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風雲人物 > 帝王將相 > 歷史上管仲與齊桓公的關係怎麼樣?他們是如何拯救齊國的?

歷史上管仲與齊桓公的關係怎麼樣?他們是如何拯救齊國的?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2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齊國是中國歷史上從西周到春秋戰國時期的一個諸侯國。跟着小編一起探尋。

管仲與齊桓公的配合,經常拿來跟唐太宗與魏徵的關係來類比,他們都是中國最好君臣關係的典範。

歷史上管仲與齊桓公的關係怎麼樣?他們是如何拯救齊國的?

但把這兩組人放在一起,會讓人產生一種誤解,以爲他們是差不多類型的人,但實際上這對君臣完全跟大家想象中的不一樣。

我們印象中,李世民和魏徵,君是好君,臣也是好臣,他們兩個放在一起,是典型的一加一大於二的典型。

但管仲和齊桓公,則完全是另一番景象,一個是典型的額失敗者,靠着關係上位,一個是喜歡享樂的君主,完全不想管國家大事,這樣一對組合在一起,爲什麼擦出了春秋時代的第一場大火呢?

沒有總理命的總理

管仲現在當然是名揚天下的人物,是中國歷代宰相的模範代表,但是你如果恰好跟管仲生活在同一時代,你肯定會對他避之不及,因爲這個人實在太衰了。

管仲祖上也是周王室後人,但周王室到處分封天下,所以這個跟阿Q說的我也曾經闊過是一個道理,連炫耀的資本都算不上。

管仲出生的時候,家庭已經很破落了,爲了生存管仲做過很多事,跟鮑叔牙一起經商,結果賠了,去當兵結果是當了個逃兵,幾次想要求個官做,結果卻處處碰壁。

最後觀衆決定賭一把,跟着公子糾混了,按理說能做一國公子的部下,總算還不出,爲什麼說這是賭一把呢。

因爲這個公子糾是流亡咋國外的,東周歷史上經常有這種情況,國家內亂或這通過非正常途徑上臺的,那些失敗的公子們,動不動就逃走,一方面是爲了保命,另一方面是爲了伺機回到國內,東山再起。

歷史上管仲與齊桓公的關係怎麼樣?他們是如何拯救齊國的? 第2張

這一次鮑叔牙沒有再跟管仲一起,他選擇的是公子小白,估計是感覺管仲這個人運氣實在實在運氣實在不怎麼好,跟着流亡公子這事,風險太大,

事實證明管仲的運氣的確是很差勁,這一次他又一次跟錯了人,在和公子小白的競爭中,管仲支持的公子糾落敗,更慘的是,管仲還親自射了公子小白一箭,也就是後來的齊桓公。

按理說,公子小白做了齊桓公,管仲這輩子算是徹底沒希望了,本來就是個徹底的失敗者,現在又差點殺死國君,能在齊國活着就已經很不錯了。

不讀書的好處

管仲這前半生,啥事都沒辦成,但唯一的就是交到了一個好朋友,鮑叔牙,作爲新任國君,齊桓公要選一個國家總理,結果這個鮑叔牙就強烈推薦了管仲。

這說明什麼,說明齊桓公大度,還是說明齊桓公慧眼識人,真實的答案可能很殘酷,齊桓公本質上就是個很容易輕信身邊人的憨瓜。

一個此前做啥都不行的人,居然提拔他當國家總理,除了鮑叔牙作爲流亡人員跟着他之外,實在想不出還有什麼合理理由,當齊桓公的運氣超級好,管仲在這個崗位上,突然間就如魚得水,幹出來輝煌的成績。

中國自從秦始皇之後,就是百代皆秦制了,但是在春秋戰國的時候,中國的發展模式,是存在着各種可能性,比如說管仲治理下的齊國,就是一個以商業立國的國家。

管仲此前經商不行,但經商的經驗和長期的走南闖北,讓他接觸了大量的人,對底層的商業邏輯非常清楚,管仲治理齊國有一天非常明確的搞錢邏輯。

稅收方面,管仲已經摸到了稅收的祕籍,那就是拔最多的鵝毛,聽最少的鵝叫,對鹽徵稅,甚至是直接控制食鹽的銷售,單是這一項,就讓齊國成了春秋時代最先富裕起來的國家。

而且管仲非常有商業頭腦,歡迎天下人來齊國做生意,只要能把生意做大,稍微收點稅,就能賺得盆滿鉢滿了。

爲了搞好經商環境,管仲還營造了中國最早的妓院,管仲這個無意的舉措,居然讓他變成了後來妓女的祖師爺,這恐怕會讓管仲哭笑不得。

歷史上管仲與齊桓公的關係怎麼樣?他們是如何拯救齊國的? 第3張

有錢了,國力上去了,很容易有想法搞點別的,於是有戰略眼光的管仲,破天荒地提出了尊王攘夷的口號,讓齊桓公做起了諸侯的大哥,帶着小弟們一起尊奉周天子,同時去打那些蠻夷。

甩手展櫃齊桓公

明朝的末代皇帝崇禎,臨死之前依然充滿了不解和憤怒,他認爲自己的已經足夠努力,都是這幫大臣不給力,作爲皇帝崇禎的確是已經盡力了,讓他做末代皇帝,確實是命運給他開的一個玩笑。

相比之下,齊桓公的運氣要好得太多,有了管仲之後,當起了甩手掌櫃,自己啥也不管,貪財好色,吃喝玩樂樣樣俱全,照樣能成爲春秋第一霸。

可惜的是,這個春秋第一霸的落幕有點慘,事實證明齊桓公真的是容易輕信他人,自己也基本上沒啥判斷力。

管仲一死,齊國就開始走下坡路,內政弄得的是一團糟,更慘的是,自己接班人的問題沒有處理好,弄得死了都沒人收屍,屍體裏都爬出來蛆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