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風雲人物 > 帝王將相 > 朱宸濠:明朝最後一位造反的藩王,下場如何?

朱宸濠:明朝最後一位造反的藩王,下場如何?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1.6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朱宸濠(1476年7月1日-1521年1月13日),號畏天,江西省南昌府南昌縣(今江西省南昌市)人,明太祖朱元璋五世孫,寧王朱權第四代繼承人。正德十四年(1519年),寧王朱宸濠起兵十萬造反。殺死江西巡撫孫燧、江西按察副使許逵,以李士實、劉養正爲丞相,以王綸爲兵部尚書,發檄各地,指斥朝廷,略九江、破南康、出江西、佔安慶,終爲贛南巡撫王守仁所俘,押送南京,廢爲庶人,論罪伏誅,封國廢除。在寧王朱宸濠之前,明朝出現了多次藩王造反的情況,比如朱棣、朱高煦、安化王朱寘鐇等。但是,在寧王朱宸濠之後,明朝就沒有出現藩王造反的情況了。接下來本站小編就帶來歷史真相,一起看看吧!

首先,寧王朱宸濠是朱元璋的第17子朱權的玄孫。對於第一代寧王朱權來說,和朱棣一樣,都被朱元璋分封到明朝的北部邊境,而且都手握重兵。不過,在靖難之役後,朱棣顯然對寧王朱權不太放心,不僅把他原來的封地賜給了三個蒙古王(兀良哈部族的首領們),還把寧王朱權安置在江西。從這一角度來看,寧王朱權的遭遇顯然讓他的後人朱宸濠極爲不滿,從而成爲他起兵造反的原因之一。

正德八年(公元1513年)九月,因爲巡視江西右僉都御史王哲不附己,朱宸濠宴請王哲,結果在這場宴會之後,王哲就突然病逝了。正德十二年(公元1517年),寧王府典寶閻順、內官陳宣、劉良等到都城揭發朱宸濠的不法之事,朱宸濠遣同謀劉吉收買倖臣錢寧等人,結果不僅未問他的罪,反而將檢舉者閻順等發往孝陵衛充軍。對此,在筆者看來,寧王朱宸濠不僅收買了不少明朝大臣和宦官,還對明武宗朱厚照諂媚臣服,這也成爲他能夠順利發動叛亂的原因之一。

朱宸濠:明朝最後一位造反的藩王,下場如何?

對於寧王朱宸濠來說,得知明武宗有在宮中張燈爲樂的愛好,故於正德九年正月,嚮明武宗貢獻新樣四時燈數百,窮極奇巧,並派人親自入宮將燈懸掛起來,儘管因偶不小心,引起火災,將乾清宮燒成一片灰燼,但明武宗仍挺高興。

到了公元1517年秋,他派密探到都城,以便向他報告那裏的情況。同時他設立了一個驛傳系統給他傳遞消息。他的謀士們警告他不要謀反。他應當等到皇帝去世,屆時在隨着發生的混亂中,從而起兵造反。不過,對於寧王朱宸濠來說,顯然已經急不可耐了。而這,也讓寧王朱宸濠的罪行逐漸暴露出來了。

公元公元1519年春,孫燧已遞送了七份關於寧王謀反的報告,再三再四地說,寧王的確將要反叛。但都不起作用。對此,在筆者看來,前面已經說過,寧王不僅收買了明朝都城和宦官,更贏得了明武宗朱厚照的好感。所以,除非寧王正式起兵造反,否則,僅僅憑藉他人的上奏,朝廷也不會把寧王怎麼樣。

正德十四年(公元1519年),御史蕭淮上疏揭發寧王的罪行:“寧王不遵祖訓,包藏禍心,招納亡命,反形已具。”並且指出:“不早制,將來之患有不可勝言者。”因爲是御史上奏,這讓明武宗感到事關重大,派駙馬都尉崔元、都御史顏頤壽、太監賴義等攜帶聖旨前去,收其護衛,令其歸還所奪官民田。值得注意的是,到這個時候,明武宗朱厚照也沒有痛下殺手,其目的是讓寧王有所收斂,不要做得太過分了。但是,寧王得知消息後,卻不是這麼想的。正所謂做賊心虛,寧王認爲這是明武宗已經察覺到自己要謀反了。所以,在收到聖旨之後,寧王決定馬上發動叛亂,目標直指明朝皇帝的寶座。

