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風雲人物 > 帝王將相 > 三國曹操爲何偏偏要跟這個帳下謀士較勁?

三國曹操爲何偏偏要跟這個帳下謀士較勁?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1.8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三國是拼人才的時代,在爭人才方面一般認爲劉備最用心而曹操做得最好,曹操三次頒佈《求才令》,提出“唯纔是舉”,所以迎來了人才的大豐收,這是他事業成功的關鍵。

但這個說法也有值得推敲之處,曹操第一次頒佈《求才令》,也已是建安十五年(210年)的事了,赤壁之戰都已經結束2年了,按一般看法,曹操開始走下坡路了,曹操前期事業輝煌、人才鼎盛,看來與這道法令的頒佈無關。

那麼,曹操頒佈《求才令》的真實原因是什麼呢?說起來,這與一個人和一件事直接相關。

早在建安十五年(210年),曹操打算封田疇爲亭侯,但被田疇拒絕了。在曹操北征烏桓過程中田疇曾立下大功,他率部投奔曹操並給曹軍指路,曹軍才取得北征烏桓的勝利,論北征之功田疇當屬前列,所以北征歸來曹操就上表爲田疇請功,準備封他爲亭侯,食邑500戶。

但田疇表示拒絕,他的理由是,當初爲了避難才率衆人逃入山中隱居,已經立下志願,從此“志義不立”,現在因此得利實在不是他的本意,所以反覆推讓。對田疇的想法曹操開始表示理解,同時很欽佩田疇的品格,所以也不勉強。

這件事本來已經過去了,但3年之後,也就是赤壁之戰後,曹操又想起了田疇,“恨前聽疇之讓”,曹操認爲這雖然成就了個人的志向,但“虧王法大制也”。

三國曹操爲何偏偏要跟這個帳下謀士較勁?

網絡配圖

曹操舊事重提,再次給田疇封爵,爲防止田疇又謙讓,曹操直接以漢獻帝的名義發佈了詔令,強調“宜從表封,無久留吾過”,但田疇夠倔的,仍然不肯接受,繼續上疏陳述心志,甚至以死自誓。

曹操也任起性來,不許田疇辭讓,甚至想強迫田疇來接受封賞,但是田疇“至於數四,終不受”。

封侯對臣子而言是無尚榮耀的事,和平年代很難有機會爲朝廷建立特殊功勳,封侯往往可望而不可及,即使位至三公,手握重權,也未必能撈上封侯的機會。

同時,擁有爵位不僅是一項榮譽,還享有實際的權力,被封爲侯爵的通常都有食邑,也稱封地,可以享受那裏一定數量農戶的賦稅,這項權力可以世襲,對一個家族來說,既光榮又實惠。

面對這麼大的誘惑田疇居然不爲所動,這當然是一種美德。但當正式詔令已經頒佈還要堅持拒絕,情況就發生了變化,美德就變成了固執和抗命。這件事也容易引起議論,有人會以爲田疇因爲對曹操不滿而堅決不從,這就成了一樁政治事件。

所以有關部門認爲田疇的做法有問題,是“狷介違道,苟立小節”,也就是以自己的小名節來對抗公理,建議免除田疇的一切職務,並追究他的刑事責任。

曹操其實也有些不高興了,從對田疇的欣賞變成了不理解,面對有關部門上報的請示,曹操卻有些猶豫,對田疇這樣的名士他一向很尊重,即使政治觀點有所不同,他也儘量給予理解和寬容,要治田疇的罪,曹操一時下不了決心。

曹操把這件事交給兒子曹丕去辦,讓他與大臣們討論,拿出處理意見,這麼做是對曹丕的一次鍛鍊,看看他在處理複雜問題時有沒有足夠的政治智慧。

曹丕就這件事與一些大臣進行了討論,最後將意見呈報給了曹操。曹丕認爲田疇的舉動跟當初子文辭祿、申胥逃賞相同,應該予以鼓勵,不能強奪他的志願,這個觀點事先已得到尚書令荀彧、司隸校尉鍾繇等重臣的支持。

子文是春秋時期楚國的大臣,他曾擔任令尹,爲了減輕民衆負擔堅持不接受俸祿;申胥即申包胥,他也是楚國的大臣,曾經立下大功,楚王要獎賞他,他就逃跑不接受。按照曹丕的意見,田疇不僅不能治罪,而且應該予以褒獎。

曹操對這個意見顯然有所不滿,雖然他沒有直接表示同意還是不同意,但隨後又下令繼續給田疇封侯。這不是曹操的固執,而是這件事不斷髮酵後已經產生了不良影響,已不僅僅是個面子問題了,處理不好可能產生嚴重的負面作用。

三國曹操爲何偏偏要跟這個帳下謀士較勁? 第2張

網絡配圖

按照曹操的意思田疇最好能改變初衷,這樣對大家都好。曹操聽說夏侯惇跟田疇的關係最要好,於是把這個任務交給了夏侯惇,讓他去做田疇的工作。

夏侯惇是個武人,田疇是個文人,他們是如何建立私人友誼的不太清楚,但既然接受了這項任務,就得把它辦好。夏侯惇知道這件事不好辦,索性拿出了破釜沉舟的架式,找個藉口直接住到了田疇家裏,不達目的決不收兵。

沒想到田疇決心死扛到底,任憑怎麼說,他都不答應同,後來乾脆來個一言不發。夏侯惇不知道費了多少口舌,仍然沒有把田疇說動,最後只得認輸。

臨走時,夏侯惇拍着田疇的背說:“主意殷勤,曾不能顧乎。”意思是:老兄,主公真的情誼殷切,能不能給兄弟我一點面子呢?

