後,大唐帝國還能實現真正的中興,那唐代宗上位幾個月,就一舉平定安史之亂的成績,肯定能讓後世讀史者驚爲天人。

因爲唐肅宗折騰了許多年都搞不定的事,唐代宗上臺幾個月,就搞定了。這叫什麼事呢?人與人的差距,未免也太大了吧。

其實呢,任何一個帝國的成就,都是團隊協作的結果,絕不是某個人神功無敵的結果。代宗上位幾個月,就可以結束安史之亂,主要是在爲他老爸把基礎夯實了,就等他做最後的臨門一腳了。

在說到平定安史之亂時,史書常常會強調回紇軍隊的價值。

其實呢,第二次收復洛陽城時,回紇軍隊參與的價值,在我看來,主要還是政治外交上的價值。

借回紇軍隊,並不是因爲回紇軍隊神功無敵。如果回紇軍隊真的神功無敵,爲什麼要和大唐政府合作呢?直接趁火打劫,吊打中原王朝好了!

如果回紇軍隊真的這樣牛,後來僕固懷恩造反,最差也可以複製吳三桂的成功;玩好了,還有機會複製石敬瑭的成功;再玩好了,更有機會複製李淵的成功。

我是說,僕固懷恩向回紇借兵,直接攻克長安、刺穿中原、江淮,天下還哪有李唐皇帝的事呢?問題是,回紇與大唐皇帝合作,自然可以表現出這種神功,與僕固懷恩合作,自然是一籌莫展了。

關鍵是,回紇軍隊真的這樣牛,在玄宗時代,怎麼從來也沒有吊打過大唐帝國?相反,還一直處處受制於大唐帝國呢?

只要我們知道這種背景,自然就會知道,大唐帝國向回紇借兵,絕不是簡單的因爲回紇軍隊神功無敵。

史思明一夥也曾試圖聯合回紇人推翻大唐帝國;關鍵是,回紇人也一度計劃與史思明一夥合作。但是在關鍵時候,回紇人終於發現,最佳的合作對象依然是大唐帝國,因爲與大唐帝國合作,投入少、見效快。

如果與史思明一夥合作,投入會很多,而見效會非常遙遠,甚至可能血本無歸。因爲史思明一夥與回紇合作時,顯然不可能讓回紇相信,他們能很快推翻大唐帝國,建立一個能與回紇擁有穩定合作關係的中央政府。

史思明一夥都不能讓回紇人相信這一點,其他人更不用說。如果他們不能讓回紇相信這一點,回紇人跟他們合作,利益在什麼地方?第一、會與大唐成爲死敵。第二、啥具體利益也見不到。第三、在回紇、吐蕃、大唐三方博弈的背景下,回紇人與大唐成爲死敵,幫助一個根本看不到前途的力量,圖啥呢?

總的來說,回紇人的實力其實是有限的,所以他們只能與大唐帝國合作,才能獲得最大的利益。

如果他們實力真的非常強大,就會考慮和石敬瑭、吳三桂之類的人合作了。

對大唐帝國而言,借回紇軍隊有兩個好處。

第一、可以防止政府軍尾大不掉。因爲有國際友軍的加盟,不用給前方將帥太集中的權力。

第二、還可以給前線的政府軍一個威懾。因爲你想造大唐國的反,先得想辦法把前線的回紇軍隊擺平。

回紇人與大唐中央政府合作,馬上就可賺得盆滿鉢滿的回國;與某個前方的軍方大佬合作,想獲取利益,恐怕等到牛年馬年也看不到,關鍵是,最大概率是付出巨大的代價,最後血本無歸。

回紇軍隊相對於大唐帝國來說,實在沒有什麼了不起的,但是相對於某個軍區來說,它實在太強大了。因爲千萬不要小看幾千精銳的騎兵,一個具體的軍區,能供養起的精銳騎兵,恐怕也就這麼多。

在這種背景下,皇帝不用擔心前線的政府軍失控。畢竟對回紇人而言,大唐中央政府纔是最好的合作伙伴,與史思明一夥合作,他們都感覺看不到具體的利益,與前方的某個軍方大佬合作就更不用多說了。

這次大舉反攻叛軍,依然是標準的摧枯拉朽。

很快,史朝義全家被田承嗣押送到了大唐中央政府;史朝義的人頭也很快被李懷仙送到了大唐中央政府。

戰爭進行到此時,很快需要面對一個問題,那就是,大唐政府軍需要不需要宜將剩勇追窮寇呢?

此時,大唐帝國有上中下三策。

上策,自然是窮追猛打,讓叛軍接受無條件的改編。

中策,就是戰爭到此時結束,用政治手段分割叛軍,然後派政治委員(文官、太監)進入被改編的叛軍轄區。

下策,就是分割叛軍,承認河北地區的軍事自治。

哪種方法好呢?

