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風雲人物 > 帝王將相 > 大唐太子李承乾:古代歷史上命運最悲催的皇二代

大唐太子李承乾:古代歷史上命運最悲催的皇二代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0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衆所周知,皇二代們不需要拼爹,只需要拼娘,因爲他們都是同一個爹生的。李承乾是唐太宗和長孫皇后這對模範夫妻的長子,一出生就註定是理所當然的繼承人。他從小被重點培養,老師都是全國最頂尖的高手,張玄素、孔穎達、于志寧,評人家個特級教師、終身教授啥的都覺得虧待了。李承乾同學也確實是個好同學,他尊敬師長,團結兄弟,一直以三好儲君、天才少年的光輝形象示人。

他是春天出生的,卻毫無怨言地把成人禮改到秋天舉行,因爲怕生日派對影響農耕;老爸給爺爺守孝期間,他責無旁貸擔起監國重任,而且好評如潮。就連老爸也親口稱讚:“我以承乾多疾病,不令讀書,但與孔穎達評論古事。我試令作數紙,書言經國大體,立成三紙,頗有可觀,先論刑獄爲重,深得經邦之要也。”—這哪裏像一代明君說的話,分明是一個慈愛又自豪的父親在向人們炫耀自己的聰明兒子,可見唐太宗對他這個嫡長子還是很滿意的。有體制保障,有父母撐腰,這把龍椅,非他莫屬。

李承乾漸漸有些忘乎所以了。太容易得到的東西,誰也不會珍惜。後來有消息說太子“好嬉戲,頗虧禮法”。不過老爸還是很貼心地說:“太子生長深宮,百姓艱難,耳目所未涉,能無驕逸乎!”然後又開始嚴告羣臣:“卿等不可不極諫!”言外之意:出了這種事,教育部幹什麼吃的?!李承乾同學出了問題,這不是孩子的錯,是教育有問題!人家太子也不是吃素的,怎麼着,想雙規我?我招,我全招,我錯了還不行嗎?唐太宗以善於納諫著稱,他的太子則以善於拒諫聞名。李承乾的拒諫名言是:“我爲天子,極情縱慾,有諫者輒殺之,不過殺數百人,衆自定矣。”

但這時他還是比較低調的,恭恭敬敬將前來勸諫的大臣請進門,作揖打拱,開始進行無比深刻的自我批評,讓老臣們感動得淚流滿面,最後不得不跪下來安慰知錯能改的英明儲君:“太子殿下,您可千萬別想不開!”李承乾的快樂除了來自在君臣面前玩變臉,還來自他的幾門特殊愛好,那就是盜竊、CS、化裝舞會還有同性戀。也許是三好太子想換換口味吧,他下班後喜歡盜竊,閒來無事就扮演山賊強盜去老百姓家裏偷雞摸狗,把戰利品帶回來放大鍋裏煮了吃,據說就是在這時候摔傷了腳,從此走路有點跛。

大唐太子李承乾:古代歷史上命運最悲催的皇二代

現代青年哈韓哈日,大唐潮人李承乾則哈突厥。他苦學突厥話,下班後脫了正裝換了突厥服在東宮的花園裏紮起帳篷露營。獨樂樂不如衆樂樂,他又叫隨從也都化裝成突厥人的樣子,一起過遊牧生活,烹羊宰牛,不亦樂乎。有時還玩一把行爲藝術,躺在地上對屬下說,假設我是突厥可汗,現在我死了,該怎麼着你們看着辦吧,說罷眼一閉腿一蹬,裝死。屬下們也都訓練有素,立即熱熱鬧鬧地用突厥習俗發喪。太子爺一高興,又開始發佈豪言壯語:“我要是當了皇帝,就帶數萬人去西邊打獵,然後整了容去投奔突厥首領,混個將軍噹噹還是很有信心的。”—天可汗的接班人居然要去異族那裏當中層幹部!當然,這些都是太子的個人隱私,只有小圈子裏的人知道。但是狗仔到處有,東宮特別多。特別是後來太子又搞起了同性戀,和一個叫稱心的伶人同起同臥,再加上一些人別有用心的宣傳,唐太宗很快就知道了,並派人處死了稱心。

