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風雲人物 > 帝王將相 > 川蜀名將巴蔓子——頭可斷,城池不可失也

川蜀名將巴蔓子——頭可斷,城池不可失也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3.1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周之季世,巴國有亂

古時,恩施一帶屬巴國,現在的土家族人就是巴人後裔中的一支。

當時,巴蔓子任巴國將軍。相傳,有一年,奸人作亂,趕走國王,殺戮大臣,驅散官兵,殘害百姓,把巴國攪成一鍋粥。

百姓生活悽苦,指望巴蔓子收拾舊河山。

川蜀名將巴蔓子——頭可斷,城池不可失也

將軍蔓子請師於楚

但當時,巴蔓子的將士已亡的亡,散的散,孤掌難鳴!最終他想到唯一的辦法:請求鄰國出兵援助。

他暗暗帶上巴蜀銅劍,裝扮成普通百姓,順清江而下,晝伏夜行。先是徒步,後來才搭上一條小船,好不容易到了楚國的都城。

巴蔓子連夜會見楚王,直哭得兩眼滴血,請求派兵救援處於水火之中的巴人。

川蜀名將巴蔓子——頭可斷,城池不可失也 第2張

許以三城。楚王救巴,巴國既寧

楚王卻露出難色說,既已國破家亡,派兵過去還有什麼用呢?

巴蔓子聽出楚王的的心思,懇切地說道,巴國的人心還沒有亡,順人心,敗能轉勝,揹人心,勝還會敗。只要楚王能助一臂之力,叛亂不難平息。他說得急切,也很入理。“巴楚兩國爲鄰,脣齒相依,真讓奸人在巴國得逞,楚國也再難安寧!”

楚王見他卓有遠見,忠君愛民,答應了請求,可又不願白出力,提出以三座城池作爲酬謝。

巴蔓子感到爲難,國土好象心頭肉,一寸也不能給人,但國不能不救,姑且應允。

川蜀名將巴蔓子——頭可斷,城池不可失也 第3張

將吾頭往謝之,城不可得也

外有楚國的援兵,內有百姓擁護,巴蔓子很快平息了叛亂,巴人送他稱號:“社稷重臣”,國王將國家大事全託與他。他日理萬機,勘勤懇懇,巴國猶如枯木逢春,很快就又強盛起來。

這時,楚國派來使臣,要求馬上割讓三城,國人議論紛紛,巴蔓子左右爲難。

他心明如鏡,於是裝聾作啞,只顧好好招待楚國使臣。

使臣見他身穿朝服,腰佩巴蜀銅劍,很莊重,口氣也認真。料想自己要辦的事情一定會順利,便痛痛快快地喝起來。酒過三巡,還不見巴蔓子說下文,使臣着急道:“將軍,請把三座城池交給楚國吧。”

巴蔓子委婉拒絕:"許諾,爲大丈夫之言。然,巴國疆土不可分,人臣豈能私下割城。吾寧可一死,以謝食言之罪。"

說完抽出劍,朝自己的頸上猛一揮,頓時鮮血飛濺,人頭落地,可是眼睛卻不閉上,直盯盯地望着楚國的使臣。

川蜀名將巴蔓子——頭可斷,城池不可失也 第4張

楚王嘆曰:使吾得臣若蔓子,用城何爲!

楚國使臣深感將軍的忠魂可貴,巴人的民意難違,無奈之下,只能帶上巴蔓子的頭回國覆命。

楚王聽了使臣的稟報,十分感動:"如得此忠臣,又何需幾座城池。"傳旨用上卿的禮將巴蔓子的頭葬在楚國的土地上。巴人舉國悲痛,於國都厚葬了巴蔓子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