簡單的看,自然是上策好。問題是,如果前方統帥希望養寇自重,上策就失去了實施的基礎。

因爲軍人力量已崛起了,而兔死狗烹鳥盡弓藏的道理誰也懂得,只要有得選擇,軍人集團自然會想辦法留下一些兔子和鳥的。

在這種背景下,如果強行驅趕軍隊平叛,大家肯定也是出工不出力。最後還是沒有結果。

表面上這是因爲僕固懷恩的私心雜念造成,其實是因爲軍方的共同利益造成。事實上,在當時背景下,讓誰當前敵統帥,也難以改變這種事實。就算前方統帥真有心幫助皇帝把叛軍徹底剿滅,也會因此前方將士們關鍵時候掉鏈子而失敗。

按童話的史觀,皇帝把壞人都滅了,讓好人上去,一切就改變了。

其實呢,如果環境就是產生不服的皇權的軍方大佬,除掉張三會有李四,除掉李四會有趙六。

反過來呢?如果環境皇權容易制服軍方大佬,軍方大佬也得乖乖交出權力。最經典的就是張俊、劉光世、韓世忠、岳飛、劉錡都很牛,但是趙構一樣可以控制他們。

如果軍人勢力有機會控制。肅宗不能控制,代宗總能了吧;代宗不能,德宗總能了吧,德宗不能……

但實際上,誰也不能。

一切就如宦官政治如果只是某個皇帝造成的,這個皇帝這樣玩,換個皇帝總會好點吧。

其實呢,在宦官政治格局下,換多少皇帝也是這樣的。

當然了,就如在諸王政治格局下,換多少皇帝,也是這樣玩的。

在地方勢力巨大的背景下。皇帝所設計的格局,通常就是分封諸王,制約諸王的方法,就是多封諸王,多建諸侯少其力。

在晚唐時代,各地保留駐軍,那是必須的。軍人控制軍隊不可靠,諸王、豪門控制軍隊更不可靠。從某種意義上,分封藩鎮是從前諸王坐鎮地方的一種進步;所以削弱藩鎮割據的時候,沒有一個皇帝會開歷史倒車選擇分封諸王。

在當時背景下,一舉摧毀河北割據不可行,那選擇中策,我是說派大量政治委員進入河北地區,目前也不成熟。

因爲政治委員大舉進攻河北,如果沒有強大的槍桿子支撐,這些政治委員,估計都不過是盤菜讓叛軍吃。因爲大唐帝國當時的政治委員,最多的是太監,皇帝收復河北,就大舉派這種人進入河北,叛軍在對抗政府時,輿論制高點應該太容易把握了,關鍵是,政府軍一副養寇自重的態度,結果還用多說嗎?

面對這種事實,我們也不能怪軍人集團不服氣,如果當時資料足夠豐富,而且我們經常看軍人集團角度的資料,肯定會認爲軍人集團這樣做是完全正確的。因爲皇帝一心要讓邪惡變態的太監進入各大軍區,這不是明着破壞帝國國防嗎?廣大愛國軍人爲了國家民族利益,一心抵制皇帝這種做法,有什麼不對嗎?

所以在這種背景下,大唐皇帝自然只能選擇下策。

那就是先有條件的接受河北叛軍投降,承認河北軍區自治的事實。但是,藉機先把他分割成幾個小軍區。

戰爭進行到此時,如果不知道後來歷史的人,肯定誰也無法相信,河北藩鎮會困擾大唐國一百多年。

遙想當年,安祿山一人兼關東三大軍區最高軍政長官,要知道,大唐帝國關東地區只有三個軍區。

後來,史思明時代雖然沒有這樣拉風了,但史思明只是河北地區的最高軍政長官;山西、河南、山東衆多軍區,都是史思明無力染指的。

現在,河北地區被分割成四份,幽州、成德、魏博、相魏四大軍區並立,而且還看不到他們有什麼合攏的跡象,就憑他們這種實力,如果不知道後來的歷史,有人敢說他們能與大唐帝國對抗一百多年,誰也難免會認爲不可思議。

因爲從哪個角度來說,大唐帝國在此基礎上,隨便玩點削藩的策略,也能把河北收歸中央政府統一領導。

但是很不幸,大唐皇帝對政府軍的控制力太弱了,所以隨後十多年的歷史,大唐皇帝連政府軍都擺不平,哪有機會削河北的藩呢?

事實上,在隨後的十多年時間裏,大唐帝與河北叛軍一直相對平靜。總而言之,大唐帝國承認河北軍區的自治,河北軍區也給守護好帝國東北大門。而且,河北幾大軍區這項工作幹得一直不錯,至少大唐帝國並沒有因此受到契丹、奚族的威脅。

=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