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風雲人物 > 帝王將相 > 安祿山爲何要認楊貴妃爲養母?他這麼做的目的是什麼

安祿山爲何要認楊貴妃爲養母?他這麼做的目的是什麼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1.8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安祿山的故事大家真的瞭解嗎?今天小編給你們帶來全新的解讀~

有人說“政治家都是天生的好演員”,作爲“安史之亂”的始作俑者,安祿山絕對當之無愧。在安祿山起兵造反之前,在唐玄宗面前始終扮演着一個“憨厚耿直、毫無心思”的武夫形象,從而使得朝廷不僅始終未曾將其生有戒心,且屢屢受到重用,而認楊玉環爲養母,同樣出於此目的。

安祿山本爲胡將出身,卻因朝中黨爭而擺脫束縛

安祿山本姓康,名軋犖山,其父爲康姓胡人,母親阿史德氏則是突厥族,由於父親去世的早,因此從小隨母親在突厥部族生活,後來逃離突厥,這才改姓安。

因其從小精通多種少數民族語言,因而初在幽州擔任通譯謀生,後因盜竊之事獲罪,卻又陰差陽錯的投到了范陽節度使張守珪麾下,不僅因功升任張守珪副手,還被他收爲了義子。

正所謂“非我族類,其心必異”,唐朝最初雖然任用胡將,但卻“不專大將之任,皆以大臣爲使以制之”,即堅決杜絕胡將獨自掌兵,且必須以漢人對其進行節制。然而,由於朝中的一場變故,卻使得安祿山等胡將掌兵成爲了可能。

彼時,作爲宰相的李林甫早已是大權在握,然而由於唐玄宗志在四方,因而邊鎮將領權力日益增大,甚至已經威脅到了宰相的程度。與此同時,邊鎮將領“功名著者往往入爲宰相”,郭元振、張嘉貞、張說、蕭嵩、李適之等都是以邊將身份直接躋身宰相之列,再加上李適之入朝之後與李林甫激烈爭權,使得李林甫對此甚爲忌憚。

安祿山爲何要認楊貴妃爲養母?他這麼做的目的是什麼

因此,在扳倒李適之之後,李林甫爲了杜絕出將入相的根源,從而穩固自己的相權。便於天寶十一年(752年),不僅辭去了兼任的朔方節度使之職,舉薦安思順繼任,並且上書唐玄宗,說道“文臣爲將,怯於戰陣,不如用寒族、蕃人。蕃人驍勇善戰,而寒族在朝中沒有黨援”,意思是不應該以文官節制武將,且應該大肆提拔寒族、蕃人。

李林甫此舉雖然使得唐朝涌現出了高仙芝、哥舒翰等一衆少數民族將領,卻也使得安祿山得以長期控制河北,最終爲“安史之亂”的爆發埋下了隱患。

安祿山拜楊玉環爲養母,目的便是獲取寵信、攫取權力

安祿山此人極善於心計,雖然其獲得張守珪重用不無英勇善戰的本事,但同樣善於巴結上司,甚至不惜拜張守珪爲義父,從而憑藉張守珪的信任,在開元二十八年(750年)時便升任平盧兵馬使,又通過賄賂各級官員而屢受好評。

之後,他更是充分發揮自己的演技,他充分利用自己的胡人身份,對朝廷展現出一個未經開化的野蠻人形象,使得唐玄宗對其的印象總停留在淳樸、憨厚、簡單上,從而受到唐玄宗的重用,在天寶元年(742年)時被任命爲代理御史中丞、平盧節度使,兩年後又兼任范陽節度使。

安祿山爲何要認楊貴妃爲養母?他這麼做的目的是什麼 第2張

正所謂“朝中有人好做官”,安祿山爲了獲取更大的權力,在得知楊貴妃獨寵後宮之後,便想到了走“後宮路線”。有了張守珪這個“前車之鑑”,安祿山便故伎重施的請求爲楊貴妃的養子,而唐玄宗由於被他的外表所欺騙,毫無防備的便同意了。之後,安祿山每次進宮朝見唐玄宗都先拜望楊貴妃,唐玄宗覺得奇怪就問原因,安祿山回答說“蕃人先母后父”,唐玄宗聽後不僅沒有怪罪他,反而再度被他的憨直所打動,甚至命令楊銛以下的楊家兄妹與安祿山結爲兄弟姐妹。

爲了討好楊貴妃,安祿山簡直堪稱無所不用其極。天寶十年(751年),安祿山過生日,唐玄宗和楊貴妃不僅賞賜了其豐厚的生日禮物,楊貴妃更是在三天後特召安祿山進宮,替他這個“大兒子”舉行洗三儀式。楊貴妃讓人把安祿山當做嬰兒放在大澡盆中,爲他洗澡,洗完澡後,又用錦繡料子特製的大襁褓,包裹住安祿山,讓宮女們把他放在一個彩轎上擡着,在後宮花園中轉來轉去,口呼“祿兒、祿兒”嬉戲取樂,歡呼動地。

安祿山爲何要認楊貴妃爲養母?他這麼做的目的是什麼 第3張

唐玄宗派人詢問,報雲“貴妃與祿山作三曰洗兒,洗了又繃祿山,是以歡笑。”這也勾起了唐玄宗的童心,於是欣然前往,極樂而罷。從此宮中都稱呼安祿山爲“祿兒”,出入來去儘自由。一個300斤的大胖子,被人稱作“祿兒”,想想都讓人打寒顫。

正是由於搭上了楊貴妃這條線,使得安祿山與唐玄宗、楊貴妃之間的關係更進一步,早已經超出了普通臣子的寵信程度,不僅使得朝廷對他始終沒有懷疑,權力更是迅速膨脹。例如天寶十年(751年)時,安祿山請求兼任河東節度使,唐玄宗想也不想的便答應了,這豈是一個臣子能夠享受到的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