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風雲人物 > 帝王將相 > 李世民當初都敢對老爹下手 朱棣爲什麼不敢效仿

李世民當初都敢對老爹下手 朱棣爲什麼不敢效仿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4.59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還不瞭解:朱棣和李世民的讀者,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着往下看吧~朱棣爲什麼不效仿李世民兵變奪權?

如果朱棣效仿李世民,帶着大隊人馬搞一個“應天府之變”的話,那麼將有非常大的概率、燕王這一支血脈將從此中斷!

李世民當初都敢對老爹下手 朱棣爲什麼不敢效仿

如果僥倖之下、老爹朱元璋不忍殺害自己的親生骨肉,朱棣全家老小最幸運的結局也只是被廢爲庶民、圈禁在宗人府(洪武三年剛設立時稱爲宗人正院)裏永世不能踏出半步!

那麼我們可以大膽想象一下這樣的畫面。

公元1392年(洪武二十五年),北平、燕王府內。

此時已是月黑風高,寂靜的夜裏只能聽見風吹過樹葉發出的窸窣聲。突然,不遠處的窗口、幾個人影被燭光映射在上面,似乎在商討着一些見不得人的事情。

原來正是燕王府的幾個幕僚們,正滿門心思地想要勸朱棣起兵造反、一路殺到南京城、奪取帝位。

李世民當初都敢對老爹下手 朱棣爲什麼不敢效仿 第2張

“燕王殿下,此時正是成就大業的絕好機會啊,一定要效法當年的李世民,千萬不要錯失良機!”幕僚們誠惶誠恐地跪在地上,希望能用自己的誠意說服朱棣。

端坐在太師椅上的朱棣最近對這樣的話已經聽得太多,早已心煩意亂,只見他一邊把玩着手中的扇子、一邊略顯睏倦地說道:“說說看,我究竟有什麼良機?”

此時,擔任指揮僉士的張玉張口說道:“當今皇上垂垂老矣、太子朱標剛剛去世、皇太孫朱允炆乳臭未乾,正是大好良機!”

話音剛落,屋子裏死一般地沉寂,搖曳的燭火照亮了每一個人的臉,無一例外皆是一臉肅穆。

片刻之後,朱棣撫摸了兩下摺扇,隨後狠狠地摔在張玉的臉上,嘴上還惡狠狠地說道:“一派胡言,眼下父皇正是大展宏圖之際,哪裏來的什麼垂垂老矣!”

屋子裏的幾人被嚇得不輕,一個勁地磕頭如搗蒜。朱棣平息怒火之後,又壓低了嗓音小聲說道:“以後這件事休要再提,否則你我人頭不保。”

以上雖然是我們想象中的畫面,但和歷史的大方向基本吻合。就算當時朱元璋已經64歲、就算苦心培養的太子猝然病逝、就算剛剛被選中的皇太孫只是個15歲的毛頭小子,朱棣也絕對不敢像當年的天策上將軍李世民那樣、發動政變骨肉相殘。

朱棣雖然是當時實力最強的藩王,但他和李世民所處的環境有三點不同!

首先,打天下根本沒有朱棣的份,屍山血海爬出來的將士們怎麼會服他?

朱元璋能在各路軍閥中脫穎而出、最終登基稱帝,除了他的天賦異稟的軍事才能、殺伐果斷的性格、以及貴人郭子興的提攜之外,還有一個非常關鍵的一點是、朱元璋的“兄弟”多。

兒時玩伴湯和的一封信,把吃了上頓沒上頓的朱元璋帶進了軍營,之後他便憑藉自己身上的閃光點步步高昇,成功在紅巾軍中混到了個“鎮撫”的官銜。手中有了權力的朱元璋,拉攏人才的速度也高漲起來,徐達、郭英、周德興等淮西同鄉們迅速向他靠攏,成爲了日後著名的“淮西二十四將”。

李世民當初都敢對老爹下手 朱棣爲什麼不敢效仿 第3張

這些兄弟們就是朱元璋打天下的倚仗,他們在大軍中的威望不比皇帝低、甚至藍玉管轄的軍中甚至出現了“只知大將軍、不知皇帝”的場面,這種情況在明代剛剛建立的時候是非常普遍的。

可是那些將軍們唯朱元璋的命令馬首是瞻,所以大軍中不可能出現兵變的情況。提起底還是朱元璋能壓得住手下的將軍,就像藍玉等人能壓得住手下的士兵一個道理。

如果換做朱棣呢?

