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風雲人物 > 帝王將相 > 夷陵之戰劉備爲什麼會慘敗 劉備該打這場戰爭嗎

夷陵之戰劉備爲什麼會慘敗 劉備該打這場戰爭嗎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1.0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還不知道:夷陵之戰劉備爲何慘敗的讀者,下面本站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着往下看吧~

一、夷陵之戰到底該不該打?

《三國演義》中說,劉備之所以非要發動夷陵之戰,就是爲了替二弟關羽報仇。潛臺詞其實就是,劉備太感情用事,不該打夷陵之戰!長久以來這個觀點幾乎成爲了共識。但實則卻並非這麼簡單!咱先說大的方面。

當時曹丕篡漢,被劉備集團視爲“國賊”,趙雲就用這個觀點,勸說劉備放棄伐吳,要打也應打曹魏。

同時由於東吳方不講武德,背棄盟約奪荊州殺關羽,跟劉備集團的矛盾上升爲主要矛盾。這就決定了孫權必須要把“不講武德”,堅持到底。故而孫權,也已經着手佈置攻奪西川了。

在這種情況下,劉備必須要做出反應:不是伐吳,就是攻魏,想關起門來過小日子,是根本不可能的。攻魏,是種道義表態:漢朝沒亡,我劉備是大漢正宗。伐吳,顯然是生存需求。

夷陵之戰劉備爲什麼會慘敗 劉備該打這場戰爭嗎

現在問一句:倘若你是劉備會選擇哪一個?想必都會如劉備一樣,先活下來再說!所以劉備選擇伐吳,從大局觀上來看是沒錯的。

咱再從小的方面談。曹丕在登基後,曾廣泛徵求過智囊的意見,因爲誰都能看出來,劉備和孫權的矛盾,是主要矛盾。這點必須要表揚一下曹操,關羽的頭顱被送來後,他給予了厚葬。

其中,劉曄的意見最犀利,他表示:劉備必會去揍孫權。一是感情方面沒法交代,劉備和關羽“恩若父子”,且關羽還是蜀漢原始股,若關羽被殺了劉備卻沒啥行動,還如何帶隊伍?二是地理方面困難太大,“蜀遠吳近,又聞中國(曹魏)伐之,便還軍,不能止也”。

由曹魏方面的意見,反推劉備,顯然也是適用的。故而劉備伐吳是不可避免的。也就是說,劉備發動的夷陵之戰,不是該不該打的問題了,而是必須要打!

夷陵之戰劉備爲什麼會慘敗 劉備該打這場戰爭嗎 第2張

二、劉備的戰略訴求

既然必須要打,劉備就必須要保證如下二點。

其一:取得絕對權威。也就是統一意見,開動戰爭機器。劉備稱帝和壓制批駁趙雲等反對伐吳的意見,便起到了這方面的作用。唯有如此,才能保證蜀漢一盤棋。

其二:戰略訴求。也就是說,劉備伐吳想得到什麼結果?無非三個。一是滅吳,二是爲關羽報仇,三是拿回荊州。只這三點訴求。

顯然劉備想一戰滅吳,有點不現實,別說蜀漢了,就是曹魏都不可能。爲關羽報仇,根本不能稱之爲戰略訴求,故而排除!唯有拿回荊州了。因爲荊州是魏蜀吳三國的爭鬥的前沿,甚至是晴雨表。

夷陵之戰劉備爲什麼會慘敗 劉備該打這場戰爭嗎 第3張

自赤壁之戰後,魏蜀吳三方各持荊州一部分。誰能完全掌控住荊州,誰就將成爲最終的勝者,反之誰就會被淘汰出局。故而荊州地區的戰鬥最頻繁,也最有名。

關羽在這裏水淹七軍,威震華夏。張遼在這裏,一個威震逍遙津過後,把孫權虐成了了“生子當如孫仲謀,合肥十萬送人頭”。而曹仁也是在這裏阻擊周瑜,得到了“曹天人”的稱號。呂蒙在這裏白衣渡江,幹倒了三國第一名將關羽。

從之前的荊州戰鬥來分析,顯然劉備此來動靜只會更大。畢竟他是親征,在不能完全排除劉備滅吳的戰略選項後,讓蜀漢勢力再回荊州,重新加入“三國爭霸遊戲”,是最合理和現實的戰略訴求。

