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風雲人物 > 帝王將相 > 冉閔從石氏養子,到石氏終結者,他是如何崛起的?

冉閔從石氏養子,到石氏終結者,他是如何崛起的?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6.67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嗨又和大家見面了,今天小編帶來了一篇關於冉閔的文章,希望你們喜歡。

冉閔敗在慕容恪之手,看似偶然,實際上必然:面對中原各股勢力的聯合排擠、打壓,以及東晉朝廷的無視,戰鬥力強大的冉閔逐漸被消耗,最終被前燕慕容氏趁機南下摘了桃子。

冉閔的崛起:從石氏養子,到石氏終結者

冉閔本爲漢人,字永曾,小字棘奴。其父石瞻原屬乞活軍(五胡十六國時期的漢族武裝流民集團)。乞活軍首領陳午敗給後趙軍隊時,年僅12歲的石瞻被石勒侄子石虎收爲養子。也就是說,冉閔是石虎的養孫,因此,前期他的名字一直是“石閔”。

冉閔年幼時,已經體現出與其年齡不符的果斷、驍勇,由此也得到了石虎的格外青睞。成年後的他,身長八尺、體魄魁梧,多謀善斷、勇力過人,爲後趙軍隊屢立戰功。

公元338年的昌黎之戰中,後趙軍隊圍攻前燕棘城,雙方不分晝夜鏖戰十幾天,最終不得已撤軍。此時,燕王慕容皝派兒子慕容恪率騎兵追擊,軍心惶惶的後趙軍隊潰敗,被斬首三萬人,僅有冉閔的一支隊伍得以保全。(這是冉閔、慕容恪的首次交手)

冉閔從石氏養子,到石氏終結者,他是如何崛起的?

公元339年,冉閔在沔南打敗晉軍,殺死東晉將軍蔡懷;後來,與姚弋仲等人擊敗後趙反叛戍卒樑犢大軍,越發威聲遠震,史書稱“胡夏宿將莫不憚之”,各族的名將都對他心生懼意。

前期的冉閔,對後趙還算忠心,但隨着石虎的死去,情況逐漸起了變化。

石氏建立後趙,並不是僅僅依靠羯族人。石勒在世時,實行胡漢分治政策,把北方的漢人士族、姚弋仲代表的羌族、蒲洪(後改爲苻洪)代表的氐族等各股勢力都籠絡在麾下;石虎奪位後,在對各股力量的均衡上仍大致保持了原狀。

但石虎爲政殘暴、社會矛盾日益尖銳,同時內部血腥的政治鬥爭也屢屢上演,各類正、野史都繪聲繪色的表示,那時石氏已顯露敗相,並且將矛頭指向了冉閔。比如當時一度流行“滅石者陵”的讖言,而冉閔曾被封爲蘭陵公;高僧佛圖澄,也曾在石虎殿上吟頌“棘子成林”的預言,而冉閔小字棘奴。當然了,這很有可能是後世好事者的杜撰、附會。

公元前349年,石虎在死前,曾下令讓兒子石遵鎮守關中、石斌當丞相、大臣張豺爲吏部尚書,三人共同輔佐十歲的太子石世。但在他死後,皇后劉氏在張豺的協助下垂簾聽政,他們殺掉石斌、第一時間催促石遵去關中。

然而,石遵在前往關中的途中,遇上了討伐樑犢歸來的姚弋仲、蒲洪、冉閔等人,在他們的勸說下,石遵決定扭頭殺回鄴城奪位。此時,歸他指揮的大軍達到9萬人,驍勇善戰、威名遠播的冉閔擔任前鋒。

爲了刺激冉閔替自己賣命,石遵這樣忽悠他:“努力!事成,以爾爲太子。”冉閔精神大振,帶領前鋒所向無前,劉皇后、張豹等人壓根不敢抵抗、束手就擒。

但石遵真正奪下皇位後,立即讓石斌的兒子石衍當上了皇太子。不過這也可以理解,畢竟冉閔跟自己沒啥血緣關係。立下大功的冉閔雖然被任命爲都督中外諸軍事、輔國大將軍,可謂軍權在握,但跟令人垂涎的太子之位相比,那可就差的太遠了。

冉閔自然心裏不爽,他藉着把控朝野軍權的機會,大肆替將士請求封賞。成功了,口碑是自己的;不成,把鍋甩到石遵頭上。

對此,石氏子弟自然極爲警惕,他們紛紛勸說石遵除掉冉閔。

冉閔從石氏養子,到石氏終結者,他是如何崛起的? 第2張

同年11月,石遵跟石鑑、石苞、石琨、石昭等人在宮內商量怎麼對付冉閔,但沒想到石鑑私下竟然站在冉閔一邊。他們剛剛商量完,冉閔在收到石鑑的消息後立即帶領三千甲士衝進皇宮,殺掉了石遵以及一衆不服從自己的大臣勳貴,其後扶石鑑即位。

