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風雲人物 > 帝王將相 > 隋文帝楊堅臨死前,說獨孤誤我,是什麼意思?

隋文帝楊堅臨死前,說獨孤誤我,是什麼意思?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1.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對隋文帝楊堅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

獨孤皇后是一位性格鮮明、優點缺點都極爲突出的奇女子,隋文帝楊堅兩個版本的遺言,充分證明了這一點。

隋文帝楊堅臨死前,說獨孤誤我,是什麼意思?

《隋書》:"使皇后在,吾不及此"。

病牀上奄奄一息的楊堅對身邊的侍從說:“假如皇后還在世,我不會走到今天這個地步”。什麼意思呢?楊堅認爲,自己之所以發病,是因爲晚年寵愛宣華夫人陳氏、容華夫人蔡氏,由此被掏空了身體;但如果獨孤皇后在身邊盯着的話,自己不可能有機會這樣。

《資治通鑑》則完全是相反:“畜生何足付大事!獨孤誤我!”

這個場景流傳較廣,即病榻上的楊堅發現自己的妃子陳夫人被楊廣調戲,才明白兒子平日裏的乖寶寶形象都是裝出來的;而當初廢除楊勇、改立楊廣,都是獨孤皇后的主意,所以這時在憤恨之下,他不禁抱怨起了妻子。

兩種版本,一個懷念、一個埋怨,雖然表達的意思幾乎完全相反,但透露出一個共同點:楊堅比較聽獨孤皇后的話。

不過這也在情理之中,毫不誇張的說,從絕大部分特質來看,獨孤皇后,堪稱封建時代完美皇后的模板。

我們先看看她的優點:

一、賢惠、簡樸

獨孤皇后家世顯赫,父親獨孤信,位居西魏八柱國之一,身處西魏/北周的核心統治圈。她的大姐嫁給了北周明帝宇文毓,四姐則是李淵的母親,“一門三皇后”,在中國封建史上極其罕見。

而楊堅家族則位居十二大將軍之列,兩家人關係密切。獨孤皇后14歲時,就嫁給了楊堅,倆人感情深厚,甚至誓言“無異生之子”,即楊堅只跟獨孤皇后生孩子,他們也確實做到了這一點。

實際上,根據史料中的措詞來看,楊堅在稱帝之前壓根就沒有納過妾,在那個時代,以他的尊貴身份,這種作風顯得相當另類。

隋文帝楊堅臨死前,說獨孤誤我,是什麼意思? 第2張

獨孤皇后家族如此顯赫,自己又深受楊堅的寵愛,但在初期,她絲毫沒有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傲慢與得意。

史書稱,獨孤皇后爲人“柔順恭孝、不失婦道”,爲人謙卑、恪守封建婦道;

她生活簡樸,史書中記載了這麼一個案例:當時的隋朝時常跟突厥人做生意,有一天,幽州總管得知對方有售價800萬錢的明珠一筐,色澤極爲漂亮,爲了拍馬屁,他建議買下來送給皇后。但獨孤皇后卻明言拒絕:"這些明珠並不是我需要的。如今戎狄屢屢入侵、將士辛勞;如果有800萬錢,應該花在有功之人身上纔是。"

在那時,朝廷內外都對獨孤皇后評價極高,贊她是一代賢后。

二、楊堅的賢內助

雖然雙雙出自頂級貴族世家,但楊堅夫妻可謂是患難夫妻。

西魏時期,由於涉嫌推翻權臣宇文護,獨孤信被逼自殺,與其關係密切的楊堅家族也遭到猜忌。即使在宇文護死後,由於楊氏功名顯赫,歷任北周執政者都對其較爲提防,楊堅一直戰戰兢兢、如履薄冰,甚至多次在鬼門關外徘徊。

面對這種不利局面,獨孤皇后一邊對丈夫給予無條件鼓勵,另一方面利用獨孤氏的家族資源爲其提供人脈支撐;在女兒(周宣帝宇文贇的皇后之一)遭受打壓、甚至面臨被殺危險時,獨孤皇后趕往宮中,不惜跪地苦苦哀求,慈母之情顯露無遺。

而當楊堅大權在握、有心篡位自立時,獨孤皇后不僅給予語言上的支持:“大事已然,騎獸之勢,必不得下,勉之!”其後更是把獨孤家的老部下——能力卓越的高熲等人推薦給丈夫,爲楊堅迅速掌控北周局面起到了巨大作用。

由於這份同甘共苦的經歷,楊堅稱帝后,他們夫妻倆感情毫無褪色。楊堅每次上朝,都由獨孤皇后全程陪同,抵達大殿方纔分開;楊堅上朝時,獨孤皇后總是安排親信宦官陪同,決策若有紕漏則趁機提醒,屢次起到積極作用;而在退朝後,夫妻倆則攜手回家,“相顧欣然”,就像如今的青年小兩口一樣。

三、大公無私

隋文帝楊堅臨死前,說獨孤誤我,是什麼意思? 第3張

獨孤皇后雖然經常對楊堅提意見,但從不在政事方面直接指揮官員,也不像其他皇后一樣肆無忌憚扶植外戚。

比如,曾有官員以《周禮》中的古制爲由,建議由皇后統領百官之妻,但獨孤皇后斷然拒絕:"以婦人與政,或從此漸,不可開其源也。"決不能養成女子從政的不良風氣。

她還對諸位公主嚴加訓誡,要求她們對自身嚴格要求,恪守婦道,不得對夫家親朋無禮,謙恭禮讓、勤儉持家。在這樣的教育下,她的女兒雖身爲周宣帝皇后,但爲人溫婉柔和,卻又不卑不亢,極具大家風範。

