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風雲人物 > 帝王將相 > 世界上海上霸主來中國做生意,都要向他交保護費

世界上海上霸主來中國做生意,都要向他交保護費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6.87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加勒比海盜》系列電影濃墨重彩地描寫了一個縱橫海上劫富濟貧的海盜傑克船長,也在全球範圍內掀起了一場海盜熱潮。其實在明朝時期的中國,就有一名類似於傑克船長的海盜,他叫鄭芝龍。

鄭芝龍,福建泉州南安石井鎮人,生於1604年4月16日。從明朝初期開始,福建沿海就出現了海盜。這在很大程度上“歸功於”朱元璋嚴厲的海禁政策。朱元璋創建明朝後,爲了打擊愈演愈烈的倭寇、走私現象,確立了嚴厲禁止的政策:不但禁止海外貿易,還禁止漁民下海捕魚。許多福建沿海捕魚爲生的漁民,被迫鋌而走險,要麼成爲萬里遠航的走私犯,要麼成爲縱橫海上的海盜。鄭芝龍受此影響,很早就加入海盜隊伍。

不過,鄭芝龍與一般的海盜不同,他屬於“市通則寇轉爲商,市禁則商轉爲寇”。什麼意思呢?是說當朝廷允許海外貿易時,他們就把刀槍藏在甲板之下,變成商人,和和氣氣賺錢;當朝廷禁止海外貿易時,他們就把刀槍從甲板之下拿出來,做沒本錢的生意。

世界上海上霸主來中國做生意,都要向他交保護費

難能可貴的是,鄭芝龍不允許手下劫掠普通百姓,救濟貧窮百姓,“不許擄婦女、屠人民、縱火焚燒、榨艾稻穀……有徹貧者,且以錢米與之。”就連工科給事中顏繼祖在寫給皇帝的奏摺中,都“誇獎”鄭芝龍:“海盜鄭芝龍,生長於泉,聚徒數萬,劫富施貧,民不畏官而畏盜。”

舉一個例子,1626年,福建南部發生嚴重旱災,飢餓的百姓甚至將草根樹皮都吃光了。鄭芝龍見此,從泉州等地招募了數萬饑民到臺灣去拓墾開荒,“人給銀三兩,三人給牛一頭”。此舉將大量饑民從死亡線上救了回來,爲鄭芝龍獲得了極高的聲譽。從此,泉州、廈門等地成爲鄭芝龍的基本盤,數十年沒有動搖。

鄭芝龍多次打敗官兵和競爭者,成爲當時東南沿海最大的武裝集團。鄭芝龍擁有一支浩浩蕩蕩的船隊,數量達1000艘之多,海盜幫衆則有數萬人。面對這樣一支實力雄厚的海盜隊伍,官兵根本就不敢去招惹他們。

當鄭芝龍發展到一定規模後,開始向從福建沿海通航的商船徵收“保護費”。商船向鄭芝龍繳納銀兩後,便獲得了一支印有“鄭氏”標記的旗幟。由於鄭芝龍在福建沿海“勢力範圍”很寬,掛有“鄭氏”標記旗幟的商船往往暢通無阻。尋常小股海盜,見到商船上掛有的“鄭氏”標記旗幟,也不敢上前滋擾,遠遠地就避開了。

17世紀初,從西班牙獨立出來的荷蘭開始崛起,在全球發展海外貿易和開拓殖民地。很快,荷蘭就變成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海上霸主。1624年,荷蘭人來到中國,傲慢地提出壟斷中國對外貿易的要求。這個要求被明朝拒絕了,荷蘭人便在福建沿海騷擾劫掠,企圖要挾明朝。

那時候的明朝,骨子裏還是挺硬氣的。他們彎下腰身,招撫了鄭芝龍,然後在鄭芝龍的幫助下,在料羅灣大戰中打敗了不可一世的荷蘭艦隊。荷蘭艦隊不服氣,又多次挑起戰鬥,均被鄭芝龍打敗。

世界上海上霸主來中國做生意,都要向他交保護費 第2張

在那以後,鄭芝龍以官家的身份,壟斷了福建沿海航道,所有過往船隻,必須向鄭芝龍繳納3000兩銀錢的“保護費”,““凡海舶不得鄭氏令旗者,不能來往。每舶例入三千金,歲入千萬計。”在明朝時期,鄭芝龍一人就年入1000萬兩銀子,這是什麼概念?所以,鄭芝龍堪稱“富可敵國”。

就連荷蘭人到了鄭芝龍的地盤,也得繳納“保護費”。當然,荷蘭人礙於“海上馬車伕”的面子,不會直接向鄭芝龍繳納“保護費”,而是偷偷地以日本船的名義,購買“鄭氏”標記令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