然而,石鑑也許他認爲自己比石遵高明,在當上皇帝后不久,他先指使石苞、李鬆、張纔等人偷襲冉閔,然而根本打不過對方;爲了掩人耳目,他假裝不知情、先下手殺掉了替自己辦事的這幾位老兄;

其後,石成、石啓、石暉密謀對付冉閔,被除掉;孫伏都、劉銖帶領3000羯族將士伏擊冉閔,再次敗下陣來;冉閔所部漢人將士的戰鬥力爆棚,短短几天內,皇宮內屍體遍地、流血成河,大量胡人膽戰心驚,紛紛往城外逃竄。

緊接着,爲了搞清楚到底哪些人站在自己一邊,冉閔宣佈:打開城門,城內軍民願意走的走、願意留的留。然而,聽到這一消息後,城裏的胡人爭先恐後、一窩蜂地往外跑,而方圓數百里的漢人紛紛往城裏來,甚至連城門都堵得水泄不通。

見到這副場景,冉閔知道胡人不會替自己賣命,爲了削弱敵人,他正式頒佈殺胡令:“趙人(漢人)斬一胡首送鳳陽門者,文官進位三等,武官悉拜牙門。”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當天就有數萬枚胡人的首級被送進城;幾天內,城內城外屍橫遍野,20多萬胡人被取掉了項上人頭,屍體成了野狗豺狼的食物。甚至鎮守各地的後趙軍隊中,冉閔也密令漢人將士執行殺胡令。史書稱,大量胡人拖家帶口往幷州等地逃竄,一路上哭聲震天,不斷有人被餓死,加上自相殘殺,絕大部分人丟掉了性命。

爲了逐漸淡化石氏的痕跡,第二年春,冉閔改石氏爲李、把國號從趙改成衛。不久後,他廢掉石鑑,連同石虎的38個孫子一律誅殺;隨即他登上帝位,改國號爲大魏,史稱冉魏。

冉閔怎麼敗亡的?亂拳打死老師傅

在原本歸附於後趙的氐族蒲氏、羌人姚氏、鮮卑段氏以及其他胡漢勢力看來,冉閔的上述行爲,雖然是爭權奪利的常規操作,但他身爲石氏養子,卻反目對石氏進行誅殺,這種手段過於狠辣、不地道,難以得到擁護;同時,他對胡人的無差別誅殺,更是引起了各方的恐懼。於是,當冉閔改國號爲衛開始,後趙的執政盟友們已經紛紛擁兵自重,與他分庭抗禮。

冉閔從石氏養子,到石氏終結者,他是如何崛起的? 第3張

隨後,張沈佔滏口、張賀度據石瀆、段勤守黎陽、段龕據陳留、姚弋仲據灄頭、劉國佔陽城、蒲洪佔枋頭,每股勢力都有數萬大軍。到了3月,當身在襄國的石祗稱帝后,各地勢力紛紛響應,他們暫時形成了默契,一邊趁機發展、一邊在後趙的旗幟下攜手對抗冉閔。

面對這一情況,冉閔派人邀請東晉:“逆胡亂中原,今已誅之;能共討者,可遣軍來也”,即胡人禍亂中原,如今已經被我殺了七七八八了;如果朝廷願意共襄盛舉,可以派兵前來。

顯然這只是冉閔的權宜之計,如果他真心爲東晉出力,完全可以在第一時間稱臣獻地,而不是自己稱帝。再加上雙方之前的過節,在東晉朝廷眼裏,冉閔也是中原的亂黨之一而已,因此他們壓根沒搭理。實際上,那時的東晉朝廷,對匡復中原早已失去了興趣與信心,對中原漢人的遭遇更沒什麼憐憫之心,他們也許巴不得冉閔跟中原各股勢力互掐。

因此,接下來的冉閔,只能孤軍奮戰,對抗石氏的殘餘勢力。史書稱他“與羌、胡相攻,無月不戰”。4月,石祗派遣十萬人攻打冉魏鄴城,被冉閔擊敗,死者數萬人;其後,苻氏、段氏、劉國等人合兵一處,準備再度攻打鄴城,結果也被冉閔的30萬精兵擊敗。

