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風雲人物 > 帝王將相 > 春秋戰國亂倫第一案:齊襄公兄妹的七年之戀

春秋戰國亂倫第一案:齊襄公兄妹的七年之戀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4.05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亂倫指人類近親間發生性行爲,但是,人類社會出現了血婚制來規範性關係,使得父母和子女沒機會亂倫了,但是兄妹之間的亂倫卻沒辦法徹底禁止。原因是都是兄妹之間年紀相差不大,又生活在一起,的確不好辦。在中國歷史上大概到了周朝的周公才特別譴責亂倫。女媧,也就是那個被國人認爲是人類始祖的神靈,她和伏羲就是兄妹結合成爲夫妻,然後繁衍人類,這樣看來亂倫的行爲一直潛伏在人類的基因裏。

春秋戰國亂倫第一案:齊襄公兄妹的七年之戀

網絡配圖

  夏商的時代並不那麼在意亂倫,直到周朝初年,人們進化到已經懂得精神追求,開始禮義廉恥的教化之後,才覺得兄妹之間亂倫好像有悖於道德,而且還發現兄妹之間甚至近親之間的聯姻,會導致後代的殘疾。總之,無論是從個人道德上還是後代延續上,都沒好處,纔算開始禁止了兄妹之間的亂倫。但是,並非沒有例外出現,尤其是在各諸侯國的高層。最著名的當屬春秋時齊襄公姜諸兒和妹妹文姜的“亂倫門”,這事《春秋·公羊傳》裏有記載,在《詩經·南山》中也有記錄:“南山崔崔,雄狐綏綏。魯道有蕩,齊子由歸。既曰歸止,曷又懷止?葛屨五兩,冠緌雙止。魯道有蕩,齊子庸止。既曰庸止,曷又從止?藝麻如之何?衡從其畝。取妻如之何?必告父母。既曰告止,曷又鞠止?析薪如之何?匪斧不克。取妻如之何?匪媒不得。既曰得止,曷又極止?”

  春秋時期,齊國和魯國是鄰國,齊魯兩家世代通婚。所以,魯桓公就娶了齊僖公的女兒文姜做夫人。魯桓公要到齊國訪問,就帶着夫人一起去了齊國。沒想到這次訪問卻給自己惹上了殺身之禍。魯桓公莫名其妙地死在齊國,魯國人要求查明真相,還魯國一個公道。結果,齊襄公的弟弟彭生成了他的替罪羊,這件事情纔算擺平。太子公子同即位後,成爲魯莊公,他派人去齊國接老孃文姜回國,無奈文姜誓死不肯回頭,而齊襄公也不願意妹妹文姜離開自己身邊,以致這對兄妹前後一直保持了七年的不倫之戀。

  這個故事還要從齊僖公年過半百喜得千金說起。當時,齊僖公半百得女,起名文姜。孩子一落地就與衆不同,十分惹人喜愛,長大以後更是生得面如桃花,眼似秋波,豔麗無比,直出落成一個絕代佳人。文姜天資聰慧,才思敏捷,時時能出口成章。可是,由於齊僖公的寵愛,她也養成了輕浮放蕩、任性而爲的性格。起初,齊僖公將女兒許配給鄭國公子忽,鄭國人還爲此創作了一首民歌來表達對這位未來的君夫人的期待之情,這就是《詩經·鄭風·有女同車》:“有女同車,顏如舜華,將翱將翔,佩玉瓊琚。彼美孟姜,洵美且都。有女同行,顏如舜英,將翱將翔,佩玉將將。彼美孟姜,德音不忘。”

  詩歌中不僅讚揚了齊姜的容貌象木槿花一樣美麗輕盈,還稱頌了她的德行如玉般溫潤,但鄭忽很快就以“齊大非偶”爲由,退掉了這門親事。他退親的真正原因可能在他當時已經知曉了文姜與兄長,即齊國世子姜諸兒之間的不亂之戀。不難想見,這段不倫之戀不可能得到社會的認同,因此文姜被父親嫁到了魯國,成了魯桓公的夫人,併爲他生育二子。長子同剛一出生,就被封爲世子。

