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風雲人物 > 帝王將相 > 張蒼爲什麼繼任西漢丞相?他有哪些作爲?

張蒼爲什麼繼任西漢丞相?他有哪些作爲?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1.6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對張蒼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

人生七十古來稀,然而就在2000多年前的秦漢之際,出了兩位年逾百歲的著名人物,一位是南越武王趙佗,一位是漢文帝時期的丞相張蒼。

張蒼是陽武人(今河南省原陽縣),生於戰國末期(公元前256年左右)。文帝前元四年(公元前176年),丞相灌嬰去世,年約80歲的張蒼繼任爲丞相。

張蒼被任命爲丞相,史書未載明原因,結合張蒼履歷及漢初朝政,我認爲有以下幾個原因:

一是功績。在反秦戰爭時期,張蒼就以賓客的身份跟隨沛公攻打南陽。楚漢戰爭時期,張蒼先後擔任過常山郡守、代相、趙相等。漢定天下後,又跟隨高祖平叛燕王臧荼的謀反。更重要的是,在誅滅諸呂后,他和陳平、周勃一起,迎立了文帝。文帝前元四年時,跟隨劉邦南征北戰的功臣宿將大多已死,而長壽的張蒼相對資歷較老,軍功較豐。

二是職位。高祖時期,張蒼就擔任計相,輔助相國蕭何負責管理郡國考覈、審計等事務。呂后崩逝後,他擔任御史大夫,位列三公。文帝任命灌嬰爲丞相後,不再設立太尉,所以,張蒼在大臣中的的地位,僅次於灌嬰。由御史大夫入相是依次升遷,是承平時代下政治穩定和制度化的表現。

張蒼爲什麼繼任西漢丞相?他有哪些作爲?

三是才能。他早年在荀子門下學習,與李斯、韓非等師出同門。他本來就非常喜歡讀書,在秦朝時擔任柱下史和御史,掌管宮中的各種文書檔案,使他得以遍覽羣書,精進學問。他通曉經學,是《左氏春秋》的主要傳承人;他擅長曆法,在漢初緒正律歷;他精通算術,修訂了《九章算術》;他音樂造詣很高,尤其擅長吹笛,甚至超過宮廷樂人的水準。他擔任漢王朝計相、諸侯國相二十餘年,在政治上也非常成熟。所以,他才能上很適合丞相之職。

四是身份。張蒼是功臣集團之一員,任他爲相,符合漢初“非功不侯,非侯不相”的傳承製度,撫慰了在當時勢力依然強大的功臣集團,有利於政局穩定。但張蒼又不同於周勃等攻城掠地的武將,他在軍隊中的影響很小,身處丞相之高位,也不會對皇權形成大的威脅。他身上具有士吏和儒生的特質,可以調合老資歷的功臣集團與新晉的賢能之士之間的矛盾。

張蒼任丞相十五年之久,是文帝朝擔任丞相時間最長的。但史書上對他擔任丞相期間的記載很少,他的政績似乎配不上太史公對他“爲漢名相”的稱讚。這是因爲當時的政治崇尚“清淨無爲”,總的治國理念是於民休養生息。在這樣的治國理念之下,因循既定章法,使民安居樂業就是有所作爲,而張蒼可以說是大有作爲。

一、初爲章程。《太史公自序》中言“漢興,蕭何次律令,韓信申軍法,張蒼爲章程,叔孫通定禮儀。”這裏的章程是指音律、曆法和度量衡等。張蒼在這些方面爲天下訂立了標準,可以說,在鞏固漢初政權方面,張蒼與蕭何、韓信一樣厥功甚偉。初爲章程,正是進行了經濟制度上的建設,使得社會可以“循規蹈矩”地向前發展。文帝時期經濟作物的種植擴展、紡織業發展以及工商業興盛,都同經濟制度的建設密不可分。

二、廢除肉刑。漢文帝最被後世稱頌的功績之一,就是廢除肉刑。文帝十三年,時任齊國太倉令的淳于意因犯罪,被押解到長安處以肉刑,他的小女兒緹縈寫了一份陳情書上丞漢文帝。漢文帝看過之後大受感動,於是下詔廢除肉刑。此詔得到丞相張蒼等一班大臣的認同,立即按照詔書要求,提出改革方案,在改革方案中,他還開創性地規定了服刑期限,這對後世刑法制度影響深遠。

張蒼爲什麼繼任西漢丞相?他有哪些作爲? 第2張

但在文帝后元二年,他卻被免相,免相的原因有二:一是薦人不德,一是治歷不明。

我們先來看薦人不德。《史記張丞相列傳》記載,張蒼曾保舉某人作中侯官,但這個人利用不正當手段大謀私利,皇帝就此責問張蒼,張蒼就告病退職了。張蒼薦舉的這個人,史書不載名姓,可見並非大奸大惡之人;中侯官不是高官顯爵,非法謀私也不是大案要案,交由廷尉依法辦理就行,追究丞相的薦舉之責似乎小題大做。而面對文帝的責問,張蒼自我檢討一番就行,就此辭去相位,似乎更不合情理。因此,我認爲薦人不德絕不是張蒼罷相的主要原因。

再來看治歷不明。文帝十四年,魯國有個叫公孫臣的,他上書給皇帝,說漢朝屬於土德,其徵兆是不久將要有黃龍出現。皇帝下詔把此議交給張蒼審鑑,張蒼認爲並非這樣,罷黜了公孫臣。一年之後,黃龍果然出現在天水郡的成紀縣,於是文帝就把公孫臣召到了朝廷,並任命他爲博士,讓他負責草擬順應土德的歷法制度,同時改定元年。丞相張蒼也因此被貶斥。

改正朔在封建社會確實是非常重要的大事情。張蒼在漢初即緒正律歷,以高祖十月始至霸上,而秦時本以十月爲歲首,所以因承秦制,以爲水德,尚黑如故。國爲駁斥公孫臣的異說,使他和文帝產生大的分歧,張蒼由此自絀,謝病稱老,似乎合情合理。

但這裏有個問題,“黃龍見成紀”發生在文帝前元十五年,而張蒼罷相在文帝后元二年,若因治歷不明而罷相,爲何相隔了近三年時間?

張蒼罷相發生在文帝改元一年多之後,如果仔細分析文帝改元前後發生的重大事件,我們會發現,張蒼罷相決不是因爲一件事,而是新舊政治勢力之間鬥爭的結果。

張蒼爲什麼繼任西漢丞相?他有哪些作爲? 第3張

上文提到的公孫臣是政權新貴之一,緊接着登場的方士新垣平也是。新垣平以望氣見文帝,屢獻祥瑞,文帝藉以立祠郊祀,封禪改元,想要開創新的政治局面。但新垣平的所作所爲很快就引起了朝中大臣的強烈不滿,最終被人揭發弄虛作假,夷滅三族。

其實除了公孫臣和新垣平,當時文帝的周圍已經聚集了一大批非功臣集團出身的博士。十五年九月,文帝頒發求賢令,要求有司、諸侯王、三公九卿及主郡吏,舉薦“明於國家之大體、通於人事之終始及能直言極諫者”,這些被舉薦的賢能之士,逐漸成爲西漢官僚之一員。這對以張蒼爲代表的功臣集團是很大的挑戰,新舊政治勢力之間激烈衝突,最終在文帝的主導下,以張蒼的罷相而落下帷幕。從此,功臣集團的勢力不斷衰落,以士吏、儒生爲代表的新的政治勢力,逐漸在漢王朝的官僚體制下,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