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風雲人物 > 帝王將相 > 鄧艾偷渡陰平時諸葛亮還沒有死 鄧艾最後還能成功嗎

鄧艾偷渡陰平時諸葛亮還沒有死 鄧艾最後還能成功嗎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1.3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還不瞭解:鄧艾和諸葛亮的讀者,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着往下看吧~《三國演義》中,如果諸葛亮沒有死,鄧艾還能夠偷渡陰平嗎?

當然不能,恐怕鄧艾想都不敢想。如果鄧艾突破漢中防線,偷渡陰平,毫無疑問就是飛蛾撲火,自投羅網。

諸葛亮深通兵法,用兵小心謹慎總是先使自己立於不敗之地。魏延曾經提出,穿越子午谷小道,直取長安,被諸葛亮否決。諸葛亮爲什麼要否決魏延的進軍方案,不就是怕中了埋伏嗎?我們看《三國演義》第九十二回《趙子龍力斬五將、諸葛亮智取三城》:

鄧艾偷渡陰平時諸葛亮還沒有死 鄧艾最後還能成功嗎

魏延上帳獻策曰:“夏侯楙乃膏粱子弟,懦弱無謀。延願得精兵五千,取路出褒中,循秦嶺以東,當子午谷而投北,不過十日可到長安。夏侯楙若聞謀驟至,必然棄城望橫門而走。某卻從東方而來,丞相可大驅士馬,自斜谷而進。如此行之,則咸陽以西,一舉可定也。”

孔明笑曰:“此非萬全之策也。汝欺中原無好人物,倘有人進言,于山僻中以兵截殺,非惟五千人受害,亦大傷銳氣,絕不可用。”魏延又曰:“丞相兵從大路進發,彼必盡起關中之兵,於路迎敵。則曠日持久,何時可得中原?”

儘管魏延一再要求,諸葛亮還是沒有采納魏延的建議。我們可以明確看到:諸葛亮不願冒險,怕中了埋伏。

魏延的計劃到底是否可行?當然可行,不過必須有一個先提條件,就是敵方沒有埋伏。也就是說,必須敵方的統帥不會用兵,敵方的謀士也沒有考慮到。這個先提條件似乎有點苛刻。敵方難道都是一羣飯桶?所以,用兵不能一開始就把勝利建立在敵方愚蠢和失誤的基礎上,而是要努力創造對自己有利的條件。像魏延這樣純屬僥倖心理,自認爲敵方會決策失誤。哪麼,我就問問魏延,敵方一旦沒有失誤,怎麼辦?

鄧艾偷渡陰平時諸葛亮還沒有死 鄧艾最後還能成功嗎 第2張

陰平小道和子午谷小道有着異曲同工之妙,都是有進無退的。子午谷小道是狹長地帶,長達幾十裏。假設敵方前方有埋伏,後邊再一堵住出口,那麼進去的人就只能任人宰割了。

陰平小道則是背靠懸崖峭壁,高達幾十丈,鄧艾他們是冒死滾下來的。士兵摔死了好幾千。然後就是小道,如果出口埋伏一支人馬,那麼鄧艾的大軍就有來無回了。我們可以假設一下:鄧艾到了出口之處,前進前面有埋伏,後退後面是懸崖峭壁,鄧艾是不是乾瞪眼?

諸葛亮如果在世的話,他肯定會在陰平小道的出口駐兵堵住路口。他既然想到別人可能這麼做,那麼他自己肯定也會這麼做。換句話來說,如果他自己沒有想到這麼做,他又怎能擔心別人?雖然我們向來不提倡以己度人,但是我們還是應該推己及人的。

事實證明,諸葛亮還真是在陰平小道路口下寨屯兵。未雨綢繆是諸葛亮的一大風格,所以他沒有忽視這個細節。就安排一兩千士兵就可以堵住路口,萬無一失,何樂而不爲之?可是劉禪同學不這樣想,他把諸葛亮安排的士兵撤走了,留下了一座空寨。劉禪同學想:“敵人是不可能翻山越嶺,又跳下懸崖峭壁來進攻我們的。兩千士兵放在這不是吃乾飯嗎?軍費開支省一點不好嗎?”

