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風雲人物 > 帝王將相 > “崇禎之死”的不同叫法:從自縊到殉國

“崇禎之死”的不同叫法:從自縊到殉國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7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在北京景山公園裏,有一棵爲人熟知的老槐樹,據說明朝最後一位皇帝崇禎在此自縊。樹的旁邊,矗立着兩座石碑。一座鐫刻“明思宗殉國處”六個大字,爲1930年故宮博物院延請著名書法家沈尹默書寫勒成;另一座則是1944年由前清翰林傅增湘所作的《明思宗殉國三百年紀念碑》。值得注意的是,後人在爲這一著名的旅遊景點立指示牌時,從最初的“崇禎皇帝自縊處”,悄然變成了如今的“明思宗殉國處”。  

“崇禎之死”的不同叫法:從自縊到殉國

  圖片來源於網絡

對此,據景山公園管理處文研室工作人員介紹,上述指示牌改名發生在2011年前後,是在一位現已退休的員工建議下而改。究其原因,乃是爲了與另外兩座石碑的有關表述相一致。但該工作人員也透露,“明思宗殉國處”的說法畢竟是特定時代的產物,與今日的環境不相符合,所以管理處計劃下次更換園內指示牌時,改回它的舊稱“崇禎皇帝自縊處”。表面上看,無論“自縊”,還是“殉國”,都是指崇禎皇帝自盡之事。但前者僅僅交代了自縊的行爲本身,後者卻帶有強烈的褒揚色彩。這也促使我們繼續探究,從“自縊”到“殉國”,崇禎皇帝之死爲何影響到了其後的三百多年?後人在紀念崇禎皇帝之死時又有着怎樣的初衷?

自縊 崇禎之死引發的山河鉅變

“崇禎之死”究竟是“自縊”還是“殉國”,這還要從崇禎十七年(1644)三月十八日,以李自成爲首的農民起義軍攻克北京說起。三月十九日,天未黎明,崇禎在司禮監太監王承恩的陪同下,來到景山自縊而死,維持了270多年統治的大明王朝由此滅亡。

作爲明朝的第十六位皇帝,崇禎大概怎麼也不會預料到自己將會成爲明朝的亡國之君。在他之前,像嘉靖、萬曆兩位皇帝,數十年不上朝,已經導致明朝內部政治腐敗愈發嚴重,外部來自後金的侵擾也逐步加深。反觀崇禎,即位之初便力圖革新吏治,處置了以魏忠賢爲首的閹黨,“慨然有爲”,給人帶來了一絲希望。怎奈國家積弊已久,縱然崇禎再努力,也已無力挽救危局。內憂外患的夾擊,最終促成了崇禎的自縊和明朝的滅亡。 

與崇禎之死相伴出現的,是一幕幕的家國慘景。臨死之際,崇禎對周皇后說:“大事去矣,爾爲天下母,宜死。”周後痛哭對答說:“妾事陛下十八年,卒不聽一語,今日同死社稷,亦復何恨。”隨即自縊而死。崇禎又傳旨給後宮嬪妃,要她們隨同自盡,並命太監將幾個兒子潛送出宮。面對自己的女兒長平公主,崇禎長嘆“爾何爲生我家”,揮劍欲殺之。長平公主舉起手臂擋了一下,臂雖斷而性命得保。至於崇禎,他的自縊除了有太監王承恩跟隨之外,更有“自大學士範景文而下死者數十人”。直到三日之後,李自成部下才在景山發現了崇禎的屍身,並看到了他以血寫成的遺詔。其中說道:“朕自登極十七年,逆賊直逼京師……然皆諸臣之誤朕也。朕死無面目見祖宗於地下,去朕冠冕,以發覆面,任賊分裂朕屍,文武可殺,但勿劫掠帝陵,勿傷百姓一人。”雖然各類史籍對此記載不盡相同,但字裏行間都能看到崇禎的自責之情,並希望以一己之死而爲天下百姓請命。  

“崇禎之死”的不同叫法:從自縊到殉國 第2張

 圖片來源於網絡

崇禎自縊的消息傳開後,在明朝士大夫羣體間引起了強烈反響,一時之間紛紛自盡效仿者不計其數。關外的後金則打起爲漢人“雪君父之仇”的旗幟,在吳三桂的引領配合下,進入山海關,擊潰了李自成農民起義軍。當年五月,福臨於北京稱帝,改年號爲順治,正式建立了清王朝。至此,明清鼎革,王朝變色,一段新的歷史由此開啓。圍繞崇禎之死,雖然仍有許多疑點和爭論,但崇禎自縊之舉所代表的不苟且、不偷生等一些象徵意義,則被後世反覆提及,並加以紀念。

