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風雲人物 > 帝王將相 > 東晉郗超生平事蹟簡介 桓溫某臣“一時之俊”郗超軼事典故

東晉郗超生平事蹟簡介 桓溫某臣“一時之俊”郗超軼事典故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6.76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郗超(336年-378年),字景興,一字敬輿,小字嘉賓,高平金鄉(今山東金鄉)人,東晉官員、書法家、佛學家,太尉郗鑑之孫,會稽內史郗愔之子。

郗超出身於高平郗氏,歷任撫軍掾、徵西椽、大司馬參軍、散騎侍郎、中書侍郎、司徒左長史等職。他是桓溫謀主,曾勸說桓溫廢帝立威。桓溫因不肯採納他的建議,在第三次北伐時大敗而回。桓溫死後因母喪辭去司徒左長史之職,後被起復爲散騎常侍、此後又授任宣威將軍、臨海太守等職,郗超都沒有接受。太元二年十二月病逝,時年四十二歲。

郗超善長草書,亞於二王,《書品》將其書法定爲中品。他還精通佛學,著有《奉法要》,被支道林等名僧譽爲“一時之俊”。

東晉郗超生平事蹟簡介 桓溫某臣“一時之俊”郗超軼事典故

 早年經歷

郗超年輕時卓越超羣,放蕩不羈,有曠世之才,在士林中交遊廣泛。他善於清談,見解義理精妙入微。永和元年(345年),會稽王司馬昱被授爲撫軍大將軍,徵辟郗超爲府掾。

 追隨桓溫

永和四年(348年),桓溫因平蜀之功,進位徵西大將軍。郗超進入桓溫幕府,擔任徵西府椽,後改任大司馬參軍。桓溫英氣高邁,很少推崇他人,但在與郗超交談之後,卻認爲他深不可測,因此盡心禮待。而郗超也一心追隨桓溫,不久又被授爲散騎侍郎。

太和四年(369年),桓溫請求與徐兗二州刺史郗愔、江州刺史桓衝、豫州刺史袁真一同北伐前燕。當時,北府兵卒悍勇,桓溫不願讓郗愔掌握京口重鎮。郗愔對此絲毫不知,還致信桓溫,表示願意與他共同輔佐王室,請求率部出河上。郗超將原信毀掉,以父親的名義僞造信件,呈給桓溫。信中寫道:“我不是將帥之才,不能勝任軍旅重任,而且年老多病,還是給我一個閒職,讓我休養吧。徐兗二州的軍隊就由桓公統領吧。”桓溫得信大喜,當即改任郗愔爲會稽內史,並自領徐兗二州刺史,兼併了郗愔的軍隊。

同年四月,桓溫自兗州出兵北伐。郗超極力勸諫,認爲汴水久未浚治,會影響漕運。桓溫不聽,執意進軍,並由清水進入黃河。郗超再次勸諫,認爲桓溫入黃河之法是逆水而進,難通漕運,擔心前燕拒守不戰,會令晉軍糧道斷絕,陷入無糧困境。他建議桓溫盡率全軍直擊前燕國都鄴城,這樣不論前燕逃回遼東後方、拒守鄴城或出兵決戰都有利於北伐進展。郗超又提出另外一個比較穩健的策略,建議桓溫堅守河道,控制漕運,儲蓄糧食,直至明年夏天再繼續進攻。他認爲如不速戰速決,當戰事拖延至秋冬後,在水量減少而北方早降溫的客觀條件之下,會令到晉軍更難維持。但桓溫全都不聽。九月,桓溫在枋頭被燕將慕容垂擊敗,大敗而回。

東晉郗超生平事蹟簡介 桓溫某臣“一時之俊”郗超軼事典故 第2張

 密謀廢立

桓溫北伐的本意是要建立功勳,然後回朝接受九錫,從而奪取政權,但卻因枋頭兵敗,威望頓減。鹹安元年(371年),桓溫收復壽春,對郗超道:“這次勝利能雪枋頭兵敗之恥嗎?”郗超則表示不能。當夜,郗超對桓溫道:“明公身居重任,如果不能效仿伊霍、廢立皇帝,不足以鎮壓四海,震服宇內。”桓溫採納了他的建議,決定廢黜皇帝司馬奕。

同年十一月,桓溫散佈流言,稱司馬奕因陽痿不能生育,並讓寵臣相龍、計好、朱炅寶等人蔘侍內寢,而後宮所生三子並非皇帝親生。不久,桓溫率軍入建康,以褚太后的名義下詔,廢司馬奕爲東海王,並立會稽王司馬昱爲皇帝,是爲晉簡文帝。當時,郗超擔任中書侍郎,坐鎮朝廷,百官皆畏其權勢。謝安曾與王坦之一同去拜訪郗超,一直等到天色已晚也未能入見。王坦之打算離去,謝安道:“你就不能爲了性命,先忍一忍嗎?”

簡文帝雖被立爲皇帝,但卻形同傀儡,常擔心被桓溫廢黜。後來天現異象,熒惑入太微,這在當時被認爲是帝位不保的徵兆,司馬奕被廢時也有同樣的天象。簡文帝非常不安,甚至向郗超詢問桓溫是否會再行廢立。郗超斷言道:“桓大司馬正對內穩定國家,對外開拓江山,我願用全家百餘口來擔保,不會發生那種不正常的政變。”簡文帝稍微安心,又吟誦庾闡詩道:“志士痛朝危,忠臣哀主辱。” 簡文帝因不能承受巨大的心理壓力,在位不到兩年便憂憤病死。

壯年病逝

桓溫死後,郗超改任司徒左長史,但因母喪離職。他認爲父親郗愔是名公之子,位遇應在謝安之上,但一直處於閒職,而謝安卻能掌握朝政,對此憤恨不平。謝安對郗超也是深恨不已。

