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風雲人物 > 帝王將相 > 司馬懿爲何敢發動政變?背後有何靠山?

司馬懿爲何敢發動政變?背後有何靠山?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8.25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公元249年,司馬懿終於等來了這個機會,他趁曹爽陪曹芳離洛陽至高平陵掃墳,發動了歷史赫赫有名的高平陵之變,下面本站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受《三國演義》等影視作品的影響,大家很容易認爲司馬懿發動高平陵政變,曹爽這個“草包”瞬間就繳槍投降了。其實曹爽並不是“草包”,司馬懿也不是一個人在戰鬥,司馬懿身邊還有蔣濟、高柔、王觀、孫禮等曹魏的“老領導”。

司馬懿不是一個人在戰鬥

正始十年(公元249年),司馬懿趁曹爽陪魏帝曹芳離洛陽至高平陵掃墓,起兵政變並控制京都。自此曹魏軍權政權落入司馬氏手中,史稱高平陵事件。簡簡單單的兩句話,真實的背後卻有太多的權力鬥爭與腥風血雨。

我們不展開,只說一個問題,司馬懿發動政變是僅僅靠兩個兒子和兄弟嗎?當然不是!

政變發動時,司馬懿以郭太后名義下令,關閉了各個城門,派司馬師、司馬孚率兵佔據了武庫,然後自己親自帶兵與太尉蔣濟共乘一車,出城據守洛水浮橋;同時命令司徒高柔持節代理大將軍職事,佔據曹爽營地;太僕王觀代理中領軍職事,佔據曹羲營地。

太尉蔣濟、司徒高柔、太僕王觀,太尉和司徒這都是三公之一,太僕也位列九卿。蔣濟、高柔、王觀和司馬懿一樣都是曹魏“四朝元老”,歷仕曹操、曹丕、曹叡、曹芳四代曹氏帝王。當司馬懿和曹爽撕破臉的時候,他們選擇站在了司馬家一邊,這是個問題!

曹爽得罪了“老領導”們

司馬懿爲何敢發動政變?背後有何靠山?

爲何蔣濟、高柔、王觀等人選擇支持司馬懿呢?因爲曹爽事情做得太絕,得罪了老領導們!

先說蔣濟。蔣濟在曹操時代,是他的心腹謀士之一,軍事眼光獨到,多次提出很好的建議,比如建議聯合孫權幹掉關羽;魏文帝曹丕時代,蔣濟出任東中郎將,代替曹仁統率大軍,在曹丕歷次伐吳過程中發揮關鍵作用,後升任尚書。魏明帝時期,蔣濟出任中護軍。

中護軍一職雖位不比上卿,但職權頗重,除了在軍中總統諸將,執掌禁衛外,另有負責選任武官的權力。據《魏略》記載,蔣濟爲護軍時,難以止住人們爭先恐後地行賂,於是利用此職權之便大肆謀取私利,故當時民間有歌謠說:“欲求牙門,當得千匹;五百人督,得五百匹。”

曹爽掌權後,中護軍這樣重要的職位自然不能不掌握在手中。於是曹爽用了明升暗降的手段,先是把蔣濟轉爲領軍將軍,進封昌陵亭侯。太尉司馬懿晉升太傅後,蔣濟又升遷爲太尉。太尉雖然名義上是三公之首,然而沒有什麼實際權力,所以曹爽這相當於斷了蔣濟的財路,把他從實權位置上擠走了。

再說高柔。高柔本是幷州刺史高幹的從弟,後來加入曹操陣營,以善於治法聞名高柔擔任廷尉長達二十三年,後來升任太常。曹爽掌權後也是不斷給高柔升官,正始六年(245年),升任司空;正始九年(248年),又遷任司徒。

王觀的經歷也差不多。王觀自少孤貧但有志氣,後得到曹操召爲丞相文學掾,又先後出任高唐、酇縣和任縣縣令,在當地都有治跡和稱許。曹丕稱帝后,王觀任尚書郎、廷尉監。後又先後出任南陽和涿郡太守。後來魏明帝召王觀爲治書侍御史,典行臺獄。太尉司馬懿後來更請王觀出任他的從事中郎,後先後轉職尚書、河南尹和少府。

司馬懿爲何敢發動政變?背後有何靠山? 第2張

明帝死後,曹爽專權,生活奢侈,曾命材官張達銷燬一些其府中木材和一些私人物品,王觀知道後不畏曹爽權勢,將張達免職。另少府屬下三個尚方御府內有很多珍奇玩物,曹爽常常要求取用,但又害怕王觀的守法不阿,最終將王觀調任太僕,以方便自己取利。

蔣濟、高柔、王觀這樣的“四朝元老”,在曹魏任職多年,各種關係盤根錯節。蔣濟長期擔任中護軍,禁軍中很多中層軍官都是他提拔的;高柔在司法系統浸淫多年,德高望重。曹爽爲了掌控權力,把這些老臣擠到一邊,損害了他們的利益。也怪不得他們願意和司馬懿一起打到曹爽!

曹爽的敗亡,不僅僅是表面上看起來那麼簡單。一方面是司馬懿的隱忍與充分謀劃,另一方面蔣濟、高柔等老臣的支持也是很關鍵的。所以通過這件事情告訴我們一個道理,在單位裏不要看不起退居二線的老領導,更不要得罪他們,因爲你不知道他們到底有什麼樣的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