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風雲人物 > 帝王將相 > 三國時期袁紹與曹操相比,誰麾下的人才含量最高?

三國時期袁紹與曹操相比,誰麾下的人才含量最高?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1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三國時期袁紹與曹操相比,誰麾下的人才含量最高?這是今天本站小編給大家說的故事,歡迎關注哦。

三國前期,在北方的所有勢力中,袁紹是最強大的,其次是袁術,曹操頂多排第三,袁術因爲政治上走了錯招,最先滅亡,然後就是曹操和袁紹爭雄,兩人之間誰勝誰就是北方的主宰。

至官渡之戰前,不管是從勢力範圍,江湖上的影響力,還是軍械、糧草、軍隊數量,袁紹可以說是從各方面都碾壓曹操,曹操唯一的優勢就是佔據了政治制高點,也就是“挾天子以令諸侯”。

三國時期袁紹與曹操相比,誰麾下的人才含量最高?

至於人才,雙方其實是半斤八兩,更早些時候,袁紹麾下的人才是遠遠超過曹操的,文有荀諶(荀彧的弟弟)、沮授、田豐、郭圖、審配、逢紀、許攸等人,武有顏良、文丑、張郃、麴義、高覽等人,都是頂級人才。

甚至於曹操最倚重的謀臣荀彧和郭嘉早先也都曾在袁紹麾下效力,荀彧在袁紹那待了兩年,郭嘉時間更久,在袁紹那待了六年,包括劉備也在袁紹麾下混過。

所以,袁紹麾下根本就不缺人才,老袁家四世三公的名頭太好用了,根據《後漢書》裏面的記載,早在討伐董卓時,袁紹振臂高呼,於是:“是時豪傑既多附紹,且感其家禍,人思爲報,州郡蜂起,莫不以袁氏爲名”。

包括荀彧都曾評價袁紹說:“紹,布衣之雄耳,能聚人而不能用”。這個“能聚人”足以說明袁紹對人才的吸引力,袁紹拿着家世當雞毛,坐在家中就能得到大把的人才來投奔,那用像劉皇叔那樣,還要搞什麼三顧茅廬之類的把戲?簡直是丟諸侯的臉。

曹操崛起的最大外部支持團體潁川世家早先也是把袁紹看成最優投資對象,袁紹麾下的潁川人士不比曹操少。

荀彧家族同樣把袁紹作爲主要投資對象,荀彧的弟弟荀諶就是袁紹麾下的首席謀士,荀彧本人也是先考察的袁紹,然後纔去投奔曹操。

可見,四世三公家族繼承人的袁紹,他對人才的誘惑力是宦官之後的曹丞相拍馬也追不上的,即便荀彧和郭嘉後來棄袁而去,袁紹的底蘊依舊超過曹操。

從人才的含金量來說,袁紹麾下的文武真不比比人的差,荀諶、沮授、田豐等人的謀略堪比荀彧、郭嘉、程昱,顏良、文丑、張郃也能抗衡曹氏、夏后氏諸雄。

三國時期袁紹與曹操相比,誰麾下的人才含量最高? 第2張

袁紹麾下的文臣武將之所以名氣沒有曹操手下的那麼大,無非是袁紹早早失敗了,敗軍之將的手下當然要低人一等,而且,袁紹敗亡後,除少部分如張郃等人,其餘人大多殉主,也就沒了更出名的可能。

僅憑張郃未來成爲曹氏家族的擎天之柱就能看出袁紹麾下人才的含金量,所以,袁紹作爲曾經天下間最大的諸侯,麾下不是沒有頂級人才,只不過一部分如荀彧、郭嘉之流看出袁紹不能成事,早早的拋棄他去尋找更好的主公。

另一部分如沮授、田豐等,有忠心度有才幹,但卻不能發揮出最大的才能和作用,就好像郭嘉評價袁紹:“袁公徒欲效周公之下士,而未知用人之機。多端寡要,好謀無決”,謀士有好的計謀,但袁紹卻做不出好的決斷。

因此,陳壽在《三國志》中對袁紹有個總結:“然皆外寬內忌,好謀無決,有才而不能用,聞善而不能納”,可謂是精闢之極。袁紹在三國早期是最可惜的諸侯,他的底子太厚了,那怕有曹操一半的用人之能,或者袁紹、袁術兄弟能團結一點,那還有曹丞相、劉皇叔、孫權等梟雄什麼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