守孝期滿後,朝廷起復郗超爲散騎常侍,後又授爲宣威將軍、臨海太守。他都沒有接受。太元二年十二月(378年1月),郗超病逝,年僅四十二歲。

主要成就

政治

郗超是桓溫謀主。桓溫便是在郗超的建議下,廢黜了司馬奕,改立司馬昱爲帝。

 書法

郗超是東晉著名書法家,唐代竇臮在《述書賦》將郗超與郗鑑、郗愔、郗曇、郗儉之、郗恢並稱六郗,認爲王家、謝家、庾家、郗家是主宰東晉書壇的主要家族。庾肩吾《書品》將郗超的書法定爲中下品,而李嗣真所著《書後品》則將其定爲中上品。王僧虔認爲郗超的草書次於二王,在緊湊秀美方面勝過其父郗愔,但骨力稍有不足。

佛學

郗超崇信佛教,常與竺法汰、支道林等名僧討論佛教般若學,被譽爲“一時之俊”。他意在調合佛教同儒家的正統觀念,也很注重佛教的因果報應和佛性法身等說,傾向於佛教有宗。

郗超著有《奉法要》,論述佛法要點,是東晉士大夫對佛教的典型認識,也是中國佛教義學史上的重要文獻。他提倡用佛教五戒“檢形”,用十善“防心”,認爲善惡有報,天堂地獄,均系乎心,強調人們必須“慎獨於心,防微慮始”,把本已突出超脫的人生哲學,解釋成了一種治心從善的道德學說,將佛教的道德作用提到了首位。郗超還特別改正了中國傳統上認爲積善積惡必將禍福子孫的報應說,認爲“善自獲福,惡自受殃,是禍是福,都是自作自受,不能延及後代親屬”。

東晉郗超生平事蹟簡介 桓溫某臣“一時之俊”郗超軼事典故 第3張

軼事典故

 盛德絕倫

郗超早年便享有盛譽,與王坦之齊名,時人稱讚道:“盛德絕倫郗嘉賓,江東獨步王文度。”另一種說法則是:“揚州獨步王文度,後來出人郗嘉賓。”

髯參短簿

郗超擔任西府參軍時,與主簿王珣同受桓溫器重。郗超生有美髯,而王珣身材矮小,西府有歌謠傳頌:“髯參軍,短主簿,能令公喜,能令公怒。”

入幕之賓

桓溫心懷不軌,一直想篡奪帝位,郗超則是桓溫的謀主。謝安曾與王坦之一同去拜訪桓溫,郗超躲在幕帳中偷聽他們談話。恰巧這時一陣風把幕帳吹開,暴露了郗超。謝安笑道:“郗生可謂入幕之賓矣。”

 密札解父

郗愔忠心於王室,對郗超與桓溫圖謀篡晉之舉絲毫不知。郗超臨終前,將一箱書信交給門生保管,囑咐道:“我父年事已高,我死之後,如果他悲傷過度,影響到飲食睡眠,可把這個箱子呈交給他。不然的話,你就把它燒掉。”郗超死後,郗愔果然因悲痛患病。門生便將箱子交給他,裏面全都是郗超與桓溫密謀書信。郗愔大怒道:“這小子死得太晚了。”從此再也不爲他流淚。

散盡錢財

郗愔好財,曾聚斂錢財數千萬。郗超在向父親請安時,故意將話題引到錢財方面。郗愔道:“你只不過想得到我的錢財罷了!”他打開錢庫,允許郗超在一天內任意取用,認爲郗超最多也就用掉幾百萬。郗超竟在一日之內,將庫中錢財分給全部親戚朋友。郗愔得知,驚怪不已。

不至河漢

謝安認爲聖人、賢人與普通人之間的距離很近,但子侄都不同意。謝安嘆道:“如果郗超聽見這話,一定不至於不相信。”他認爲郗超一定會贊同自己的觀點。

化貶爲褒

郗愔拜爲北府統帥,王徽之到郗家祝賀。他認爲郗愔不是將帥之才,便反覆誦道:“應變將略,非其所長。”郗融很不高興,對郗超道:“父親今日拜官,子猷卻言語不遜,實在難以容忍。”郗超卻道:“這是陳壽在《三國志》中對諸葛亮的評語,人家把父親比作諸葛武侯,我們還有什麼可說的?”

資財助隱

郗超每逢聽說品德高尚者要隱退,便會斥資百萬,爲他們建造房宇。他曾在剡縣爲戴安道起建宅邸,宅邸非常精緻。戴安道入住後,給親友寫信道:“最近到了剡縣,就好像住進官邸一樣。”

盛讚謝玄

前秦苻堅南下攻晉,侵佔樑岐,虎視淮陰。朝廷派謝玄率軍抵禦,但朝中議論紛紛,認爲謝玄不能勝任。郗超雖與謝玄不和,但仍道:“謝玄定能成功。我和他曾在桓溫的軍府共事,發現他用人能各盡其才,即使是一些細小事務,也能使人得到適當安排。以此推斷,想必他定能建立功勳。”淝水之戰勝利後,時人都讚歎郗超有先見之明,而且對他不因個人愛憎而隱匿別人的才能的做法表示敬重。

嘲諷範啓

範啓曾對郗超道:“王獻之全身乾巴巴的,即使扒下他的皮,也沒一點豐滿光澤。”郗超答道:“全身乾巴巴的,比起全身都是假的,哪樣好?”範啓生性矯揉造作,絮煩多事,郗超便以此嘲諷於他,

夫妻情深

郗超死後,妻子周氏拒絕返回孃家,道:“活着雖不能跟郗郎同室而居,那就死後和他同穴而葬。”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