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風雲人物 > 帝王將相 > 武則天素來愛才,但爲什麼奇才陳子昂得不到重用呢?

武則天素來愛才,但爲什麼奇才陳子昂得不到重用呢?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3.47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初識陳子昂,就是那首著名的《登幽州臺歌》。

登幽州臺歌

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

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這是一曲弔古傷今的生命悲歌,這是一聲懷才不遇的千年嘆息。

天涯從此寂寞,塵世無比孤獨。

武則天素來愛才,但爲什麼奇才陳子昂得不到重用呢?

其實,陳子昂剛開始的仕途還是比較順利的。他24歲考中進士,就得到武則天的召見,因文采出衆受到賞識,被提升爲麟臺正字。麟臺爲唐代官署名,就是祕書省。在祕書省當官,也算對得起陳子昂的滿腹才華。

但此後,陳子昂的仕途卻原地踏步,毫無起色。

686年3月,26歲的陳子昂隨喬知之北征,但在7月獨自返回,上書論西蕃邊州安危事三條,因未立軍功,徒增許多失意。此後,武則天雖然屢屢召見陳子昂,向他詢問治國之道,陳子昂也侃侃而談,從容應對,但這些建議並沒有被武則天接受。“雖數召見問政事,論亦詳切,顧奏聞輒罷。”或許是不符合武則天的理政思維,或許在武則天眼中只是書生之見,反正每次武則天只不過都是聽聽而已,然後束之高閣。

690年,67歲高齡的武則天登基,改唐爲“周”。一向耿直的陳子昂爲求重用,向武則天進獻《周受命頌》,目的就是討武則天歡心,希望量才提拔。但武則天並不買賬,只是給了陳子昂一個右衛胄曹參軍的職務,這不過是一個掌管兵器甲仗的小官員,與陳子昂心中的期望差距很大。

武則天素來愛才,但爲什麼奇才陳子昂得不到重用呢? 第2張

693年,陳子昂母喪守孝期滿後,終於升任右拾遺的職位。拾遺的字面意思是撿起皇帝的遺漏(政策失誤),相當於諮詢建議官員,也就是諫官。這還不錯,儘管不能過分直面皇帝的過失,但與皇帝的距離拉近了。

但讓陳子昂沒有想到的是,他的衆多建議仍然不被朝廷放在眼裏,唯一能被朝廷採納的也許就是徐元慶刺殺御史大夫趙師韞一案。

武則天素來愛才,但爲什麼奇才陳子昂得不到重用呢? 第3張

當初趙師韞任下邽縣尉時,徐元慶的父親因罪被趙師韞正法。徐元慶爲報殺父之仇,隱姓埋名,到一家驛站幹雜務。升爲御史大夫的趙師韞出差來到了驛站,徐元慶抓住機會,殺了趙師韞。

在對徐元慶的判罰上,朝廷卻出現了不同意見,有人認爲徐元慶“孝烈”,不予治罪。朝臣各執一詞,爭執不下。陳子昂力排衆議,寫下了一篇《復仇議狀》,大意是徐元慶謀殺朝廷大員,應按照唐律先行處死;但念其爲父報仇一片孝心,死後再表揚。此案例還寫進了《唐律》,“編之於令,永爲國典”(但一百年後,柳宗元把陳子昂的這個案例徹底否定了)。

陳子昂在“法”與“禮”之間進行了平衡,因此案子完全按照陳子昂的建議判決,這給失意的陳子昂多少帶來了一些安慰。

但好景不長,694年,朝廷的政治鬥爭又給了陳子昂當頭一棒,陳子昂因“逆黨”株連而下獄。陳子昂眼看自己的政治抱負不能實現,反而受到打擊,他的心情可見一斑,他在獄中懇請武則天“憫臣愚昧,特恕萬死,賜以再生”,然後將功折罪,“束身塞上,奮命賊廳。”出獄後,陳子昂官復原職,但已是如坐鍼氈,銳氣磨掉了大半。

武則天素來愛才,但爲什麼奇才陳子昂得不到重用呢? 第4張

696年,36歲的陳子昂隨武攸宜率軍征討契丹,任隨軍參謀。在朝廷多年沒有出頭之日的陳子昂,感到施展自己抱負的機會來臨了。

可是,戰場和朝廷又何其相似!他屢次向武攸宜進言獻計,但武攸宜不僅不採納陳子昂的計謀,反而嫌他干擾軍務,頂撞上司,將他降職爲代理軍曹。

在朝廷被冷落,在戰場又碰了一鼻子灰,這讓陳子昂心情十分鬱悶。他帶着一身失落,走上了幽州臺。

戰國時期,燕昭王築黃金臺(幽州臺)以招納天下賢士。而這時,歷經千年滄桑的黃金臺卻接納了一個孤獨而失落的靈魂。

陳子昂登上幽州臺,眺望着大好河山,回憶着歷史風雲,聯想到自己的遭遇,滿懷悲情無處訴,熱淚紛紛唯自知。

吟完《登幽州臺歌》,陳子昂對朝廷徹底的失望了。浪費了太多的青春年華,帶給他的只是失落。他心中只想捲起鋪蓋,一走了之,離開東都洛陽這個傷心之地。

698年,軍隊班師回朝,陳子昂以父親年邁多病爲由上表辭官,而朝廷也沒有阻攔。從此陳子昂離開了仕途,退隱家鄉四川省射洪縣。  武則天愛惜人才那可是青史有名,但爲什麼陳子昂得不到重用呢?其建議除了不切合武則天的執政實際外,《舊唐書》給我們給出了另一種答案,那就是陳子昂“褊躁無威儀”。褊躁就是爲人狹隘急躁,無威儀就是沒有威嚴的風度和儀表。儘管這種說法有失片面,但也許是陳子昂失意的一個重要原因吧。

但令人可惜的是,陳子昂在家鄉沒幾年,竟然死於一個小小的縣令段簡手中。而陳子昂臨危之際,竟然想不出別的辦法,一是給段簡行賄,二是在獄中占卜,最後發出“天命不佑,吾殆死乎!”的嘆息!702年,陳子昂於死於獄中,年僅四十二歲。

由於段簡這些文化屠夫的存在,中國文學史上少了無數佳作,多了許多冤案。

我們暫不去探討陳子昂之死是否受朝廷武三思的指使,只是感嘆一代文人在大難臨頭之時,卻得不到社會的幫助與解救,這種對待文化人的無情和冷漠,是否也是文壇的千古悲哀?

  

武則天素來愛才,但爲什麼奇才陳子昂得不到重用呢? 第5張

讀到陳子昂的死於非命,我也想到了飢不果腹的杜甫,浪跡天涯的李商隱,貶謫路上的柳宗元……大唐文化的輝煌篇章之上,到處流淌着詩人們的斑斑血淚。

陳子昂去世60年後,杜甫來到射洪縣陳子昂學堂,無限感傷,揮筆寫道:“陳公讀書堂,石柱仄青苔。悲風爲我起,激烈傷雄才。”

“佇立望已久,涕落沾衣裳”、“結芳意而誰賞,怨絕世之無聞”,陳子昂,作爲唐詩革新的先驅者,譜寫了無數的壯麗篇章,卻是一顆孤獨的靈魂,一位失意的才子!一個無助的生命!你發出的千年嘆息,蒼涼悲壯,讓人久久不能釋懷。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