  齊國世子姜諸兒是文姜同父異母的兄長,年長兩歲。他英俊魁梧,儀表堂堂,但卻是個不學無術的酒色之徒。兄妹二人,自幼在宮中一起長大,青梅竹馬,嬉戲玩耍,同起同坐,形影不離。關係十分親密。及至成年,也不避什麼男女之嫌,姜諸兒爲妹妹的美色所吸引,不久二人即做下亂倫之事。不知不覺到了成婚的年齡,齊僖公給兒子聘娶了宋國的公主,而把文姜許配給了魯國的國君魯桓公。兄妹二人雖十分不情願,但父命難違,也不敢表露什麼依依難捨之情,於是文姜便嫁到了魯國。

  文姜嫁到魯國的第15年的春夏之交,姜諸兒已經即位爲齊襄公三年了。此時他決定向周王姬求婚,並按照周禮,邀請和周天子同姓的魯國國君桓公來代爲主持。文姜聞訊,便要求和丈夫一起去齊國,魯桓公不顧大臣反對,答應了她的請求。於是,文姜回到了闊別15年的齊國故土。

春秋戰國亂倫第一案:齊襄公兄妹的七年之戀 第2張

網絡配圖

  齊襄公親往迎接魯桓公夫婦,並大擺宴席殷勤款待。但是,還沒有等到宴席結束,齊襄公就以會見舊日宮中妃嬪爲名,將文姜接至宮中。齊襄公將文姜迎到事先造好的密室,擺下酒菜,與文姜飲酒敘舊,兄妹二人四目相對,多日未見的相思,化作旺盛的情慾之火,不顧一切地摟抱在一起,親熱起來。兩人舊情復燃,難捨難分,當晚又同牀共枕,夜宿宮中。魯桓公見文姜去宮中一夜未歸,心中疑惑,便派人到宮門查訪,得知兄妹二人之間眉來眼去,關係曖昧,十分氣憤。文姜回來後,魯桓公便詳細盤問她,會見什麼人?夜宿在何處?如此這般的問題讓文姜難以回答,只得遮遮掩掩。而文姜越是遮掩,魯桓公就越是疑心,最後二人便大吵起來。

  自文姜走後,齊襄公也放心不下,不僅恐怕魯桓公知道他們兄妹亂倫的真相,而且擔心魯桓公會讓文姜吃苦頭,於是,便派人跟蹤探聽。當得知魯桓公已經有所懷疑,並與文姜發生爭吵時,心中便萌生了加害魯桓公以絕後患的罪惡念頭。

  第二天,魯桓公派人向齊襄公辭行,要打道回國。齊襄公哪能放他們走?他從魯桓公勉強做態的表情中,堅定了自己必須馬上動手的決心。齊襄公一定要請魯桓公到牛山遊覽,說是以此爲魯桓公餞行。魯桓公無奈,只得留文姜在驛館,自己應邀前往。酒席宴上,魯桓公心事重重,悶悶不樂,齊襄公卻興致盎然,殷勤把盞,讓大臣們輪流勸酒,直把抑鬱寡歡的魯桓公灌得酩酊大醉。齊襄公讓彭生抱魯桓公上車,送他回驛館,並下令在途中暗殺自己的這位妹夫。在前往驛館的路上,彭生便按照齊襄公的密令,用厚布毯子裹住魯桓公的頭,很輕易地將他悶死了在車上。一國國君爲情謀殺另一國國君,在中國歷史上恐怕是空前絕後的情殺事件。

  齊襄公聞聽魯桓公已死,心中才算踏實下來,就假意啼哭,悲傷無比。一面命人將魯桓公的屍體厚殮入棺,一面派人到魯國報喪,說魯桓公暴病而亡,讓人前去迎回靈柩。其實,魯國的大臣們早已風聞齊襄公與文姜的兄妹亂倫的醜事,猜到了魯桓公被害的真相。無奈自己國力弱小,齊國強大,武力征伐不得,只得派人前往迎回靈柩。魯國使臣提出請齊襄公處死彭生,齊襄公爲掩蓋醜聞,就在魯國使者的面前將彭生斬首。可憐的彭生成了齊襄公兄妹“亂倫門”的替罪羊。

