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風雲人物 > 帝王將相 > 徐晃被封爲陽平侯,他立下了哪些赫赫戰功?

徐晃被封爲陽平侯,他立下了哪些赫赫戰功?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1.8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徐晃被封爲陽平侯,他立下了哪些赫赫戰功?下面小編爲大家帶來詳細的文章介紹。

在曹操時期,徐晃四處征伐,戰功赫赫;在曹丕時代,徐晃功成名就,威名響響。

縱觀徐晃生前,兩封亭侯,第一次是興平二年(195年)十一月追隨楊奉時,因護送漢獻帝東歸洛陽有功,在河東郡安邑縣被封爲都亭侯;第二次是建安五年(200年)九月歸隨曹操時,因截燒袁紹的輜重有大功,在河南尹滎陽縣被封爲都亭侯。逯鄉侯,是鄉侯。逯,最早是一個地名,後演變成一個姓氏。楊侯,是縣侯。楊,即是楊縣。徐晃的籍貫,即在今山西洪洞縣東南十五里範村。自跟隨曹氏父子,徐晃先後被封都亭侯、逯鄉侯及楊侯,從字面上理解,就是從關內侯、鄉侯、縣侯的爵位等級逐級進封。而後徐晃因鎮守陽平,就被曹丕改封爲陽平侯。

《三國志·魏書十七·張樂於張徐傳》是這樣記載徐晃的爵位改變:以晃鎮陽平,徙封陽平侯。陽平侯,同樣是縣侯。陽平,即是陽平縣,西漢置縣,治今山東省莘縣,屬東郡,後改爲侯國,東漢仍爲侯國。爲此,徐晃從楊侯改封陽平侯,則是平級改封。所以,史書以“徙”記之。《辭海》對“徙”的解釋:本義爲遷移,引申爲調職,平級調動。

徐晃被封爲陽平侯,他立下了哪些赫赫戰功?

徐晃鎮守的陽平與封地陽平縣相隔二三千里之遠,就因同名字而被賦予同寓意,具體如下。

其一,改封陽平侯的背景。公元220年,曹丕稱帝后,徐晃受督於徵南將軍夏侯尚,在上庸(郡名,屬劉備的荊州,治上庸縣,今湖北竹山縣西南四十里堵水北岸)擊破劉備的義子劉封,收復上庸三郡(又稱東三郡,即上庸郡、房陵郡和西城郡),受命鎮守陽平關。上庸三郡,地處215年前漢中郡的東部,雖位置偏僻:今四川、重慶、陝西和湖北的交接處;但戰略重要:南聯荊州南郡和益州巴郡、北通關中、西達漢中及東接荊州襄樊、宛城。上庸三郡,對佔據益州的劉備而言,即可南下順沔水(今漢水)救援荊州,也可北上沿沔水配合漢中。爲此,徐晃收上庸,守陽平,意在曹魏西線防禦劉備。

其二,陽平的地理位置。陽平和陽平關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在今天常被世人混爲一談。陽平與陽平關的關係,是線與點的關係。陽平,是線,是古沔陽(縣名,屬益州漢中郡,治所在今陝西勉縣東舊州鋪)下轄的一塊地域,是以陽平關爲核心的區域;陽平關,是點,是建造在陽平上的一座關隘,是以建築物、構築物及四至邊界。在陽平上設置陽平關,是因陽平居高臨下,具有鎖鑰道路和江河之功能,是冷兵器時代戰爭的防禦體系。

其三,陽平侯的封地。陽平侯國,是陽平侯的封地。歷史上有兩個陽平侯國,一個是在西漢時期,另一個是在三國曹魏時期。西漢時期的陽平侯國,漢元帝劉奭初元元年(前48年)封王禁(漢元帝皇后王政君的父親、新朝皇帝王莽的祖父)爲陽平侯而建立,更始帝劉玄更始元年(23年)陽平侯王莫被殺死而廢除,前後72年,封地在今河北大名金灘鎮、山東莘縣一帶。三國曹魏的陽平侯國,魏文帝曹丕黃初元年(220年)因徐晃鎮守陽平關而將其爵位楊侯改封爲陽平侯,西晉泰始元年(265年)西晉建立而廢除,前後46年,封地與西漢大致相同。

漢中之爭,就是陽平關之爭奪。徐晃帶兵破劉備的上庸而鎮守陽平關,北上可拒蜀漢,南下可攻孫吳,實是曹魏的戰略要地。220年,曹丕將徐晃由楊侯改封爲陽平侯,意在表彰徐晃破上庸,鎮陽平的功績。

筆者按:功績,指功勞和業績。徐晃,作爲曹操時期的五子良將之一,不僅在曹操帳下立下赫赫戰功,被封爲都亭侯;還在曹丕麾下再建新功,先後被封爲逯鄉侯及楊侯。特別是徐晃帶兵破上庸,鎮陽平,讓自己爵位由楊侯改封陽平侯。正所謂:班功行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