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風雲人物 > 帝王將相 > 海蘭察與和珅有什麼恩怨?他爲什麼能位列紫光閣?

海蘭察與和珅有什麼恩怨?他爲什麼能位列紫光閣?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4.31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今天小編來說說海蘭察的故事。

乾隆一朝,出了不少著名將領,他們都是少年英才,青年立功,中年成爲肱骨。

看延禧攻略,大家應該對海蘭察非常熟悉:一個拉好感的配角,存在感不是那麼強,卻有極正的三觀,總能給予輔助。與魏瓔珞的好朋友明玉互相喜歡,但隨着明玉自殺身亡,他也開始拋棄曾經純真簡單的模樣,沉穩的投入到事業中去。

事實上,海蘭查此人在清代非常著名,可謂乾隆朝第一猛將,武力猛,性格也猛。

根據記載,海蘭察世世代代居住在今天的黑龍江布特哈阿倫河流域,是典型的爽朗東北人。年齡並沒有詳細描述,只知道乾隆二十年開始,一點點參與到對準噶爾的軍務中。按照貴族25歲出仕來算,他應該比乾隆小十幾歲,與傅恆是同時代人物。

海蘭察與和珅有什麼恩怨?他爲什麼能位列紫光閣?

海蘭察非常幸運,所處的時代正趕上弘曆銳意進取,發動大型戰爭的時候,同時,他又剛好打了勝仗,是許許多多的勝仗。

第一次南征,反軍首領落敗逃走,海蘭察窮追不捨,生擒。乾隆賜他巴圖魯的稱號,並且提拔爲一等侍衛。

乾隆三十二年,在緬甸戰役中,又創下驚人的記錄:正面戰場殺死敵人三千,伏兵殺敵四百,斬首二百,並且救援了被圍困已久的清軍。 (不得不說,清朝在緬甸有點泥足深陷的意思,打了太久,也損失很多人,其實沒必要拿下那裏的)

乾隆三十五年,國家陷入悲痛之中,因爲著名將領傅恆不幸身亡,死時還不到五十歲。傅恆青年從軍,無論是對準噶爾還是對金川都有着豐富的作戰經驗。而他去世的那一年,金川再次陷入戰火。海蘭察臨危受命,從雲南起兵轉戰四川,與出征的清軍會師。(乾隆朝那麼多戰爭,卻沒有給國家帶來立刻的損失,一個原因就是青年武將多,沒有青黃不接)

海蘭察與和珅有什麼恩怨?他爲什麼能位列紫光閣? 第2張

兩個月下來,海蘭察主動出擊,有所收穫,多次打敗對方頭目。前線緊張激烈,後方乾隆爲大將送去了鼓舞鬥志的獎品:封海蘭察正紅旗蒙古都統。五個月之後,小金川徹底平定。

以上只是海蘭察初現崢嶸的例子,事實上,他的步伐並沒有停歇。由於是名將,又有着老邁之人無法比擬的銳氣,乾隆他別喜歡任用他。縱觀履歷,海蘭察參與的大型戰爭包括:1781年的回族叛亂;1787年的臺灣林爽文反叛;1791年西藏保衛戰。真的是一輩子都在沙場秋點兵,從小打到老。

海蘭察勞苦功高,性格也就傲慢,這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多年曆練,讓他習慣睥睨朝廷內阿諛奉承的人。

歷史記載,有許多人都刻意表示親近,可是除了阿桂,海蘭察誰都看不上眼,和珅幾次想拉攏這個潛力股,但人家任你是軍機大臣,也不搭理。

史書說:海蘭察與和珅終生交惡。

海蘭察與和珅有什麼恩怨?他爲什麼能位列紫光閣? 第3張

這裏還有一段他倆的小過節:乾隆四十六年,回部叛亂,乾隆派和珅擔任軍機大臣前往蘭州督戰。這和珅,並不會領兵打仗,可是紫禁城來自同僚的奉承已經養的他狂妄自大,不想向將領們討教。當時的情況是兵分四路抗敵,唯獨和珅一支落敗,可他自己又不承認,打腫臉充胖子,就將過錯都推給了海蘭察,海蘭察性格直,不想維護和珅的尊嚴,給一口否認了。

其實這場對峙,在清朝整個軍旅生涯不值得一提,但是我們卻可以見到弄臣與武將兩種價值觀的碰撞。

和珅爲了掌握優勢,先發制人,給皇帝寫信告狀,痛陳海蘭察 阿桂在沒有探查敵情之前輕易發兵。很顯然,他把揣摩聖意,抓準時機那一套用在了前線。而海蘭察呢,典型武將思維,問心無愧,就不做辯解。

乾隆當然瞭解,在對和珅的聖旨中寫道“我看阿桂領兵打仗那麼多年,都善始善終,不是你說的那種人。以後海蘭察只聽阿桂的就行,和珅也把事情交接一下回來吧”。

言外之意:你不懂領兵打仗,就別搗亂了。

乾隆五十八年,海蘭察病逝。按照規定,只有戰死沙場的人,纔有資格進入國家準備祠堂,但是因爲海蘭察功勞太大了,乾隆破例一次,將其加入。

清代的紫光閣有專門擺放功臣像的地方,那些經歷過大型戰役,爲國家帶來過巨大功績的人物,都會位列其中,海蘭察當仁不讓。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