封建時代的女子一旦位居皇后之位,絕大部分都會“一人得道雞犬升天”,大肆扶植婆家親朋好友,而且大多對他們頗爲驕縱,歷朝歷代的“外戚”之患,正是由此而來。

但獨孤皇后卻是個例外,面對親情,她能夠難得的站在國法一邊。大都督崔長仁是她的表兄弟,一度犯了死罪。而楊堅原本準備看在妻子的面上免其一死,但獨孤皇后卻極力堅持按章辦事:"國家之事,焉可顧私!"最終崔長仁被處死。

也正是這個原因,終隋朝一代,從未出現過外戚干政的現象。

但獨孤皇后的缺點也很明顯,雖然只有一個,但卻極爲致命:在夫妻感情領域,她的觀念極其現代化;但在那個時代條件下,卻顯得過於嚴苛,甚至到了變態的地步。

獨孤皇后的夫妻觀極爲超前,根據史書中的記載來看,估計她的心目中已經有了一夫一妻制(並且無妾)的概念。

常言道,帝王“後宮佳麗三千人”是基本配置,但楊堅可沒這個福分。他在位之初,“虛嬪妾之位,不設三妃”,其原因僅僅是獨孤皇后“懷嫉妒之心” ;

後來雖然陸續有了些低級的嬪妃,但這些女子忌憚獨孤皇后的威嚴,從來不敢主動接近楊堅。後宮中的尉遲氏長得比較漂亮,有一次偶然被楊堅撞見,得到了臨幸的機會。然而獨孤皇后知道後,竟讓人生生把這女子打死。

楊堅回宮後得知,氣得立即騎馬離家出走,並且哀嘆:"吾貴爲天子,而不得自由!"丞相高熲、楊素苦苦追趕才把他勸了回來。

隋文帝楊堅臨死前,說獨孤誤我,是什麼意思? 第4張

高熲原是獨孤家族的老部下,由於這層關係,他與楊堅一家關係極爲密切,不僅太子楊勇是他的女婿,連獨孤皇后每次見到他都極爲客氣、親切。

但在追回楊堅的過程中,爲了勸導,他說了一句"陛下豈以一婦人而輕天下",卻從此被獨孤皇后懷恨在心:你竟然敢說本皇后是個婦人!

但徹底讓高熲成爲獨孤皇后眼中釘的,竟然是一件私事。在妻子死後,50多歲的高熲又納了個妾,沒多久,竟然還生了個兒子。老來得子,周圍人聽說這事都挺高興,連楊堅也樂的眉開眼笑。但這卻偏偏觸動了獨孤皇后的忌諱:濫情就罷了,竟然還敢跟別的女人生兒子?

從此,她時不時在楊堅身前說高熲的壞話。所謂積毀銷骨,何況這還是枕頭風?高熲在楊堅心目中的地位每況愈下。

這還不算,獨孤皇后的感情潔癖甚至延伸到了所有的朝臣、乃至自己的親生兒子。“後見諸王及朝士有妾孕者,必勸上斥之”,那些敢讓妾懷孕的藩王、大臣,一律被獨孤皇后詆譭。甚至連他的親兒子、太子楊勇也不能倖免。

年輕人感情生活都比較豐富,除了正牌太子妃元氏,楊勇還有不少侍妾。有一年,元氏突發心臟疾病而死,但獨孤皇后卻心懷疑慮:莫非這是因爲嬪妃爭寵、互相陷害導致的?從那以後,她時不時就這事痛罵楊勇。

不久後,東宮的雲昭訓、高良娣、王良媛、成姬以及其他多位宮女都受到楊勇的寵信,而且還生了不少兒子。兒孫滿堂,按理說獨孤皇后應該高興纔是,但人家偏不。在她眼裏,這都是證實兒子身爲渣男的鐵證。從此,她經常派人前去東宮刺探情報,鐵了心要找楊勇的茬。

而二兒子楊廣知道這情況後,刻意按照母親的性子包裝自己:他只和蕭妃住在一起,對其他妃子所生的子女全部不聞不問,任其自生自滅;甚至連身邊的侍女,也都專門找一些又老又醜的,家裏的佈置、身上的衣服也都極盡簡樸。

隋文帝楊堅臨死前,說獨孤誤我,是什麼意思? 第5張

獨孤皇后大喜,經常在楊堅面前說二兒子的好話,比如不好聲色、勤儉節約等等優良品質,夫妻倆都越來越偏愛楊廣;後來,楊廣投母親所好,經常控訴大哥排擠自己,甚至多次痛哭流涕。

早就不滿意楊勇的獨孤皇后,對此自然深信不疑,在她的推動下,公元600年,太子楊勇被廢,晉王楊廣被立爲太子;而堅持長幼有序的宰相高熲,也被免去了職務。

但筆者認爲,《隋書》、《資治通鑑》對楊堅遺言如此差異巨大的記載,也許都存在一定道理,但也不可全信,極有可能是後世史官爲了勸諫帝王,刻意進行了藝術誇張。

比如,歷代帝王無不三宮六院,楊堅僅僅因爲寵信兩個妃子就生病丟了命?可能性不大。

他臨死前怪罪獨孤皇后的說法,其實也值得推敲,畢竟導致楊勇失寵的主要原因,是他過早與大臣們走得太近、引起了楊堅的忌憚;至於多內寵、生活奢靡,也許只是欲加之罪何患無辭而已。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獨孤皇后雖然缺點明顯,但整體而言,稱得上一位賢后。畢竟即使她再嫉妒、小心眼,有決定權的還是皇帝本人。如果楊堅能正確把握家事與國事的界限,僅憑獨孤皇后,怎麼可能完全改變他對皇子、對大臣們的態度?這也算是一位明君的短板吧。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