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風雲人物 > 帝王將相 > 宋孝宗趙昚:南宋第二位皇帝,他有哪些相關軼事典故?

宋孝宗趙昚:南宋第二位皇帝,他有哪些相關軼事典故?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3.1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趙昚,即宋孝宗,初名趙伯琮,後改名趙瑗,賜名趙瑋,字元永,宋太祖趙匡胤七世孫,宋高宗趙構養子,宋朝第十一位皇帝、南宋第二位皇帝,在位共27年,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了相關內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紹興二年(1132年),被高宗選中育於宮中。162年,宋高宗讓位於趙昚,使宋朝再次回到宋太祖一系。趙昚在位時,替岳飛平反,啓用主戰派大臣,銳意收復中原。他在內政上加強集權,整頓吏治,重視農業生產,形成“乾淳之治”,被後世認爲是南宋最有作爲的皇帝。1194年,趙昚崩逝,年68歲,累諡號紹統同道冠德昭功哲文神武明聖成孝皇帝,廟號孝宗,葬於永阜陵。

人物生平

養育宮中

靖康二年(1127年)十一月二十七日,趙伯琮(後改名趙昚)出生於秀州(今浙江嘉興)青杉閘的官舍。他是宋太祖趙匡胤的七世孫。

紹興二年(1132年),六歲的趙伯琮幸運地被失去生育能力的宋高宗趙構選中,養育於宮中。

紹興三年(1133年)二月,趙伯琮被授爲和州防禦使,改名趙瑗。紹興五年(1135年)五月,被授爲保慶軍節度使,封建國公。紹興十二年(1142年)正月,加檢校少保,封普安郡王。紹興十七年(1147年)六月,任常德軍節度使。

紹興三十年(1160年)二月二十四日,趙瑗被立爲皇子,改名趙瑋。二十七日,被授爲寧國軍節度使、開府儀同三司,進封爲建王。

紹興三十一年(1161年),金帝完顏亮南侵,朝中多數大臣主張逃跑,時年三十五歲的趙瑋主動上書,請求領兵與金軍決戰。但經老師史浩的提醒,趙瑋爲了避免高宗疑心,再次上書,請求在趙構親征時隨駕保護,以表孝心與忠心。

宋孝宗趙昚:南宋第二位皇帝,他有哪些相關軼事典故?

即位施政

紹興三十二年(1162年)五月二十八日,趙瑋被立爲皇太子,改名爲趙眘。六月,趙構御筆,賜趙昚的字爲元永,以“倦勤”而想多休養爲由,傳位給趙昚,是爲宋孝宗。趙構自稱太上皇帝。從此,宋朝皇位又回到了太祖趙匡胤一系。據傳,趙構早有禪位之意,曾經告訴過趙昚,趙昚流着淚堅決一再推辭,適逢邊事爆發沒有結果。同年七月,趙昚在即位後的第二個月,頒佈手諭,召主戰派老將張浚入朝,共商恢復河山的大計。並且接受史浩的建議,下詔爲名將岳飛冤獄平反,追復其原官,赦還岳飛被流放的家屬。除此之外,趙昚還逐漸開始爲被貶謫和罷免的主戰派大臣平反覆官。他重用主戰派,積極備戰。

隆興元年(1163年)五月,趙昚任命張浚爲北伐主帥,展開隆興北伐。宋軍於一月之內恢復靈壁、虹縣和宿州等地,威懾中原。後在金軍優勢兵力的反攻下,宋軍主將不和,軍心渙散,撤兵符離時遭到金兵的追截,損失慘重,只好再次與金國達成和議,史稱“隆興和議”,又名“乾道之盟”。和議主要規定:宋朝皇帝對金朝皇帝改稱臣爲稱侄;改“歲貢”稱“歲幣”,並將“紹興和議”商議的銀、絹各減五萬,爲二十萬兩、匹;南宋割唐(今河南唐河)、鄧(今河南鄧州東)、海(今江蘇連雲港)、泗(今江蘇盱眙北)四州外,再割商(今陝西商縣)、秦(今甘肅天水)二州予金國。隆興和議之後,宋、金兩國維持了四十多年的和平。

隆興北伐失敗後,趙昚在內外政策上都轉向平穩,南宋朝廷又陶醉在了“中外無事”、偏安一隅的昇平景象之中。當時社會民生富庶、人民安居樂業、呈現政治繁榮的局面。南宋政府重視生產,勸課農桑,興修水利,民和俗靜,家給人足,牛馬遍野,餘糧委田,出現了天下康寧的昇平景象。史稱“乾淳之治”。

宋孝宗趙昚:南宋第二位皇帝,他有哪些相關軼事典故? 第2張

內禪皇位

淳熙十四年(1187年)十月,趙構崩於德壽宮中,趙昚聽聞後失聲痛哭,兩天不能進食,又表示要服喪三年。趙昚爲了服喪,讓太子趙惇參與政事。

淳熙十六年二月初二(1189年2月18日),趙昚禪位於趙惇,趙惇即爲宋光宗。趙昚自稱太上皇,閒居慈福宮,後改名重華宮。羣臣爲其上尊號爲壽皇聖帝,趙昚繼續爲趙構服喪。

染病逝世

紹熙五年(1194年)五月初二,趙昚患病。六月初九(6月28日),趙昚在重華殿逝世,終年六十八歲。十月二十九日,羣臣上諡號爲哲文神武成孝皇帝,廟號孝宗。十一月二十八日,暫時攢於會稽府永阜陵。十二月十八日,附祭於太廟。

慶元三年(1197年)十一月初二,宋寧宗趙擴加趙昚諡號爲紹統同道冠德昭功哲文神武明聖成孝皇帝。

宋孝宗趙昚:南宋第二位皇帝,他有哪些相關軼事典故? 第3張

軼事典故

安然登樓

佛宇掛鐘的合,多是空的,大概是想聲音能夠清徹。趙昚小時候偶然來到郡城內外真如寺秀州,登上鐘樓遊戲,而和尚們先用葦藤覆蓋空處,錯踩在上面,於是掉了下來。旁觀的人,慌亂無措,趕快去看的,趙昚卻坐着,沒有一點害怕的樣子。這與那些史書所載宋太祖年輕時人馬都掉落在汴城樓上一樣。

不貪美色

趙眘被養在宮中將近二十年,卻一直未被確定太子的名分。直到韋太后死去,高宗給兩位準繼承人每人送去美女十名,過了一陣又把她們召回。經過檢查,發現給趙琢的那十個都已經不是處女,而給趙眘的那十個依舊都是完璧(趙眘是聽從了老師史浩的意見)。於是,最終趙眘確立了皇太子地位。

爲人節儉

趙昚以身作則、崇尚節儉,史稱他“性恭儉”,高宗趙構稱讚他“勤儉過於古帝王”。 [8] 趙昚即位之初,就不肯用樂。他日常生活的花費很少,常穿舊衣服,不大興土木。平時也很少賞賜大臣,宮中的收入多年都沒有動用,以至於內庫穿錢幣的繩索都腐爛了。趙昚認爲“我其他沒有太大的作爲,只是能夠節儉。”他經常告訴身邊的士大夫:“士大夫是風俗的表率,應該修養自己的德行,以教化風俗。”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