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風雲人物 > 帝王將相 > “王官之戰”秦穆公經歷了什麼?爲什麼此後放棄了逐鹿中原?

“王官之戰”秦穆公經歷了什麼?爲什麼此後放棄了逐鹿中原?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1.1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王官之戰”秦穆公經歷了什麼?爲什麼此後放棄了逐鹿中原?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着小編一起看一看。

《左傳》中有關秦晉“王官之戰”的記載如下:

“秦伯伐晉,濟河焚舟,取王官,及郊。晉人不出,遂自茅津濟,封殽屍而還。”

在筆者看來,這一次秦國是鐵了心要出兵攻擊晉國,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爲這一戰是由秦穆公親自掛帥出征的。並且他們剛剛渡河,就焚舟宣誓,表明了此戰不勝不歸的堅決態度。也正因秦軍的士氣高昂,所以他們接連拿下了王官與郊地。

面對秦國如此強烈的求生意志,晉國卻選擇暫時性地避其鋒芒——他們並沒有出兵迎戰。猶記得前一年晉國趙衰還稱讚秦國孟明視“秦師又至,將必闢之”,這次秦國軍隊來勢洶洶,於是晉國軍隊果不其然沒有出戰。

“王官之戰”秦穆公經歷了什麼?爲什麼此後放棄了逐鹿中原?

《東周列國·春秋篇》秦穆公劇照

秦軍順勢渡河至崤山,將三年前大敗於此的秦國將士們掩埋安葬。然而,已經距今三年之久的屍體,爲何還能封屍埋葬?筆者認爲,《左傳》作者此描寫的用意,可能只是想要凸顯出當年秦晉“崤之戰”屍橫遍野的慘烈情況罷了。

秦穆公在“封殽屍”之後,就返回了。他已經決定將自己的心力,完全放在西方土地的開拓上,意欲從此稱霸西戎。

《左傳》借君子之口給予秦穆公和兩位秦國大夫評價,先稱讚秦穆公用人全面而且專一,再稱讚孟明視努力不懈、知恥而後勇還能勤于思考,最後稱讚公孫支能識人知人,還能推舉人才。由此可見,《左傳》對此三人的評價頗高。

“王官之戰”秦穆公經歷了什麼?爲什麼此後放棄了逐鹿中原? 第2張

《東周列國·春秋篇》秦穆公劇照

孟明視是秦國重臣百里奚的兒子。奇怪的是,太史公在《史記·秦本紀》的“蹇叔哭師”中,把秦穆公的訪談對象,從原本的蹇叔多增加了一位百里奚。筆者認爲,其實此時百里奚應該已經不在人世,或者至少不是與秦穆公對話的人之一。原因有四點:

一、《孟子》記載晉國滅虞國時百里奚已經七十高齡,那麼到“蹇叔哭師”時,百里奚如果在世,那他也已經將近百歲。

二、“蹇叔哭師”的對象是孟明視,倘若百里奚在旁,怎麼會由蹇叔獨自面對着他的兒子孟明視哭泣呢?更何況百里奚竟然一句話也沒有說,這是很不合常理的。

三、“崤之戰”後,秦國大敗,秦穆公自言自語到:“孤違蹇叔以辱二三子”,也沒有見到百里奚的身影。

四、晉國先軫闡述攻擊秦國的理由時說:“秦違蹇叔”,也未見百里奚之名。

由這四點,就可以推論出,“蹇叔哭師”中與秦穆公對話的人,其實只有蹇叔一人,百里奚並沒有參與其中。

“王官之戰”秦穆公經歷了什麼?爲什麼此後放棄了逐鹿中原? 第3張

《東周列國·春秋篇》百里奚與蹇叔劇照

回到《左傳》的評價中來。百里奚是由公孫支推薦的,而孟明視又是百里奚的兒子,以此邏輯推斷,有公孫支纔有百里奚父子,因此對於秦國來說,公孫支可以說是秦穆公身邊最重要的人物,他不僅被秦穆公尊爲師,而且在許多重要的關頭,他均能正確地分析形勢,給秦穆公相對穩妥的建議。

《史記·秦本紀》與《左傳》比較時,就可以發現二者在記敘“王官之戰”時,有一些不同之處。根據《史記·秦本紀》中的記敘,太史公寫晉軍的反應,不只是“不出”,而是“不敢出”。太史公把此次秦穆公親率出征描繪得更加勇猛。另外,當“封殽屍”的時候,太史公還強調秦穆公爲此大哭了三日,他筆下的秦穆公顯得更加情深義重。

由於“王官之戰”是這幾年秦、晉兩國戰爭中,唯一一場由秦穆公領兵出戰的戰爭,也是秦國爲數不多能夠取勝的戰爭。所以,《左傳》在這場戰爭後加入了讚揚秦穆公的文字,而《史記·秦本紀》則是給秦穆公加上了豐富的情緒描寫。由此可見,兩者都同時有歌頌秦穆公的意味。

“王官之戰”秦穆公經歷了什麼?爲什麼此後放棄了逐鹿中原? 第4張

《東周列國·春秋篇》秦穆公劇照

《左傳》之後雲:“秋,晉侯伐秦,圍、新城,以報王官之役。”前一年,秦穆公親征伐晉時,晉國雖然如趙衰所言避秦不出,但這並不代表晉國不會在戰場上討回顏面。於是,此時由晉襄公討伐秦國,達到報復“王官之戰”的目的。

秦穆公與晉襄公這二人,在五年之中連續作戰五次。征伐始於“崤之戰”,終於“報復王官之戰”。這一系列的戰爭,讓曾經從晉獻公至晉文公之間所建立的“秦晉之好”關係徹底破裂了。秦、晉兩國從此互相牽制,致使南方的楚國趁此機會坐大,進而造成了以後晉、楚兩國的爭霸。

“王官之戰”後,秦穆公徹底地放棄了東進逐鹿中原的想法。也正因如此,他纔有機會在西戎開拓出屬於自己的另外一片天地。

“王官之戰”兩年後,秦穆公與晉襄公雙雙過世。雖然此時秦、晉兩國的惡戰告一段落,但兩國的小型征伐方興未艾。他們依然爲了各自的利益而互相試探,在春秋時期努力尋求屬於自己的勝利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