立場 “自縊”與“殉國”背後的不同內涵

仔細品讀傅增湘所寫《明思宗殉國三百年紀念碑》碑文,以及沈尹默所題“眀思宗殉國處”六字,均將崇禎自縊稱爲“殉國”,無疑都是在頌揚崇禎的“壯舉”。所謂“國”,自然是指明朝。因爲在大家看來,崇禎是受到李自成的逼迫纔會自縊而死。身爲一國之君,崇禎此舉堪稱爲國殉亡。 

但換個角度來看,崇禎殉國造成的直接結果,便是明朝的滅亡以及後來清朝的建立。因此,置身清朝,倘若一味褒揚崇禎的殉國之壯烈,勢必會引起清朝統治者的忌諱。清朝前期,大量文字獄案的發生便往往因爲其中含有追思前明、影射當下的內容。比如,提到明朝的服飾、史事,都可能被以大逆不道的罪名加以嚴懲。這也就可以理解,清朝的皇帝如順治、康熙等人,儘管一再表露出對明朝皇帝的尊敬,並加以祭祀,但並沒有放鬆對民間開展此類活動的控制。從清朝官方的立場看,崇禎“自縊”僅是用來形容崇禎皇帝死亡的方式,並沒有過分突出他“殉國”的重要內涵。還有另外一種情況,即通過崇禎自縊一事,將漢人的仇恨轉移到李自成身上,進而宣佈清軍入關的合理性,爲清朝建立提供足夠的依據。總之,有清一代對崇禎“殉國”的褒揚,多是停留在私下層面,官方雖也有肯定,但相比之下並不那麼積極。  

“崇禎之死”的不同叫法:從自縊到殉國 第3張

  圖片來源於網絡

到了民國年間,崇禎自縊一事重新受到關注,其意義也獲得了進一步擡升。尤其在上世紀三四十年代,日本侵略日益嚴峻,崇禎“殉國”所體現的堅毅、不懼等因素,成爲戰時宣傳的必備條件。這從傅增湘所作的《明思宗殉國三百年紀念碑》碑文中,能夠明顯感受得到。除此之外,崇禎“殉國”之所以被凸顯,或許還應與近代以來民族主義的興起有着密切關係。早在晚清之時,孫中山等人爲推翻清朝的統治,重新使用了明太祖朱元璋當年反對元朝時喊出的口號:“驅除韃虜,恢復中華”。滿漢之間的矛盾,在清末之時被重新構造起來。一個明顯的例子是,清朝滅亡之後,自殺殉清者並無多少,根本無法和明亡後出現的“自殺比賽”現象相提並論。這或許與滿漢矛盾之下,人們對清朝的認同不夠深刻有某種程度的關聯。

回到抗戰年間所立的兩座崇禎紀念碑,雖然它們的作者沈尹默、傅增湘均生於清朝,後者還曾中過清朝的進士,準確來說應該算是清朝遺民,但他們顯然沒有多麼濃厚的遺民情結。所以,傅增湘的《明思宗殉國三百年紀念碑》碑文中,已經毫不避諱地大加讚揚崇禎“殉國”一事,而不必顧忌其中言語是否會觸碰到前清的立場。這既是時過境遷造成的結果,也與明、清兩朝滅亡之後截然相異的氛圍有密切關係。

正如糾結於是“自縊”還是“殉國”一樣,崇禎死後的諡號也長時間內沒有定論。多爾袞加諡崇禎爲“懷宗端皇帝”,順治時期則改稱爲“莊烈愍皇帝”,同樣也有人因崇禎之陵爲“思陵”而稱其爲“思宗”,由此更見崇禎本身的複雜色彩。以清朝官方對崇禎的通稱“愍帝”來說,《諡法》的解釋是:“在國逢難曰愍,使民折傷曰愍,在國連憂曰愍,禍亂方作曰愍。”應該說,“愍”字準確概括和總結了崇禎一生。前人曾作詩說:“景山無好景,思宗卻可思”。卻不曾想,當衆口紛紛說崇禎時,又有幾人能真正理解這位昔日皇帝的憂患哀憐?當人們匆匆走過那棵古槐時,又是否注意過景山晚景中的那一抹血色殘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