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風雲人物 > 帝王將相 > 諸葛亮死後正是攻打蜀漢的好機會 司馬懿爲何始終沒有出兵

諸葛亮死後正是攻打蜀漢的好機會 司馬懿爲何始終沒有出兵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5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本站小編給大家帶來司馬懿得知諸葛亮死後,爲何沒有趁機一舉滅掉蜀國?他在怕什麼?的故事,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着本站小編一起看一看。

三分天下,三足鼎立,在東漢末年,百姓們民不聊生,連年的戰時,國家皆生靈塗炭。此時豪傑並起,一時間翻起天下風雨,先是諸侯割據,再到三足鼎立,其中最令我們矚目的可能就是蜀漢的隊伍,劉備早前帶着幾千人的兵馬開始發展,自從三顧茅廬請出了諸葛亮開始,一直快速的發展。

諸葛亮死後正是攻打蜀漢的好機會 司馬懿爲何始終沒有出兵

說起諸葛亮,我們不就得不提到的就是諸葛亮的宿敵司馬懿,司馬懿曾年輕的時候,並沒有成就,相反諸葛亮,年僅十六歲的時候,附近已經是人盡皆知了,後來由於襄陽名士司馬徽、龐德公等人相交甚好。後來在二十歲的時候,司馬徽向劉備舉薦諸葛亮,此時年僅二十歲的諸葛亮便受以重任,開始擔負起了蜀漢之興的責任。而司馬懿在將近三十歲的時候纔開始爲曹家效力,此時的司馬懿也常聞諸葛亮的才能,甚是還將諸葛亮當做自己的偶像。

在曹丕逝世後,東吳看曹家人心涌動,陸遜趁機使出計謀,使得曹休輕信了周魴詐降,使得魏國大敗石亭之戰。正是這樣的背景之下,機緣巧合,曹魏無人能應對諸葛亮的時候,司馬懿受到了曹叡的重任,諸葛亮先是利用孟達做引誘,順利的不費一兵一卒拿下了魏國的三郡,目標指向長安。逼不得已的情況下,曹叡御駕親征,此時蜀軍的勢頭正猛,在加上之前石亭之戰損兵折將,蜀軍可謂是勢不可擋,然而可惜的就是,諸葛亮派馬謖堅守街亭要道。馬謖卻是一個只會紙上談兵之人,被張郃等人大破。

面對糧道被斷,蜀軍如果再進攻下,定會被圍困致死,於是諸葛亮便下令退軍。因此西城百姓衆多,諸葛亮愛民心切,在得知魏軍來襲之時,留下了自己斷後,之後便有了我們熟悉的空城計。空城計看似是一場軍事對戰,其實也是一場心理對戰,最後我們都知道諸葛亮一人嚇跑了司馬懿大軍,不過贏家真的是諸葛亮嗎?

諸葛亮死後正是攻打蜀漢的好機會 司馬懿爲何始終沒有出兵 第2張

我們可以把一戰和諸葛亮死後,司馬懿沒有乘勝追擊聯繫到一起。諸葛亮在空城計的之後,安排了多人在門口掃地,這一舉動就讓司馬懿深思了好久,其實就是諸葛亮在告訴司馬懿,我諸葛亮可以被你殺,可是殺完我之後,將面臨司馬懿的則是“鳥盡弓藏”掃地出門。

魏國當時的皇帝曹叡,也算是繼承了曹操與曹丕的馭人之術,知道在朝中,講究的“相互制衡”,如果有一方勢力壯大,都是威脅皇位,並且自己家的崛起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所以他們也不能允許有相同的事情發生。在曹丕逝世的時候,爲曹叡留下了四位輔臣,分別是曹休、曹真、司馬懿、陳羣,很明顯,曹真曹休都是曹家人,非常的忠心,但是爲了被天下人信服,也不能全部都用自家人,所以便派出了司馬懿與陳羣來與之相對應。

諸葛亮死後正是攻打蜀漢的好機會 司馬懿爲何始終沒有出兵 第3張

曹休在石亭之戰後逝世,生下的三位輔臣,陳羣與司馬懿是一派。此時可以說就已近失衡了,如果此時有一個好的藉口可以除掉陳羣或者司馬懿其中一人,曹叡一定會用,所以在空城計的時候,司馬懿就已經知道,諸葛亮之才,魏國之中唯獨自己可以抗衡,如果將諸葛亮殺死,的確是對魏國江山有好處,但是對於自己呢?自己沒有了對手,曹叡還會留下自己嗎?

諸葛亮死後正是攻打蜀漢的好機會 司馬懿爲何始終沒有出兵 第4張

因此司馬懿知道,只要蜀國不滅,自己就一直有價值,甚至還是“高價”的寶貝。留下蜀國也是爲了能夠保全自己,保全自己的一家人,曹叡、曹丕和曹操他們三代人都是一樣,非常的忌憚那些能力出衆的人,楊修之死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楊修多次的犯錯,曹操都沒有殺掉,就是爲了在朝中有人能夠與自己制衡,最後也是因此曹丕已經得了大勢,楊修也是早晚會被殺的。

不過在楊修死後,司馬懿也能明顯的感覺到,自己經常成爲衆矢之的,如果沒有相對應的制衡,就憑藉曹叡的脾氣,自己可能活不了幾天。果不其然,直至最後,蜀國堅持了多年,自己也在朝中活了多年,也幫助了司馬家將曹魏大權握到了自己家手中。面對司馬懿得知諸葛亮死後,爲何沒有趁機一舉滅掉蜀國?他在怕什麼?你們對此怎麼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