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風雲人物 > 帝王將相 > 龐統入川的三計分別是什麼?劉備如果採用上計會是什麼結局?

龐統入川的三計分別是什麼?劉備如果採用上計會是什麼結局?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1.8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帶來龐統的文章,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評選三國智謀之士,很多人都會想起魏有荀彧賈詡荀攸程昱郭嘉,蜀有諸葛亮法正龐統,但卻很少有人提起曹操和劉備:如果曹操劉備沒有過人之處,又怎麼能駕馭得了這些當世人傑?

荀彧郭嘉曾經給袁紹打過工,幾乎是默默無聞,到了曹操手下才大放異彩;法正曾爲劉璋議軍校尉,龐統曾爲周瑜功曹,加入劉備集團後才成了核心人物。這說明曹操的水平高於袁紹,劉備也比周瑜劉璋強得多。

一個稱職的主公,必須知道手下誰能幹啥不能幹啥、誰說的對誰說的不對,即使偶有決策失誤,也能事後糾偏。所以劉備曹操成了當世梟雄,而袁紹則成了過眼雲煙。

不管演義小說如何描寫,曹操劉備文武兼備智慮深沉,這都是毋庸置疑的。比如咱們常常感到惋惜的事情,認爲劉備決策失誤斷送龐統,要是根據正史來分析,也會得出不同的結論。

讀者諸君都知道,劉備入川,是龐統龐士元極力主張的,龐統還爲劉備找到了冠冕堂皇的藉口:“權變之時,固非一道所能定也。兼弱攻昧,五伯之事。逆取順守,報之以義,事定之後,封以大國,何負於信?今日不取,終爲人利耳。”

肯看這篇文章的,都有極深古文功底,所以無需筆者翻譯,讀者諸君也都知道龐統這是詭辯。但在當時的情況下,劉備謀取同宗基業,還真需要一個理由,不管這理由是否站得住腳,總要有人說出來作爲西侵的理論依據。

龐統入川的三計分別是什麼?劉備如果採用上計會是什麼結局?

在這一點上,龐統與劉備配合默契,諸葛亮有些太過正直,雖然他在“隆中對”的時候也把劉璋的地盤視作囊中之物,但還沒想到任何事情都可以當作藉口。在這一點上,龐統比諸葛亮高明,因爲龐統知道劉備需要的僅僅是個藉口而已,只要有人提出來,不管有多荒唐,劉備都會接受。

這時候可能有讀者要說了:如果劉備採用龐統入川三計中的上計,那麼成都早就拿下了,龐統不犧牲,諸葛亮關羽趙雲也就不用盡數調離荊州,那麼劉備荊州益州分進合擊一統天下,也就有可能了。

但是我們細看正史,就會發現劉備還是比龐統高明一些,如果他真採用了龐統的“上計”,可能就會進不了益州也回不了荊州,成了被曹操孫權張魯劉璋四面合圍之下的甕中之鱉。

龐統的取川三計是這樣的:祕密挑選精兵晝夜兼程襲取成都,打劉璋一個措手不及,一舉拿下成都,這是上計;誘殺劉禪手下名將楊懷、高沛,收編他們的部隊,然後向成都攻擊前進,這是中計;捲鋪蓋撤退,到白帝駐紮另找機會,這是下計。

劉備採用了龐統的中計,一面誘殺楊懷高沛,一面調遣諸葛亮張飛趙雲入川。讀者諸君請注意,諸葛亮張飛趙雲入川的時候,龐統還沒有陣亡,這個因果關係和時間順序一定要搞清楚:“璋復遣李嚴督綿竹諸軍,嚴率衆降先主。先主軍益強,分遣諸將平下屬縣,諸葛亮、張飛、趙雲等將兵溯流定白帝、江州、江陽,先主進軍圍雒,統率衆攻城,爲流矢所中,卒,時年三十六。”

劉備也知道,自己帶着龐統黃忠魏延三人和收編的人馬,是難以攻取益州全境的,如果不打通荊州益州之間的道路,無法跟劉璋進行曠日持久的戰爭——劉備雖有張鬆獻上的地圖,但是人心未附,只要被斷了糧道,他的大軍就會在旬日之間潰散。

蜀道難,難於上青天。川中城防堅固,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拿下來的,僅僅是龐統陣亡的雒城,只有劉璋的兒子劉循防守,劉備足足打了一年纔拿下。

龐統入川的三計分別是什麼?劉備如果採用上計會是什麼結局? 第2張

一個雒城尚且如此難打,益州首府成都就更不用說了,劉備調集諸葛亮張飛趙雲黃忠趙雲的全部兵力,打了幾十天也沒有攻克。最後是馬超帶着劉備祕密調撥的人馬虛張聲勢,這才讓劉璋覺得外援斷絕,只好出城投降。

按照《三國志·劉二牧傳》的記載,當時成都“城中尚有精兵三萬人,谷帛支一年,吏民鹹欲死戰”。

成都尚有三萬精兵,而在此之前,楊懷高沛被殺隊伍被收編,李嚴、吳懿、嚴顏率部投降,此消彼長,劉備纔有能力圍攻成都。

如果當時劉備派人或者親自帶領輕騎直搗成都,那麼前面咱們說的將領和軍隊,就會在後麪包抄,劉備從荊州帶來的那點人馬,就會陷入兩面夾擊,可能連三天都堅持不住就會被殲滅。

讀者諸君都知道,劉璋手下並不是沒有能人,即使不算憑着小小雒城拖住劉備一年之久的劉循,擁有一戰之力的,還有張任、黃權、嚴顏,這些人要是都匯聚到成都城內城外,劉備有天大的本事,也難以取勝。

所以劉備採取的戰略是集中優勢兵力各個擊破,掃清了外圍郡縣,把成都變成了一座孤城。如果益州各郡還在劉璋手裏,那麼他就會底氣十足地固守待援,劉備要想強攻拿下,根本就沒有可能。

這樣看來,龐統的上計“陰選精兵,晝夜兼道,徑襲成都;璋既不武,又素無預備,大軍卒至,一舉便定”,實際是一種軍事冒險,前提是劉璋沒有準備。

劉璋不是劉禪,劉禪投降是因爲羣臣都主降,而劉璋的部下基本都是主戰派。張鬆通敵東窗事發,劉璋不可能不加強防範,一旦成都進入戰備狀態,就會偵騎四出,再加上當地百姓的協助,劉備的大軍行進,根本就沒有祕密可言。

龐統入川的三計分別是什麼?劉備如果採用上計會是什麼結局? 第3張

劉備長途奔襲,根本就不可能帶着攻城裝備,只要劉璋閉門不出,他就無可奈何。百戰餘生的一代梟雄劉備,當然不會拿自己的生命去當賭注。

事實證明,劉備的戰略成功了,在龐統陣亡之前,益州諸郡就已經被諸葛亮張飛趙雲先後拿下(趙雲自江州分定江陽、犍爲,飛攻巴西,亮定德陽),龐統陣亡只是在雒城攻堅戰中出現的意外。而這個意外,也證明了益州城池都是很難啃的骨頭,精兵輕騎是拿不下來的。

看到這裏,讀者諸君想必會有不同見解,對龐統的上中下三計,也有自己評價,筆者提出自己的拙見,只是拋磚引玉。具體情況還需要讀者諸君分析:如果劉備採納了龐統的“上計”奔襲成都,有可能取得成功嗎?如果成都之戰陷入膠着,劉備能堅持到諸葛亮張飛趙雲馳援嗎?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