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風雲人物 > 帝王將相 > 宋真宗封禪泰山導致國庫空虛:歷史如何評價他

宋真宗封禪泰山導致國庫空虛:歷史如何評價他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6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宋真宗趙恆是宋朝第三位皇帝,宋太宗第三子,初名趙德昌,後改趙元休、趙元侃,997年繼位,1022年駕崩,享年五十五,在位二十五年。其父宋太宗最初立長子趙元佐爲太子,但趙元佐後來因叔叔趙廷美被害而誘發精神病,太宗再立次子趙元僖爲太子,趙元僖又早逝。

至此才輪到老三趙德昌當太子。至道三年(997年),宋太宗因之前受到的劍傷復發而駕崩,趙德昌繼位爲帝,改名爲趙恆,是爲宋真宗。  

宋真宗封禪泰山導致國庫空虛:歷史如何評價他

  網絡配圖

這位生於皇家,長於宮廷的皇子,照比他的伯父和父親,性格極爲懦弱,缺乏開拓創新的決心和勇氣。在他看來,堅持太宗晚年推崇的黃老無爲思想,繼續守成的局面是最好的選擇。

正因爲如此他最開始竟天真地認爲宋遼簽訂的“澶淵之盟”,是一樁值得自豪的千秋偉業,很是得意了一陣子。實不知這開創了以輸送歲幣求苟安的惡例,在當時就有人向他指出,參政王欽若對他說:“城下之盟,《春秋》恥之。

澶淵之舉,以萬乘之尊而爲城下盟,沒有比這更恥辱的了!”這位姓王欽若本來是要貶低名相寇準,沒想到卻同時給愛慕虛榮的宋真宗也潑了一盆冷水,從此便怏怏不樂。王欽若是一個很會拍馬屁的小人,史稱他“性傾巧,敢爲矯誕”。

王欽若投機取巧很在行,他看出真宗是一個既好大喜功,又害怕戰爭的人,就找了個機會假意向真宗提議說:“陛下若出兵收復幽、薊兩州,就可以洗掉澶淵之盟的恥辱。”真宗哪有那膽量,王欽若乘機又說:“那就只有封禪可以鎮服四海、誇示外國了。

可泰山哪是說封就封的,須是建立了豐功偉業的最出色的皇帝,在“天瑞”的呼應下才可施行。因此,此前只有秦始皇、漢武帝、光武帝、唐高宗、唐玄宗五位比較有成就的帝王搞過泰山封禪大典。  

宋真宗封禪泰山導致國庫空虛:歷史如何評價他 第2張

  網絡配圖

對比幾位前輩,如果真宗有自知之明,就不該搞泰山封禪。偏偏真宗沒有自知之明,爲了促成封禪大事,他和王欽若等一般善於投機取巧的大臣,愣是編排出了天降天書的噱頭。

景德五年(1008)正月初三,宰相王旦率羣臣早朝完畢時,有司來報,稱“有黃帛曳左承天門南鴟尾上”,宋真宗“召羣臣拜迎於朝元殿啓封,號稱天書”。爲了證明“天書”真的是從天而降,宋真宗還特意精心編造了一個故事:“半夜我剛要睡,忽然臥室滿堂皆亮,我大吃一驚,見到一個神人忽然出現,此人星冠絳袍,對我說:‘一月三日,應在正殿建黃籙道場,到時會降天書《大中祥符》三篇,勿泄天機!’我悚然,起身正要答話,神人忽然消失,我馬上用筆把此事記了下來。

從十二月一日起,我便蔬食齋戒,在朝元殿建道場,整整一個月恭敬等待,終於盼來了天書。城皇司來奏稱在左承天門南發現有帛布懸於屋脊上,即遣中使去察看,回報說帛布還包有類似天書的東西,封口隱然有字。原來正是神人說的天書啊!”王旦等當即再拜稱賀。真宗於是率百官步行到承天門,誠惶誠恐地把那所謂的“天書”迎奉到道場,當衆開了封口。