不該省的還真是不能省。諸葛亮從不浪費,但是也從不盲目節省。糧食再少,也要讓士兵吃飽;兵力不足,防守也絕不馬虎。我們看《三國演義》第一百十七回《鄧士載偷渡陰平、諸葛瞻戰死綿竹》:

鄧艾、鄧忠,並二千軍,及開山壯士,皆度過了摩天嶺。方纔整頓衣甲器械而行,忽見道旁有一石碣,上刻“丞相諸葛武侯題”。其文雲:“二火初興,有人越此。二士爭衡,不久自死。”艾大驚,慌忙對石碣再拜曰:“武侯真神人也!艾不能以師事之,惜哉!”

這當然是牽強附會之意,說諸葛亮不但算到了有人從此出過,還預測出了後來發生的鐘會、鄧艾二士爭功的事情。

鄧艾偷渡陰平時諸葛亮還沒有死 鄧艾最後還能成功嗎 第3張

卻說鄧艾暗度陰平,引兵行時,又見一個大空寨。左右告曰:“昔武侯在日,曾撥一千兵守此險隘,今蜀主劉禪廢之。”艾嗟呀不已,乃謂衆人曰:“吾等有來路而無歸路矣。前江油城中,糧食足備。汝等前進可活,後退即死,須併力攻之。”

看到了吧,諸葛亮在出口設有一個大寨,屯兵一千。有一千個士兵埋伏在此,對付鄧艾這二千疲憊不堪又很多有傷的殘兵,綽綽有餘,簡直可以說就是守株待兔一般。從以上兩小段的描寫,我們都可以看到,諸葛亮是有準備的。另外,從諸葛亮一貫的作風和軍事思想上來看,諸葛亮也不可能撤掉這裏的守軍。

姜維曾撤掉部分軍事要塞,以圖誘敵深入,然後殲敵於國門之內。好了這回鄧艾自投羅網了,不是消滅他的好機會嗎?

機會是不錯,但是蜀漢的地方守將卻不是像姜維想的那樣,要殲敵與國門之內。江油守將馬邈,見到魏軍,立即投降了。鄧艾進了江油,進行了補充和休整,又湊了三萬人馬,直逼綿竹。兩千多人就拿下了一座城啊!全是由於馬邈的不戰而降。如果馬邈堅守城池,別說鄧艾才二千殘兵,就是二萬也不見得打得下來;即使要打下來,怎麼也得個月二十天的,那鄧艾就慘了。只要稍微有人前來援助,鄧艾則必然是全軍覆沒在江油城下。想當初,曹仁和滿寵死守樊城,造成關羽幾萬大軍被援軍消滅。

惋惜呀,馬邈這個蜀漢的千古罪人,正是他的投降,使得蜀漢門戶大開;而且使得鄧艾得以喘息和補充。兵法雲:

“重地則掠。”

說的是:深入敵國,就要靠掠奪敵國的資源和糧食補充自己。可人家鄧艾還沒掠呢,馬邈就送上門去了。用這樣的人守門戶,由此可見劉禪的昏庸無道。司馬昭說得好:

“有這樣的君主,即使是諸葛亮在世也迴天無力了,何況是姜維?”

鄧艾偷渡陰平時諸葛亮還沒有死 鄧艾最後還能成功嗎 第4張

鄧艾冒險成功,其實不見得鄧艾有多麼高明。完全是蜀漢內部的腐朽敗壞造成的。他偷渡陰平,實在是一種無謂的冒險行動,這也是鍾會不屑於這樣做的原因。

但是,歷史有時就是這樣的弔詭,胡亂冒險,看似無論如何都必敗無疑的做法反而勝利了。鄧艾的僥倖成功,使得自己變得忘乎所以,又把軍事上的冒險模式用到了政治上。鄧艾又僥倖地認爲:他的曹魏滅蜀的第一功臣,他的所有要求,司馬昭都可以答應。甚至鄧艾不惜拿出了“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理論來要挾司馬昭,所以鄧艾的結局也就十分明朗了。

鄧艾在軍事上不安常規出牌,恰巧遇到了一個不尊從常規的敵國;他在政治上就沒有這麼好的運氣了,因此他的結局太適合兔死狗烹、鳥盡弓藏的政治常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