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風雲人物 > 帝王將相 > 韓信作爲將軍手裏有數十萬軍隊 韓信爲何沒有自立

韓信作爲將軍手裏有數十萬軍隊 韓信爲何沒有自立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1.6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還不瞭解:韓信和漢朝的讀者,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着往下看吧~韓信手握數十萬大軍,爲何始終不敢叛漢?

韓信說,劉邦既給我衣又送我食,對我恩重如山,我如果不聽人家的話,豈不是太不厚道!這也是成語“解衣推食”的由來。但看看日後劉邦是怎麼對待韓信的,就瞭解韓信的臉有多疼了。

韓信作爲將軍手裏有數十萬軍隊 韓信爲何沒有自立

韓信、劉邦劇照

韓信這句話的時候,對面站着的是一個名叫武涉的人,他是項羽派來的一個說客。

項羽先兵後禮,第一次向韓信低頭

韓信打下齊國之後,項羽感到了害怕,因爲齊國毗鄰西楚國,如同它的後院,如果韓信放火,後果就很嚴重,可不是項羽無家可歸那麼簡單,在戰略上就輸了,而且也沒有挽回的餘地。

介於形勢嚴峻,項羽便派大將龍且去阻擊韓信,那怕是將韓信摁在原地不動,這樣他就可以專心致志地對付劉邦那條老泥鰍了。可是龍且不是項羽期待的龍,到齊國就變成了一條蟲,二十多萬楚齊聯軍陪他在濰水一戰中殉了葬。最重要的是,當時龍且帶走了項羽一半的家當,所以項羽才感到了後背發涼,用一個恰當的詞形容——震恐。力拔山兮氣蓋世,楚霸王怕過誰,這次真怕了。

怎麼辦呢?從來沒有向人低過頭的項羽放下姿態,玩起了橄欖枝,派武涉去說服韓信。衆所周知,韓信曾是項羽的執戟郎中,也就是站在帳外放哨的保安,所以項羽認爲,看在舊日交情份兒上,說服韓信也不會全是幻想。

武涉向韓信傳達了項羽的精神:要麼歸楚,或者中立。中立其實就是自立爲王,與劉邦、項羽平起平坐,既不幫項羽,也不助劉邦。如果韓信歸楚,劉邦肯定死的時候連褲子都沒得穿。如果韓信自立,那麼項羽就可以從廣武澗脫身,然後平分天下,形成一個三足鼎立的局面。

其實項羽明白,韓信歸楚的可能性不大,但保持中立的可能性還是有的。道理很簡單,韓信中立就能現實利益的最大化。好比是分蛋糕,韓信就可以與項羽和劉邦坐一塊兒,用手裏的刀切去自己想要的一塊兒。如果韓信繼續爲劉邦效力,那麼他就喪失了分蛋糕的主動權,到時劉邦想給他多少就是多少。這個道理韓信自然明白,除非他的腦子進了水。可是,最終韓信選擇的是從劉邦手裏接蛋糕,讓武涉乘興而來,敗興而歸。

韓信作爲將軍手裏有數十萬軍隊 韓信爲何沒有自立 第2張

拒絕項羽,就是向劉邦宣示忠誠,但結局卻打了韓信的臉

自從打敗項羽之後,韓信就像是一猴子,被劉邦牽着在大街上耍。他先是被劉邦奪去齊王之位,然後改封楚王,半年之後又被奪了王位,改封了淮陰侯。拜相封侯,是多少人夢寐以求的事情,但韓信封侯意味着徹底涼涼,因爲劉邦沒有把他放回淮陰縣封地,而是“供養”在了京城長安。劉邦的意思就是,如果給韓信自由,那麼就等於縱虎歸山。

劉邦的作法讓韓信很失望,所以韓信的餘生必然在憤懣中渡過,要麼稱病不朝,要麼滿腹牢騷。但對於劉邦來說,即便韓信龍游淺水,虎落平陽,還是不能讓他放心,於是便授意夫人呂后將他處死。呂后的表演很完美,最後還給韓信扣上了一頂“謀反”的帽子,讓三族陪着殉葬。

