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風雲人物 > 帝王將相 > 三國時期的潁川“四大名士”分別是哪些人?最後是什麼結局?

三國時期的潁川“四大名士”分別是哪些人?最後是什麼結局?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1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東漢末年,當時的潁川士族集團赫赫有名,從潁川誕生了許多的名士都成爲了曹操手下著名謀士。這是很多讀者都比較關心的問題,接下來各位讀者就和小編一起來了解吧!

潁川郡,以潁水得名,治所在陽翟(今河南禹州市)。對此,司馬遷在《史記·秦始皇本紀》中記載:“十七年,內史騰攻韓,得韓王安,盡納其地,以其地爲郡,命曰潁川。”範圍大致包括今天河南省的許昌市、平頂山市、漯河市、禹州市、登封市、長葛市等地,轄12縣:許縣(今許昌市)、陽翟縣(今禹州市)、長社縣(今長葛市)、鄢陵縣、襄城縣等。潁川郡,在古代歷史上一直是大郡,自設立以後長期是京師之外人口最多,最爲繁華的地方,因此也是人才輩出之地。

在漢末三國時期,潁川“四大名士”指的是出自該地區的四位謀士。彼時,這四位謀士都被曹操收入麾下,你都知道嗎?

三國時期的潁川“四大名士”分別是哪些人?最後是什麼結局?

一、趙儼

趙儼(171~245年),字伯然,潁川陽翟(今河南禹州市)。東漢末年潁川“四大名士”之一,三國時期魏國名臣。

陳壽在《三國志》中記載:初,儼與同郡辛毗、陳羣、杜襲並知名,號曰辛、陳、杜、趙。

因此,按照《三國志》的記載,趙儼和辛毗、陳羣、杜襲並稱爲潁川四大名士。

公元197年(建安二年),趙儼二十七歲,帶着老弱家小投奔曹操,曹操上表漢獻帝,任命趙儼爲朗陵縣(今河南確山南)的縣令。公元208年(建安十三年),曹操征討荊州,派趙儼兼任章陵太守,並提升他爲都督護軍,監領于禁、張遼、張郃、朱靈、李典、路招、馮楷七路人馬。後又擔任丞相主簿,調任扶風太守。

公元220年(建安二十五年),曹操去世後,曹丕即位,趙儼官居侍中。不久,曹丕任命他爲駙馬都尉,兼任河東太守、典農中郎將。公元226年(黃初七年),曹丕駕崩後,曹叡即位,晉封趙儼爲都鄉侯,食邑六百戶。公元243年(正始四年),趙儼因年老多病請求返回京師。於是被徵召爲驃騎將軍,升任司空。對於司空這一官職,位列曹魏三公之一。從這一角度來看,趙儼在曹魏已經是位極人臣了,比如司馬懿曾經擔任的太尉,也是三公之一。公元245年(正始六年),趙儼去世,享年七十五歲,諡號穆侯,其子趙亭繼承爵位。

二、辛毗

辛毗(?~235年),字佐治,潁川郡陽翟縣(今河南省禹州市)人。漢末三國時期曹魏大臣。

初平年間,袁紹起兵反董卓,辛毗(pí)與哥哥辛評,一起投靠袁紹。建安八年(203年),袁譚被袁尚打敗,困守平原郡(今山東平原縣南),走投無路之際,採納謀士的建議,派辛毗爲使者,向世仇曹操請降。曹操久聞陽翟名士辛毗之名,就乘機將辛毗留在自己帳下。自此開始,辛毗成爲曹操麾下的謀士。