到了11月,冉閔主動出擊,圍攻襄國100多天;石祗則派人向前燕慕容俊、羌人姚弋仲等人求援。在各方十餘萬大軍的夾擊下,冉閔遭到慘敗,十萬軍人連同隨軍大臣幾乎損失殆盡。

在這種激烈的佔據下,中原再度陷入大亂、秩序蕩然無存,饑荒、瘟疫爆發,百姓流離失所、人人相食;加上此前有大量胡人被驅趕,此時的冉魏境內幾乎沒有勞動力從事耕種,冉閔極度懊悔。

但冉閔的軍事能力確實不是蓋的。不久後,他首先擊敗石祗的大將劉顯,其後脅迫他扭頭殺掉了石祗。此外,逃亡東晉的石氏殘餘也被誅殺,曾經橫行中原的後趙石氏徹底被滅族。

但這並不能扭轉冉閔的窘境。公元351年8月,他麾下的徐州、兗州、豫州、荊州、洛州都投降了東晉,北方一些城池則被前燕奪得。

冉閔從石氏養子,到石氏終結者,他是如何崛起的? 第4張

此時的冉閔已經元氣大傷,雪上加霜的是,之前四處撿便宜的前燕慕容氏,則抓住機會大舉南下。

公元352年4月,當時的前燕第一名將慕容恪率軍十多萬南下冀州。此時敵衆我寡,面對來勢洶洶的鮮卑騎兵,一衆冉魏大臣建議先行拒守、再圖進攻,但向來對慕容氏比較輕視的冉閔決意迎戰。

最終,雙方在魏昌(安徽壽縣東北)交戰。冉閔方主要是步兵,數量約數萬;慕容恪一方則全是騎兵,數目多達十餘萬。

在我們的傳統思維中,步兵在曠野中不是騎兵的對手。但冉閔不愧爲威震中原的名將,雙方連戰十餘場,佔據絕對數量優勢的前燕軍隊絲毫沒佔到便宜。原本就忌憚冉閔威名的鮮卑將士,此時更是被嚇得膽戰心驚、士氣低落。以至於慕容恪不得不親自騎着馬到處鼓舞士氣:“冉閔有勇無謀,他的將士雖然強悍,但早已又累又餓,大家莫慌,勝利是我們的!”

他的話確實也有道理,與騎着馬、以逸待勞的前燕軍隊不同,冉魏軍隊連年作戰,早已疲憊不堪,完全靠着強大的戰鬥力才挫敗鮮卑騎兵,若持久耗下去,勢必會越來越不利。因此,爲了抵消對方的機動性,冉閔決定率軍進入樹林。

如果魏軍真的進入樹林,前燕軍隊也許真的再也沒有獲勝的可能。關鍵時刻,慕容恪利用冉閔人少糧少、急於求勝的心理,先派部分將士送死,把對方引回了平地;其後把大軍分爲左中右三部,自己親自居中、豎起帥旗引誘冉閔進攻。同時,他挑選了5000名尤其精於騎射的鮮卑重騎兵,用鐵鎖連成一片,用來剋制冉魏軍隊的強悍衝擊力。

冉閔從石氏養子,到石氏終結者,他是如何崛起的? 第5張

冉閔果然中計,他左持雙刃矛、右執鉤戟,胯下日行千里的朱龍馬,帶頭衝擊燕軍,慕容恪的連環馬沒一會兒就被他殺掉了300人;其後,他遠遠看見慕容恪的大旗,知道這是中軍,決定擒賊先擒王、直接向其殺過去。然而此時,左右翼的鮮卑軍同時壓上,冉魏軍隊被團團包圍,再也無力迴天。

身陷重圍的冉閔則奮力殺出一條血路,在逃出20多裏地後,精疲力竭的朱龍馬暴斃,冉閔被窮追不捨的前燕軍隊俘虜,其後被送到龍城殺害。

冉閔被殺後不久,前燕境內旱災、蝗災接踵而至,燕王慕容俊認爲這是冉閔的英靈在作祟,於是派人去祭奠他的陵墓,並送上諡號“悼武天王”。

單從個人戰鬥力、統帥水平而言,冉閔在五胡十六國時期當屬一流。但在那個亂世下,僅僅能打是不夠的,善於判斷形勢、藉助外力更加重要。無論是慕容氏,還是拓跋氏、段氏,甚至姚氏,當時逐鹿中原的各股勢力,在羽翼還沒豐滿時,都會識相的向東晉稱臣,以佔據道德及輿論優勢。冉閔佔據了先天優勢卻不會用這招,實屬可惜。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