只見帛布上寫的是:“封受命。興於宋,付於慎,居其器,守於正,世七百,九九定。”另外還有黃色字條三幅,內容的意思是說真宗以孝道承統,務以清淨簡儉,必致世祚長久云云。爲了擴大影響,真宗趁熱打鐵,接連下了幾道詔令:大赦、改元、改左承天門爲承天祥符、羣臣加恩、特許京師聚飲三日以示慶祝等等。又授意一班吹鼓手如陳堯叟、丁謂等益以經義加以附和。  

宋真宗封禪泰山導致國庫空虛:歷史如何評價他 第3張

  網絡配圖

一時間全國上下掀起了一股“爭言祥瑞”的熱潮。這樣鬧騰了一陣之後,三月間即由王旦牽頭,動員了文武百官、藩夷僧道及耋壽父老等二萬四千三百餘人,連續五次聯名上表請求真宗封禪。真宗召三司使丁謂問了經費事宜後,即命翰林及太常詳擬封禪儀注,又任命了主要負責的官員,其中王旦爲封禪大禮使,王欽若爲封禪度經制置使,丁謂負責計度財用。

六月初,派王欽若爲先行官,赴泰山籌辦具體事宜。 王欽若一到乾封(今泰安市)即上言:“泰山醴泉出,錫山蒼龍現。”不久,又遣人將自己僞造的“天書”馳送京都。真宗再次召集朝臣吹牛說:“五月丙子夜,我又夢見上次的神人對我說,來月上旬,將賜天書泰山”。即密諭王欽若等凡有祥瑞立即上報,果然應驗了……王旦等又是再拜稱賀。

在東封泰山歷史中,宋真宗是完全不具備封禪泰山的資格和能力的,因爲在宋真宗統治初期存在着明顯的內憂外患問題。但是宋真宗爲了能夠去封禪泰山,他欺騙天下老百姓,刻意營造天下太平、國泰民安的假象。宋真宗組織了浩浩蕩蕩的隊伍,歷時十七天始到達泰山。

在山下齋戒三日,始行登山。按照事先擬定的禮注,在山上完成了祭天大典後,第二天又下到社首山行了祭地禮。之後,又是一連串的慶賀活動。總計這次“東封”,包括到曲阜祭孔在內,前後花了四十七天時間,演繹了一場徹徹底底的鬧劇,而宋真宗也成爲中國歷史上封禪泰山的最後一位皇帝。這用去了大量的錢財,國庫空虛,爲日後宋朝的財政危機種下了禍根。從此以後,在中國封建歷史上,再也沒有皇帝東封泰山,封禪泰山的歷史從此結束。  

宋真宗封禪泰山導致國庫空虛:歷史如何評價他 第4張

  網絡配圖

這場由王欽若執導、宋真宗主演的鬧劇雖然暫時結束了,但真宗並沒有停止其“以神道設教”的事業,那些阿諛取悅之徒也仍然不斷向他“爭奏祥瑞,競獻讚頌”,幾至達到“全國上下如病狂熱”的地步。三年以後,在一些人的慫恿下,真宗又到山西汾陽去行“祭祀后土”(又稱“西封”)大禮。可以說,一直到死,他都把這類自欺欺人的舉措視作維繫其政權命運的紐帶。

至此,宋真宗雖然完成了東封泰山、西封后土的荒唐劇,自以爲此舉已經完全掩蓋了“澶淵之盟”的恥辱,實際上這是典型的“掩耳盜鈴、自欺欺人”。不過真宗把內政搞得還不錯,其在位25年,國家內政治理有方,統治日益穩固,國家管理日益完善,社會經濟逐漸繁榮,國家也逐漸強盛,史稱“鹹平之治”。不過在對外政策上,他開了向番方納貢換取和平的惡例,導致此後的宋朝君主紛紛效仿。

歷史評價 趙恆在位的25年,治理有方,北宋的統治日益堅固,國家管理日益完善,社會經濟繁榮,北宋比較強盛,史稱“鹹平之治”。

但是與久經沙場的太祖、太宗不同,從小生活在深宮中的趙恆性格較爲懦弱,缺乏開拓創新的決心和勇氣,在他看來,堅持太宗晚年推崇的黃老思想,繼續守成的局面是最好的選擇。宋遼簽訂澶淵之盟後,真宗在政治上沒有什麼作爲,反而致力於封祀之事,粉飾太平,廣建宮觀,勞民傷財,使得宋王朝的“內憂外患”日趨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