  喪事完畢,魯國在大夫申儒的主持下,擁立新君即位。這就是魯莊公。魯莊公知道母親文姜的所爲,也十分清楚父王爲舅父齊襄公所害,正直的魯莊公便徵求大臣們的意見,如何處置文姜。從感情上說,文姜是莊公的生身之母,母子之情難捨,從道義上講,文姜又有淫亂之過,殺父之仇,理應拒之國門之外。魯莊公和大臣們都感到這個問題棘手。最後,魯莊公爲了恪守孝道,並照顧魯國的面子,決定還是派人以禮去齊國迎回文姜。

  文姜自魯桓公死後,便留在宮中與齊襄公日夜歡聚。聽說魯國派使者來迎她回國,二人都難捨難分。但怕世人議論,齊襄公只得讓文姜回去。在文姜乘車即將離開齊國的時候,齊襄公前去送行。他手拉着文姜的衣襟,一再囑咐她要保重身體,相約後會有期。二人灑淚而別。文姜懷着留戀其兄,羞見其子的複雜矛盾心情,既不情願又無可奈何地緩緩向魯國進發。走到一個叫禚的地方,文姜看到這裏的房舍整齊潔淨,便決意留在此處安身。

春秋戰國亂倫第一案:齊襄公兄妹的七年之戀 第3張

網絡配圖

  魯莊公當然明白母親無顏回國的心情,就在祝邱這個地方修建了館舍,迎文姜住在祝邱。從此以後,文姜就來往於禚和祝邱兩地,徘徊於齊魯之間。齊襄公就在齊魯之間的館舍裏和文姜幽會。當時,民間詩人們自然不會放過這個精彩的桃色題材,於是,在《詩經·齊風》卷中,有一首寫的就是這個“亂倫門”事件的詩歌:“敝笱在樑,其魚魴鰥。齊子歸止,其從如雲。敝笱在樑,其魚魴鱮。齊子歸止,其從如雨。敝笱在樑,其魚唯唯。齊子歸止,其從如水。”

  “敝笱”是什麼意思?大概指的就是沒有貞節的女人。“笱”本義是指一種捕魚工具,這裏暗示文姜和魯桓公來齊國就好比自投羅網。這首詩歌的意思就是,破鞋掛在魚梁上,鯿魚鯤魚心不驚。齊子文姜回孃家,隨從人員多如雲。破鞋掛在魚梁上,鯿魚鰱魚相遊蕩。齊子文姜回孃家,隨從人員多如雨。破鞋掛在魚梁上,魚兒來往好愜意。齊子文姜回孃家,隨從人員多如水。

  從這首詩歌每段最後的多如雲、多如雨、多如水的排比句中,不難看出,這首詩歌寫的就是“魚水之歡”和“雲雨之情”;而從這首詩歌中所說的魚兒“心不驚”、“相遊蕩”、“好愜意”等字句上,更可以看出,齊襄公與文姜的兄妹亂倫之戀已經到了不知羞恥的地步,其諷刺之意可謂辛辣無比。也正因爲齊襄公的不知羞恥的驕奢淫逸,弄得朝野上下一時怨聲載道。結果,昏庸好色的齊襄公被他的部下連稱、管至父夥同公孫無知殺死。

  原來,連稱的妹妹是齊襄公的姬妾,因齊襄公只鍾情於文姜而未曾受寵,於是懷恨在心,私通公孫無知等密謀叛亂。公元前686年,即齊襄公十二年。這一年的12月,正是隆冬之際,齊襄公出遊姑棼,於是就到沛丘狩獵。在狩獵過程中因受到驚嚇,從車上摔了下來,摔傷了。回宮後發現自己丟了一隻鞋,就不分青紅皁白地把替他看鞋的侍從鞭打了一通。這個侍從出宮後,正碰見公孫無知與連稱等人率兵前來。他們聽說齊襄公受了傷,便來襲擊行宮,並將齊襄公殺死。

  齊襄公被殺死後,文姜也沒有離開禚地,就在那裏遙遙地指揮兒子魯莊公管理政事。文姜雖然放蕩不羈,但是她在處理政務上卻展現了她敏銳的洞察力和長袖善舞的本領。沒過多久,文姜就掌握了魯國的政治大權,還把原本是弱小的魯國培養成經濟軍事強國,在諸國戰爭中屢屢得勝。據說,文姜去世的時候,魯國不僅沒有嫌棄她過去的風流醜事,反而爲她舉行風光大葬,還因此大赦了天下。這也算得上爲這位風流一生的齊國美女畫上最後圓滿的句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