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風雲人物 > 帝王將相 > 與朱令室友祖父相關的一起清華學生命案

與朱令室友祖父相關的一起清華學生命案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1.5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原載於《文史精華》2005年12期

與朱令室友祖父相關的一起清華學生命案

這是一位畢業於清華大學的年輕人的死亡檔案。說他年輕,是因爲他死的時候只有34歲。如果他活到今天,該是一位76歲的老人。1963年5月11日,人們發現他死在單位一間破敗不堪的獨身宿舍裏。極少有人去過他的住處,因爲“那裏埋汰,臭味燻人”(調查人李文發、馬傑、張丙中1963年5月13日記錄)。

北國長春的5月,草木返青,繁花初綻。

背景複雜的“張氏家族”

張旃,男性公民。原籍廣東省樂昌縣,1929年10月生於北京。在1953年由該廠保衛科填寫的“嫌疑分子登記表”上,貼有一張發黃的照片。彼時的張旃戴一副近視眼鏡,穿着整潔的白襯衫,氣質溫文爾雅。

類似的表格有十餘張,雖詳略不一,但大同小異。

張旃6歲時在廣東入讀小學,1937年日軍大舉侵華,局勢緊迫,張旃轉入香港九龍一所小學就讀,1939年又由港轉入重慶歌樂山小學,後又升入重慶高中,1946年9月轉入上海南洋模範中學,於顛沛流離的戰亂中完成高中學業。1949年上海解放後,考入北京清華大學機械系。1952年於該校畢業,分配到東北人民政府工業部,同年9月調到636廠(即國營柴油機廠)任見習技術員。

張旃調入國營柴油機廠的時候,正值建國初期,剛剛走出校門且“社會關係極爲複雜”的張旃,理所當然成了被重點監視的對象。

張旃的家庭背景被看成是“一類反革命家庭”(“登記表”之00006)。據當年記載,其祖父張昭芹是前清舉人,曾任樂昌縣縣長、廣東軍首領餘漢謀手下的主任祕書長、國大代表。1945年“九三”勝利後,由香港赴南京參加國大選舉,爾後轉去臺灣。

張旃的父親張茲闓,國民黨員,南開大學畢業生,曾赴美留學。抗戰爆發後,任國民政府經濟部工礦調整處副處長,1944年改任戰時生產局材料處處長。1945年“九三”勝利後任經濟部特派員,前往蘇州、浙江、皖南“接收”,爾後又任資源委員會中國石油公司協理、總經理。到臺灣後,曾任國民黨“駐聯合代表團”代表,並任國民黨“駐菲律賓中國銀行”總經理等職務。

張茲闓去臺後,成爲臺灣早期經濟發展的“關鍵人物”之一,又被稱爲“臺灣金融界的第一顆天王星”。1960年7月卸任臺銀董事長。還曾在國民黨政府擔任要職。

張旃母親麥翠穎,操持家務,在“家庭情況”欄內特別註明:“系官僚資產階級,政治思想反動”。

張旃還有一兄一姐,哥哥張彬,國民黨員。當時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任助教。姐姐張初榮於1943年在重慶南開中學參加國民黨軍隊,在蔣經國主持的國民黨中央訓練團學習。1946年留學美國,1950年與邵和國結婚。邵曾擔任過南京國民政府的經濟部長,和李宗仁先生關係密切。

在相關文字的材料中,還詳細記載了張旃父親的朋友孫越崎的情況。孫越崎建國初期任中央人民政府財政經濟委員會計劃局副局長。建國前曾任國民黨政府資源委員會主任,是張茲闓的上級。1948年下半年,國民黨政府行政院長翁文灝舉薦他爲財政部長。南京解放前夕,國民黨政府計劃將資源委員會在上海、南京等地的廠礦及其物質財產分3路(即廣州、臺灣、重慶)遷移,蔣介石親自召見了孫越崎,佈置了這項任務。此時,李濟深、邵力子曾多方做孫的工作,勸他參加新政府(即我中央人民政府)。在李、邵影響下,孫越崎表現“柔意動搖”,並親自在上海主持召開了政府財政部及資源委員會會議,孫在會上報告了參加新政府辦法。在參加我中央人民政府工作時,孫越崎曾交出一批檔案資料和個人財產。據同一份檔案資料記載:孫越崎“參加我工作後,還與香港有來往,據知繫個人財產問題。並借個人職權,拉攏僞資委會參加我中央人民政府工作之郭可權等人員,企圖樹立個人勢力”。

由於孫越崎和張旃父親張茲闓的特殊關係,因此1949年後,張旃在清華大學讀書期間,經常到孫家去玩,1951年1月至1952年4月,“每月從其家中拿10至15萬元(當時的貨幣,1萬元即今1元——作者)以資助他完成學業。直至‘三反’運動開展後始斷絕經濟關係”。

張旃的父親還有一位朋友也對張進行過資助。據1954年3月份調查材料記述,他叫張鄂聯(有資料顯示文革後曾任秦皇島市政協副主席),時任秦皇島市公私合營耀華玻璃工廠廠長。“張鄂聯繫國民黨中央訓練班三十一期黨政訓練班畢業,其間由蔣介石介紹加入國民黨。曾任國民黨財政部工礦調整處專員”。

張茲闓在張鄂聯的公司存有股份。天津解放後,該公司在港臺兩地存有5000餘箱玻璃,爲把全部貨物兌換成現款取回,1949年8月張鄂聯曾赴港處理此事。在港期間,曾與張茲闓見了面。一個月後,張鄂聯返回天津,爲張茲闓帶回耀華公司股票,在市場變賣後,全數寄給了張旃。

張旃姑母鄧靜嫺,原在國民政府中央信託局工作,系北大校長鬍適的乾女兒。去臺後曾在1951年9月間給張旃寄過錢和衣物。其姑父錢思亮(去臺後曾任臺灣大學校長),解放前爲北京大學化學系主任。錢與胡適關係密切,經常出入胡家。解放前夕,國民黨政府派專機接胡適與清華大學校長梅貽琦等逃往臺灣,錢思亮同機抵臺(中共北大機關第一總支自然科學處支部張龍翔1962年7月12日證明材料)。

據張旃向組織交代,1951年之前,張旃曾通過父親的友人,和父母兄姐保持了兩年多的通信聯繫,並“從孫越崎那裏得知了其父的一些情況”,爲此孫越崎、張鄂聯以及張家在大陸的親屬,均不同程度地受到有關部門的懷疑和調查。

1949年全國解放前夕,張旃的直系親屬均隨國民黨部隊逃往臺灣,只有張旃一人由於在清華大學讀書而留在大陸。因國共兩黨尖銳衝突所帶給張氏家族的不幸,似乎命裏註定要由張旃以及留居大陸的親屬來承受了。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