但田疇仍不鬆口,向夏侯惇表露了自己的心曲:“爲何說得這麼過份呢,我田疇只是個負義逃竄的人罷了,幸蒙主公恩典才得以活下來,已經很幸運了,難道是通過出賣盧龍塞來交換賞祿嗎?即使國家照顧我,我也於心中有愧。將軍你是一向瞭解我的,居然也這樣說。實在不行的話,我就求自刎於將軍面前吧!”

一邊說着田疇一邊涕泣橫流,夏侯惇深爲感動。曹操聽了夏侯惇的報告,慨嘆無語,此事只好作罷。

有人認爲田疇的做法不好理解,或許他真的對曹操有些看法。其實沒那麼複雜,田疇就是一個不慕功名利祿的人,他一再讓封並不是心懷不滿,他多次懇切表示自己對現狀已經很滿足,對曹操充滿了感激之情,如果不是這樣,他也不會主動把族人遷到鄴縣來。

但是這件事的確產生了不良的政治後果,這恐怕就是田疇不能左右的了,田疇是個名士,大家都效仿他的行爲,固然一定程序上能保全自己的名節,但卻有失於大義。

尤其在當時,曹操南征荊州失利,孫權、劉備勢力不斷壯大,加上劉璋、公孫度這些人,外部局勢仍未明朗。從內部看,一些人心存漢室,對於曹操長期以來不還政給獻帝的做法心有不滿,田疇讓封事件如果被人加以利用,就會成爲攻擊曹操的武器。

從現實的角度來看,人才一向是決定事業成敗的關鍵,如果有人才卻不肯出來做事,那也相當不利。爲消除田疇事件帶來的不利影響,曹操於建安十五年(210年)春天專門發佈了一道命令,這就是著名的《求才令》。

命令比較簡簡單,大意是:自古以來受命於天之王或者中興之君,何嘗不想得到賢才君子來一塊治理天下呢?那時他們得到這些賢才都不用走出閭巷,這難道是有幸相遇嗎?這是上面的人不去主動徵求他們呀。如今天下尚未平定,正是求賢若渴之時。古人說“孟公綽作趙氏和魏氏的家臣適合,但當不了滕國、薛國的大夫”,如果一定是高潔之士才能用,那麼齊桓公如何能成霸業呢?現在天下真的沒有穿着粗布衣服、懷有大才在渭水之濱垂釣的人嗎?或者沒有像陳平那樣私通嫂子、接受賄賂而無人推薦的人?你們要替我發現那些出身卑微的賢才,只要有才能就加以引薦,“唯纔是舉”。

三國曹操爲何偏偏要跟這個帳下謀士較勁? 第3張

網絡配圖

這道《求才令》是曹操人才觀的集中體現,什麼是“唯纔是舉”?曹操通過4個古人的例子進行了闡釋,這4個古人分別是孟公綽、管仲、呂尚和陳平。

孟公綽是春秋時期魯國大夫,令文中關於孟公綽的那兩句話是孔子說的,原意是以孟公綽的才能當個家臣可以,當大夫則能力就不夠了。曹操引這兩句話是反着說的,意思是人各有所長,不要求全。

管仲是幫助齊桓公稱霸的著名改革家,但他有缺點,早年與朋友合夥經商時經常欺騙對方,不誠實。曹操的意思是,如果只有高潔之士才能被重用,那麼齊桓公將得不到管仲,也就成就不了霸業。

呂尚即姜尚,也就是民意享有盛名的姜子牙,他以平民之身在渭水垂釣,終於被周文王發現,受到重用,輔佐周文王一舉滅掉了商王朝,建立了周朝。如果排斥布衣百姓,那麼呂尚也就不會被發現。

陳平是劉邦手下的能人,西漢開國功臣,他屢立奇功,幫助劉邦打敗了項羽,後來又智擒韓信、解白登之圍,後出任丞相,但史書卻記載他品行較差,接受他人的賄賂,還與嫂子私通。

舉了這麼多例子,曹操想說的是人不能求全,不能求其出身,也不能苛求其道德品質如何完美,只要有才能就要加以任用,只有這樣才能建立不凡的功業。他要求有關部門要善於發現孟公綽、管仲、呂尚和陳平這樣的人才,不要讓人才埋沒和流失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