關於韓信謀反與否,史學界一直存有爭議

認爲沒有謀反,理由是他沒有做這件事情的能量,垂死掙扎也沒意義。認爲謀反確鑿,理由是他被逼得走投無路,想孤注一擲,其能力本就不能小覷,或者還真能別開生面。關於謀反成功的機率有多大,代價有多大,其實韓信心裏也應該有本賬算,明智的人不會白白賠上家人的性命。

不管怎麼說,韓信不甘心自己死的那麼窩囊,他在臨死前感嘆說:“悔不用剻徹(爲避武帝劉徹諱,被後世改稱剻通)之計,乃爲兒女子所詐,豈非天哉!”什麼意思呢?就是說,我真後悔當初沒有聽剻徹的計謀,到頭來被蕭何與呂后兩個小人算計,看來這是意呀!如果當時韓信真的打算謀反,他說這句話又有什麼意義呢?可見呂后的定罪,有待商榷。

韓信作爲將軍手裏有數十萬軍隊 韓信爲何沒有自立 第3張

剻徹之計與武涉之言類同,只不過剻徹的話要比武涉講得透徹

剻徹是一位縱橫家,看問題的角度很有前瞻性,而且功利心也強,所以做爲謀士,成就韓信也等於成就他自己。剻徹對韓信說,看君面相不過封侯,摸君後背,貴不可言。所謂“背”,就是指背叛劉邦。

剻徹的依據之一是,韓信與劉邦的關係不會長久下去,最終會落一個“兔死狗烹”的下場。爲此,剻徹還舉了兩個例子,一個是文仲與越王勾踐,一個是張耳與陳餘。剻徹說,論你對劉邦的功勞,可以與文仲助勾踐復國相提並論,但勾踐殺文仲眼睛都不眨一下。論你與劉邦的交情,比不過張耳與陳餘,他們二人曾經是“刎頸之交”,到頭來反目成仇,你死我活,水火不容。

依據之二是,如果自立,可以輕鬆拿下燕趙兩國,持半壁江山,擁雄兵數十萬,到時候不僅能叫板劉邦與項羽,而且還能調停他們之間的矛盾,讓他們聽從安排,劃界而治,總之就是執天下之牛耳,三國鼎立,韓信爲尊。

剻徹苦口婆心,但韓信的態度依舊沒有改變,嘴裏一堆只爲報漢王大恩云云。剻徹說不動韓信,轉而裝瘋扮傻,亡命天涯,因爲他已經預見了韓信的將來,也預見了韓信會把他賣了。果然,劉邦回來後問呂后,韓信臨死前說了什麼。呂后:悔不聽剻徹之計!劉邦:綁那個辯士來!結果:剻徹至,險被烹。

韓信作爲將軍手裏有數十萬軍隊 韓信爲何沒有自立 第4張

那麼,當初韓信手握數十萬大軍,控制一半疆土,爲什麼不背叛劉邦而自立呢?

其實這個問題讓很多後人糾結不已,有絕大多數人認爲,韓信能做到,關鍵是沒有去做。的確,秦末漢初這個階段,稱王自立是一件很時髦的事情,畢竟“秦失其鹿,羣雄逐之”,那怕是搶到一條鹿腿。所以,自立稱王,如火如荼,前赴後繼,你爭我搶。

首先是楚王陳勝帶出了一批王,比如假王吳廣、齊王田儋、趙王武臣、燕王韓廣、趙王歇、魏王魏咎、楚王景駒等。

再則是項梁擁立、支持了幾個王,比如楚懷王熊心、韓王成、魏王豹等。

再則就是項羽造出了一堆王,比如漢王劉邦、雍王章邯、塞王司馬欣、翟王董翳、西魏王魏豹、河南王申陽、韓王韓成、殷王司馬卬、代王趙歇、常山王張耳、九江王黥布、衡山王吳芮、臨江王共敖、遼東王韓廣、燕王臧荼、膠東王田市、齊王田都、濟北王田安。

通過上述“封王稱王”現象,可以得出一個結論,那就是“王”有相當大的市場,在人們的潛意識裏,滅掉秦國就是爲了各自稱王稱霸,可見,當時人們的思維還停留在戰國階段。這種思維對韓信來就有一定的借鑑意義,於是我們就可以得出他不背叛劉邦的第一個原因。