與此同時,寧王朱宸濠積極鑄造印章,共得“護衛及經歷、鎮撫司、千、百戶所印,凡五十有八”;爲置備兵器,又“遣人往廣東,收買皮帳,製作皮甲,及私制槍刀盔甲,並佛郎機銃兵器,日夜造作不息”;朱宸濠還曾邀請江湖巨盜楊清、李甫、王儒等百餘人人府爲“把勢”,又招募凌十一、閔廿四等流竄在鄱陽湖的強盜500餘人。對此,在筆者看來,雖然寧王朱宸濠的準備比較充分。但是,作爲明朝之下的藩王,寧王難以募集到正規訓練的士兵,所以,其部下往往是一羣烏合之衆,這也成爲他起兵之後,很快被平定的重要原因。

朱宸濠:明朝最後一位造反的藩王,下場如何? 第2張

正德十四年(公元1519年)六月十四日,朱宸濠利用南昌官吏謝宴之機,命令持刀侍衛數百人將他們包圍起來,聲稱“奉太后密旨,令起兵入朝”。在古代歷史上,很多造反都打着太后的名義,比如三國時期的高平陵之變,鍾會之亂等。在起兵之後,朱宸濠自稱皇帝,年號順德,集兵號稱10萬,發佈檄文,聲討朝廷。對於朱宸濠來說,命其將領閔廿四等攻下九江、南康(治今星子縣)。

正德十四年(公元1519年)七月初一,朱宸濠留宜春王朱拱樤、內官萬銳等守南昌城,自率水師號10萬,戰船千艘出鄱陽湖,蔽江東下,攻打安慶,指向南京,欲攻取南京即帝位。對此,在筆者看來,如果讓寧王朱宸濠順利攻下南京的話,不僅會獲得物資和兵馬上的補給,也會壯大己方的聲勢。從這一角度來看,朱宸濠的規劃顯然是比較合理的。

最後,計劃趕不上變化,寧王朱宸濠的叛軍襲下南康(今星子)、九江,順江東下至安慶(今屬安徽),就遭到知府張文錦、都指揮楊銳抗擊,被迫頓兵城下。九江於正德十四年(1519)7月13日陷落,府城安慶(離南京150多英里)於7月23日被包圍。但是,寧王率領的主力直到7月26日才向南京出發。

得知這一情況後,江西南部的巡撫王守仁(王陽明)已經集結了一支大軍,並定下了抵禦寧王的戰略。在王守仁(王陽明)看來,南昌的守軍不多,寧王帶走了大部分將士。所以,王守仁拒絕部將急赴安慶的建議,計劃直克南昌,俘獲朱拱樤,然後在長江與寧王的主力交戰。他推斷寧王將趕回去保衛他的總部,而不是繼續往南京前進。果然,正久攻安慶不下的朱宸濠得知南昌已被攻破,遂解安慶之圍,回師爭奪南昌。

正德十四年(公元1519年)七月二十四日,兩軍相遇於南昌近郊的黃家渡,吉安知府伍文定採取誘敵深入、南北夾擊的戰術,使朱宸濠首戰敗陣,被斬殺淹死者數以萬計。七月二十六日早晨,王守仁採納隨軍的萬安知縣王冕的計策,以小舟載薪,乘風縱火,焚燬朱宸濠副舟。朱宸濠大敗,損失3萬餘人。在此背景下,朱宸濠及其世子、郡王、儀賓,並李士實、劉養正、王綸等皆就擒。朱宸濠謀叛朝廷,自起兵開始,到失敗僅43天。而這,自然讓其他明朝藩王受到了震懾。所以,在寧王朱宸濠之後,明朝就沒有出現類似的藩王造反事件了。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