而事實也證明了這一點,劉備發動的夷陵之戰,並不是如《三國演義》所言的,是傾國之兵,多達70萬,而僅僅是五萬左右。且也留下了趙雲等名將,並未把蜀漢全部精銳帶出。

夷陵之戰劉備爲什麼會慘敗 劉備該打這場戰爭嗎 第4張

三、高估了曹丕

從劉備的戰略訴求,和相關準備佈置來分析,他顯然是對曹魏寄予了厚望,且劉備也早有相關準備。

比如在曹操死時,劉備就命人代表自己趕去弔唁,彷彿是爲了回饋,曹操厚葬關羽。但實則卻是想借此機會,一則摸摸曹魏的底,二則是想跟曹魏達成一些和解,只不過被曹丕拒絕了。

這其實對劉備產生了一些影響。畢竟三國遊戲,若兩方掐架,那麼第三方往往是決定勝負的關鍵。那麼劉備對曹丕有什麼希望?就是希望曹丕,加入到伐吳之戰中。因爲這是曹魏的戰略佈置決定的。

在蜀漢這方面,曹丕僅把曹真放在了雍涼地區。

曹休、曹仁、夏侯尚等,幾乎全都圍繞着東吳方面佈置開來——別的東西都可以騙人,可統兵大將的佈置,就代表着曹魏的戰略重點,這如何能騙人?因此,劉備之所以敢伐吳,就是對曹丕寄予希望,想跟曹丕心照不宣地來個兩路夾擊。

夷陵之戰劉備爲什麼會慘敗 劉備該打這場戰爭嗎 第5張

同時,劉曄對這種戰略態勢,也看得很清楚,勸曹丕伐吳時這樣說:“今備已怒,故興兵擊吳,聞我伐吳,知吳必亡,必喜而進與我爭割吳地,必不改計抑怒救吳,必然勢也。”

也就是說,倘若我們趁機揍孫權,這是劉備求之不得之事,他必會高高興興地讓利給我們!

從曹魏的戰略佈局來分析,若是曹操活着,必會高興得一蹦三尺高,趁機加入伐吳之戰。畢竟,想大規模調動兵力去伐蜀,受制於“蜀遠吳近”,曹魏這裏還沒調兵完畢呢,劉備就能趕回西川(聞中國伐之,便還軍,不能止也)。

可如此明顯對曹魏有利的局勢,曹丕卻出人意料地智商不在線,玩起了“坐山觀虎鬥”,完全置身事外。所以如今只能說,曹丕不是曹操!顯然劉備高估了曹丕,使本來的必勝的局勢,產生了變化。

夷陵之戰劉備爲什麼會慘敗 劉備該打這場戰爭嗎 第6張

四、否決了手下大將妙計

即便曹丕智商不在線,劉備也依然有勝利的可能。

陸遜作爲劉備的對手,對夷陵之戰最有發言權,他在給孫權的信中,曾如此說道:“臣初嫌之,水陸俱進,今反舍船就步,處處結營,察其佈置,必無他變……攻備當在初,今乃令入五六百里,相銜持經七八月,其諸要害皆以固守。”

即,劉備兵敗夷陵的最大失誤便是放棄了,陸遜最懼怕的“水陸俱進”,只想在陸戰中,打垮東吳。

不過對於這關鍵一點,不僅只有陸遜看出來了,劉備手下大將黃權也看出來了,他曾給過劉備一條妙計:吳人悍戰,又水軍順流,進易退難,臣請爲先驅以嘗寇,陛下宜爲後鎮。

夷陵之戰劉備爲什麼會慘敗 劉備該打這場戰爭嗎 第7張

顯然黃權不僅看出了陸遜的弱點,“吳人悍戰,又水軍順流,進易退難”,且還給出了破敵妙計:我黃權當先鋒,針對他們“進易退難”的弱點死死貼住。你劉備應統大軍隨後視戰況而定,或攻擊或救援或撤退等。

哪料劉備卻否決了,反而命黃權“爲鎮北將軍,督江北軍以防魏師”。由此導致了,劉備兵敗後,黃權歸蜀的道路,被東吳斷絕,逼得黃權最終投降了曹丕。

因此,劉備發動夷陵之戰本不是錯,之所以失敗就是敗在如下兩點,其一是外因,過高估計了曹丕,其二是內因,否決了黃權的妙計。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