1360年朱棣出生,1368年朱元璋就一統天下稱帝了,那個時候朱棣只不過是個七八歲的孩子,根本沒有機會參與到那場殘酷的立國之戰中去,那些出生入死、身經百戰、屍山血海中爬出來的老將、老兵們根本不認識他。就算朱棣日後成了大名鼎鼎的燕王,將士們見了他也要規規矩矩地行禮,可是在他們的眼中,朱棣只不過會投胎罷了,是根本不可能對含着金鑰匙出生的這位皇子心悅臣服的。

而李世民就不一樣了,毫不客氣地說,李唐的半壁江山就是李世民打下來的,如果沒有他,李淵說不定還在太原安安穩穩地做他的唐國公。

隋朝滅亡之後,華夏大地陷入了短暫的割據混戰局面,北有郭子和、竇建德、劉武周,南有王世充、李密、林士宏,東有徐圓朗、李子通、沈法興,西邊還有個薛舉虎視眈眈。

李世民當初都敢對老爹下手 朱棣爲什麼不敢效仿 第4張

如果不把這些人一一消滅,那麼李唐的實力就只能在夾縫中被慢慢消耗掉,所以李世民身先士卒,帶着部下征戰四方,花費了5年的時間將那些佔山爲王的軍閥們統統消滅掉。

當李世民在虎牢之戰中一舉俘獲竇建德、王世充之後,他在軍中的威望升到了最高點,儼然成爲三軍將士們心中的不敗戰神。而此時的李世民已經是身兼數職,秦王、尚書令、太師這樣顯貴的身份全部加在了他的身上,如果再往上加封的話,李淵只能乖乖地把皇位讓出來。爲了避免這樣尷尬的局面,李淵無可奈何之下憑空捏造了一個爵位“天策上將軍”封給李世民。

李世民在大軍中的威望遠遠高於李淵,只要他振臂一呼,三軍將士就敢倒戈殺向長安城,把龍椅搬來給他。如果朱棣想要造反,根本用不着朱元璋出馬,隨便派出一個“淮西二十四將”中的末流角色,就能把他打得體無完膚。

其次,朱棣雖然是藩王,但地方上對他的限制太多。

朱元璋在大肆分封子嗣到各地就藩之前,背地裏就惡補了大量的歷史知識、總結了大量的歷史教訓。

藩王鎮守一方,兵權肯定是要有的,但數量不能太多,15000人就已經頂天了。

地方上的事務要讓地方官員去打理,藩王無權過問,也就是說稅收、財政、土地、人口統統不在藩王的管轄範圍內。

最重要的一點是,藩王每個月都要向地方官員遞交一份“工作心得”,然後快馬加鞭送到南京由朱元璋親自審閱。

雖然孩子們遠在天邊,但朱元璋略施手段就把他們牢牢地掌控在自己的手心裏。

朱棣想要造反?他手裏一兩萬的大軍能不能打得過鎮守在北疆十幾萬、幾十萬的邊軍?他手裏的錢財夠不夠大軍的開拔費?手下沒有糧食、沒有人口,誰給將士們飯吃?從北平到南京兩千多裏地,大隊人馬途徑各地州郡,地方上不會進行盤查?

也有人會說,朱棣可以在就任藩王之前、在南京的時候動手嘛。

那就更不可能了,朱棣在南京的時候手裏沒有半點實權,每天除了抄寫古書典籍、就是學習禮儀制度,哪裏來的心思和膽量去琢磨謀權謀朝篡位的事情呢?

李世民當初都敢對老爹下手 朱棣爲什麼不敢效仿 第5張

更何況,朱棣和大哥朱標的感情十分深厚,根本不同於李世民和李建成明爭暗鬥的關係。有朱標在,朱棣根本不敢覬覦皇位一眼。

最後,朱元璋是個“猛人”,就算六十多歲年邁不堪,依舊是個“猛人”。

縱觀整部華夏史,在諸多大一統王朝的開國皇帝中,唯有朱元璋是白手起家、從一個乞丐一步一步坐到皇位上的。

自他建立明代後,整頓吏治、大刀闊斧地進行改革,並且大肆屠殺有功但卻心懷不軌之臣,僅僅“胡惟庸案”就延續了十多年時間、受牽連而死的王公貴族達到三萬餘人。

從這兩點來看,朱元璋是個“猛人”、“狠人”,就算老了這種性格也不會改變。

作爲生活在一起幾十年的父子,朱棣十分了解父親的性格,他也明白如果起兵造反、結果無非有兩種:要麼成功、要麼失敗。

如果成功了(當然這個可能性不大),按照朱元璋暴躁的脾氣,說不定當場指着朱棣的鼻子破口大罵,如此一來鬧劇將不可收場。如果殺了朱元璋,朱棣又會背上個殺父弒君不忠不孝的罵名,自己將會在史書上遺臭萬年,會被後世歷代人恥笑。

如果失敗了,自己乃至於妻兒的下場都會很慘。朱元璋在盛怒之下,極有可能做出賜死朱棣全家老小的命令來,畢竟爲了保證皇權的至高無上,老朱什麼事情都做得出來。

李世民當初都敢對老爹下手 朱棣爲什麼不敢效仿 第6張

朱棣想像李世民那樣提前上位?想都不要想!

畢竟我們的偉大領袖曾經說過:“自古能軍無出李世民之右者,其次則朱元璋耳。”

論軍事能力,李世民最強、朱元璋第二。

朱棣連老爹朱元璋都比不上,竟然還想學着李世民那樣、造老爹的反,簡直是癡人說夢!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