第一個原因就是僥倖心理在作祟

打敗項羽之後,韓信本以爲在齊國稱王,高枕無憂,於是興沖沖地回到定陶享受當王的樂趣。可是他的屁股還沒坐穩,劉邦就突然衝入軍營,奪了他的軍權,免去齊王之位。接下來,天下諸侯齊聚定陶,韓信帶頭請劉邦出來當皇帝。劉邦辭讓一番後,樂呵呵地坐上了皇帝寶座。接下來,劉邦分封諸侯:改封韓信爲楚王、衡山王吳芮爲長沙王,封韓王信爲韓王、彭越爲樑王,淮南王英布、趙王張敖、燕王臧荼不變。

韓信作爲將軍手裏有數十萬軍隊 韓信爲何沒有自立 第5張

這個結果對於韓信來說還算滿意,也算是“失之東隅,收之桑榆”了,關鍵是他還能爲當初沒有選擇背叛劉邦而沾沾自喜,因爲這個王得的名正言順,沒有思想包袱。最重要的是,韓信認爲劉邦也在“戰國思維”裏轉圈兒,自己掛了一個皇帝的虛名,將天下分給大家共享。

這時的韓信還會自信一個現實,那就是劉邦不會剝奪他本人,以及其他諸侯王的封國,因爲以他一個人的力量不敢去捅這個馬蜂窩。如此一來,韓信當初的僥倖便變成了現實。結果證明韓信失算了,精明的劉邦使用非常手段,將這些異姓諸侯各個擊破。

韓信不背叛劉邦的第二個原因就是沒有資本

沒有資本就沒有底氣。資本是什麼?不是半壁江山,而是大軍。許多人都有一個錯覺,認爲韓信手裏的數十萬大軍,足矣支撐他做任何想做的事情。其實這些大軍姓劉,不姓韓。熟悉漢史的人都瞭解,劉邦兩次奪了韓信的軍權,一次是在趙國,一次是在齊國,而且都是出其不意地闖入軍營,搶走帥印,直接宣佈解職韓信。還有一次,劉邦派張良去齊國授封韓信爲齊王,張良回來覆命時,順手捎回了韓信的大部分精銳。

劉邦能輕鬆控制韓信,要韓信的命也是易如反掌,說不準那天睡夢中,韓信就丟了腦袋。到此,有人可能會佩服道,劉邦神了。實際上,這個結果一點都不意外,因爲韓信手下的大將都是劉邦的親信,比如灌嬰、曹參、陳豨等等,都是劉邦從沛縣帶出來的兄弟,他們效忠於誰,最明瞭不過。所以,韓信即便想背叛劉邦,首先得過了手下那幫骨幹成員的一關。在駕馭人方面,韓信遠比不了劉邦。劉邦滴水不漏,能隨時抽了韓信的“筯”,所以韓信想來想去,知難而退,於是老老實實地去做了一名打工仔。

韓信作爲將軍手裏有數十萬軍隊 韓信爲何沒有自立 第6張

韓信還有一次與劉邦較量的機會,那就是在楚國爲王的時候。所以也有人說,當時韓信如果起兵,劉邦必敗。事實果真如此嗎?未必。要了解劉邦改封韓信爲楚王時,能給他配多少大軍?韓信在楚國爲王的幾個月時間內,又能招募到多少大軍?

劉邦處處提防韓信,不可能坐視他做大。事實上,劉邦之所抓捕韓信,就是因爲發現了韓信的風吹草動。而所謂的風吹草動,不過是韓信帶着一些士卒巡視縣邑罷了。儘管只是這樣一個小小的舉動,劉邦就受不了了,急匆匆地召集君臣商議對策。最終,陳平獻上一計:借遊雲夢澤之際,誘捕韓信。結果,韓信被輕鬆制服。這樣的好處自然是不起刀兵,免得打草驚蛇,引起其他諸侯的警覺,繼而與韓信聯手。由此可見,並不是劉邦真打不過楚王韓信,而是想用最恰當的方式打。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