從小到大沒受過氣的太子也牛氣起來,在東宮給他的小可愛塑了像,日夜焚香祭祀,一連幾個月都不去上朝,率先發動了和皇帝的冷戰。這些事情應該發生在長孫皇后去世之後,也就是李承乾17歲後,沒有了母親的規勸,又不顧輔臣的督導,他一步步由着自己的性子慢慢滑向權力的邊緣。皇二代的最大悲哀就在於他有很多競爭對手。唐太宗有14個兒子,誰不想做皇帝呢—李承乾你是嫡長子有什麼了不起,當年咱老爸不就是殺兄滅弟上來的嗎?李承乾的兩大競爭對手是李泰和李恪。作爲嫡次子的李泰才華橫溢,寵冠諸王;李恪的生母則是隋煬帝的女兒,兩朝帝裔,文武全才,太宗常稱其“類己”,在當時名望很高。

在太子失寵的這段時間裏,李泰正是春風得意馬蹄疾,皇帝賦予他的種種特權和賞賜似乎都在向羣臣暗示着什麼。李泰自己也展開了攻勢,他開始詆譭太子的跛腳:堂堂帝國怎麼能交到一個無德無才連形象氣質也都很差的人手裏呢?他拉攏朝臣結交朋黨,在朝中漸漸形成了一股廢儲勢力。危急關頭,太子終於從終日的遊戲中清醒了過來,然後爲自己岌岌可危的地位擔憂。他首先想出的手段是寫匿名信彈劾李泰,可是收效甚微。李泰的呼聲越來越高,眼看大勢已去,他不甘心就這樣倒臺,便召集了大將侯君集等人預謀逼宮,畢竟他老爸是這方面的模範代表。但他們的計劃卻遠不如玄武門之變來得犀利,而只是弱弱地謀劃:太子裝病,叫皇帝前來探望,到時候挾天子以令諸侯。

並且,造反這事,竟然還被兄弟齊王李佑搶了先!清掃齊王餘黨時牽連到了太子的一個親信,抓過來一審,才知道東宮也已經磨刀霍霍,而此刻李承乾還躊躇滿志地嘲笑着李佑不自量力!生於憂患,死於安樂。面對弟弟李泰的步步緊逼,李承乾終於懂得了憂患,可惜在安樂之中長大的他,不像生於民間、長於行伍的李世民一樣有勇有謀,擁有強大的智囊團,還能從善如流。他最後的反抗就是魚死網破—李泰你也別想當上太子!在審問時他告訴父皇:“臣貴爲太子,更何所求?但爲泰所圖,特與朝臣謀自安之道。不逞之人,遂教臣爲不軌之事。今若以泰爲太子,所謂落其度內。”我犯的事,只不過是爲了反擊李泰的不安分,我迫不得已,純屬自衛。

李承乾事發後,唐太宗確實有改立李泰爲太子的意思,但也猶豫要不要照顧一下親自撫養長大的小兒子李治。急功近利的李泰馬上表態:如果自己即位,百年之後願“殺子傳弟”!玄武門裏衝殺出來的李世民當然明白這句話的虛僞與險惡,他又想起了長子承乾的那一番話—李泰即位後恐怕難容兄弟。

爲保全諸子,他猶豫再三,最終決定選立長孫皇后所生的幼子李治爲太子。李泰從此被隔離、改封,從此遠離皇權。而本就體弱多病的李承乾被貶爲庶人後,在流放地黔州(今重慶)生活了兩年就鬱鬱而終,這一年他才26歲。唐太宗不堪喪子之痛,爲之罷朝。根正苗紅的李承乾若知道自己最終會是這樣一個悲摧的結局,不知他當初還會不會那麼任性妄爲,以致樂極生悲。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