三國時期的潁川“四大名士”分別是哪些人?最後是什麼結局? 第2張

建安十年(205年),曹操消滅了袁譚,袁尚、袁熙率殘部逃往烏桓,河北納入了曹操的勢力範圍。對於曹操來說,器重辛毗的才幹,上表朝廷,拜辛毗爲議郎,兼任侍中。

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曹操病逝,太子曹丕繼位爲魏王。魏王侍中、漢丞相長史辛毗聯絡羣臣上書曹丕,勸他代漢稱帝。曹丕早有此意,不久就威逼漢獻帝退位。曹丕建立曹魏,辛毗也因此被賜爵爲關內侯,任侍中之職。值得注意的是,在曹操還沒有冊立太子的時候,辛毗支持曹操冊立長子爲太子。而這,意味着在曹丕和曹植之間,辛毗是堅定支持前者的。所以,曹丕登基稱帝之後,辛毗的仕途更是平步青雲了。

魏明帝即位,辛毗晉封潁鄉侯,擔任衛尉卿。曹魏青龍三年,辛毗病逝上,諡號爲肅,配享魏文帝廟庭。

三、陳羣

陳羣(?-237年2月7日),字長文。潁川郡許昌縣(今河南許昌東)人。三國時期著名謀士、曹魏重臣,魏晉南北朝選官制度“九品中正制”和曹魏律令《魏律》的主要創始人。東漢太丘長陳寔之孫、大鴻臚陳紀之子。

在東漢末年,陳羣出身名門望族潁川陳氏,早年被劉備闢爲豫州別駕。不過,需要注意的是,陳羣和劉備之間的交集,是比較短暫的。曹操入主徐州時,陳羣被闢爲司空西曹掾屬。自此之後,陳羣就被曹操納入麾下了。曹操封魏公時,陳羣任魏國的御史中丞。封昌武亭侯。曹魏建立後,陳羣歷任尚書令、鎮軍大將軍、中護軍、錄尚書事。從官職上來看,陳羣相當於魏國的宰相了。

魏文帝曹丕駕崩後,陳羣受詔輔政,和司馬懿、曹真、曹休一起成爲託孤大臣。曹叡即位,陳羣任司空、錄尚書事,累封潁陰侯。青龍四年十二月(237年2月),陳羣病逝,諡號“靖”。正始四年(243年),陳羣配享曹操廟庭。

三國時期的潁川“四大名士”分別是哪些人?最後是什麼結局? 第3張

四、杜襲

最後,根據《三國志》等史料的記載,杜襲(生卒年不詳),字子緒,潁川郡定陵縣(今河南省襄城縣)人。三國時期魏國官吏,東漢末年潁川“四大名士”之一,濟陰太守杜根的孫子。建安元年(196年),曹操迎接漢獻帝劉協建都許昌。杜襲逃回故鄉,曹操任命他爲西鄂縣的縣令。自此之後,杜襲爲曹操效力,立下了不少功勞。

建安六年(201年),荊州牧劉表派步騎一萬人攻西鄂縣,杜襲於是召集所有擔負守城的官吏百姓共五十多人,和他們訂立誓約。雖然杜襲偏向於一位謀士,不過,在這場以少對多的戰役中,杜襲卻身先士卒,親自拿着弓箭和石塊,帶領他們合力拼殺。後來,杜襲又獲荀彧推薦,被任爲丞相軍祭酒。建安二十年(215年),杜襲改領丞相長史,隨同曹操征伐盤踞漢中的張魯。

延康元年(220年),曹操去世後,曹丕繼位魏王,賜杜襲爵關內侯。同年,曹丕代漢稱帝,又任命杜襲爲督軍糧御史,封武平亭侯。後又先後任督軍糧執法和入朝任尚書。太和元年(227年),魏明帝曹叡繼位,進封平陽鄉侯。次年,蜀漢丞相諸葛亮北伐中原,大將軍曹真領兵抵抗,並遷杜襲爲大將軍軍師。因此,對於曹真這位大將軍,也需要杜襲這位謀士的輔佐,所以讓他擔任軍師這一官職。太和五年(231年),曹真逝世,由司馬懿接替,杜襲亦轉任其軍師。後來因爲年齡較大的緣故,杜襲稱病回朝。不久之後,杜襲去世,曹操朝廷追贈少府,諡號定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