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風雲人物 > 帝王將相 > 三國時期蜀漢重臣董允簡介:與諸葛亮、蔣琬、費禕爲“四相”

三國時期蜀漢重臣董允簡介:與諸葛亮、蔣琬、費禕爲“四相”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1.2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三國(220年-280年)是中國歷史上位於漢朝之後,晉朝之前的一段歷史時期。這一個時期,先後出現了曹魏、蜀漢、東吳三個主要政權。那麼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關於董允的詳細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董允(?-246年),字休昭,南郡枝江(今湖北枝江)人,三國時期蜀漢重臣,掌軍中郎將董和之子。

東漢末年,其父董和跟隨劉璋,擔任益州太守。劉備冊立太子劉禪,以爲太子洗馬,後爲黃門侍郎。延熙六年(公元243年),加輔國將軍。延熙七年(公元244年),以侍中守尚書令,擔任大將軍費禕的副手。延熙九年(公元246年),去世。

當時,蜀人稱諸葛亮、蔣琬、費禕及董允爲“四相”。

三國時期蜀漢重臣董允簡介:與諸葛亮、蔣琬、費禕爲“四相”

人物生平

早年經歷

董允的祖上曾是益州巴郡江州(今重慶)人,所以父親董和舉家從荊州南郡枝江搬遷到益州,之後在益州牧劉璋手下爲官。此後,劉備奪得益州,繼續信任董和。

董允少時與費禕在蜀中名聞遐邇,董和認爲他們兩人優劣難分。有一次,董允與費禕同往參加許靖之子的葬禮,董和給了他們一輛簡陋的車駕,董允覺得恥辱,因此神色不安,但費禕卻安然自若。董和知道後,於是認爲費禕的德行方面要優於董允。

思量秉正

劉備冊立太子劉禪時,任命董允與費禕爲太子舍人, 後董允調任太子洗馬,而費禕調任太子庶子。公元223年,劉禪即位後,董允與費禕同爲黃門侍郎。

建興五年(227年),諸葛亮準備北伐,駐於漢中。

諸葛亮擔心後主劉禪年紀尚輕,缺乏辨別是非曲直的能力,又認爲董允爲人正直、是非分明,於是想委任他負責處理皇宮內的事務。其後諸葛亮在《出師表》中提到郭攸之、費禕、董允之名,希望劉禪多多聽取他們的意見。不久,諸葛亮任命侍中費禕爲丞相府參軍,隨從北伐;於是董允爲侍中,兼領虎賁中郎將,統率宮中宿衛親兵。

由於侍中郭攸之性格溫順,不敢管事,只是擺設而已,因此宮中之事就完全由董允個人負責。董允處理事務爲防制爲主,經常敢於匡正劉禪的不當行爲。劉禪經常想要選民間美女充實後宮,董允則勸劉禪不應立過多后妃,認爲:“古者天子后妃之數不過十二,今嬪嬙已具,不宜增益。”由於董允堅持不允許劉禪的做法,劉禪也無可奈何,此後變得更加畏懼他。當時,諸葛亮北伐在外,蔣琬負責處理丞相府政務,而董允則負責在宮中匡扶君主,共同保持蜀漢後方穩定。

翼贊王室

諸葛亮去世後,魏延與楊儀爭執再起,互相控告對方謀反。董允與 蔣琬都保舉楊儀而質疑魏延的行動。其後尚書令蔣琬擔任了益州刺史,他上書劉禪,希望能賜費禕及董允爵位、食邑,但董允始終推辭不受。劉禪漸漸長大,寵愛宦官黃皓,黃皓更想擅權專政,董允每每正顏厲色地匡諫劉禪,多次責備黃皓;黃皓十分懼怕董允,始終不敢爲非作歹。

三國時期蜀漢重臣董允簡介:與諸葛亮、蔣琬、費禕爲“四相” 第2張

董允爲人恪守正直,從不高高在上,總是禮賢下士。有一次與尚書令費禕、中典軍胡濟等約定時間遊宴,車駕都已經準備好了,而郎中董恢前來拜見,董允馬上停下來接待他。董恢當時年少官微,見董允爲他這個下臣而操勞,甚爲不安,於是請求離去。董允不答應:“本來出行的目的就是與志同道合之人遊玩暢談,現在君已屈尊來見,剛要一起好好說說話,卻要舍掉此談,去參加那個宴會,這不合適。”於是便與費禕等罷駕不去遊玩了。

死後哀榮

延熙六年(243年),董允被加封爲輔國將軍。

延熙七年(244年),大司馬蔣琬因疾轉增劇,不能處理國事,朝廷於是任命尚書令費禕爲大將軍,代理軍國大事。董允以侍中的身份兼尚書令一職,成爲大將軍費禕的助手。最後於延熙九年(246年)逝世。

在蜀漢士民眼中,董允與諸葛亮、蔣琬、費禕並列爲“四英”。董允有匡主護國之功,其去世後,接替董允的侍中陳祗爲人諂媚,與中常侍黃皓逐漸把持朝政,迷惑劉禪,終於導致蜀漢滅亡。蜀漢人民都因此而追思董允。在整部《三國志》中,董允是極少數能夠立傳“子不繫父,可別載姓”的人物之一,足見其人之優越。 (註解:《三國志》中常把子孫後輩的事蹟記載在父兄長輩的事蹟之後,合爲一傳,但董允的事蹟沒有記在其父董和之後,而是獨立記述爲一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