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風雲人物 > 帝王將相 > 孫策臨時前託孤給張昭 孫權稱帝后是怎麼對待張昭的

孫策臨時前託孤給張昭 孫權稱帝后是怎麼對待張昭的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1.9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還不知道:孫策和張昭的讀者,下面本站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着往下看吧~

公元208年,曹操領兵親征荊州,此時荊州牧劉表病逝,其子劉琮領全州降曹,之後曹操又在當陽擊敗劉備,下一步,曹操就要對江東展開攻勢。面對來勢洶洶的曹操,江東羣臣無不色變,以張昭爲首的大臣們極力主張投降。

孫策臨時前託孤給張昭 孫權稱帝后是怎麼對待張昭的

衆所周知,東吳的君主雖然是孫權,但東吳基業的真正奠基人卻是孫策,在《三國演義》中,孫策臨終前曾囑咐孫權“內事不決問張昭,外事不決問周瑜”,但在史料記載中,孫策臨終真正託孤的只有張昭一人。

作爲東吳的託孤大臣,張昭卻不像蜀漢諸葛亮那樣聞名後世,究其原因是孫策賦予張昭的使命是保證孫氏集團的權力平穩過渡,雖然孫策也對張昭說過“君便自取之”的話,但他並沒有賦予張昭與之對應的權力,反觀諸葛亮則手握大權,所以張昭達不到諸葛亮那樣的評價實屬正常。

此外,孫權晚年性格多疑,而張昭則性格剛直、敢於直諫,經常藉着託孤之名勸諫孫權,令其下不來臺,這才造成了後來孫權土封、火燒張昭家門的事件。那麼,這起事件的過程是怎樣的呢?

臨終託孤,張昭受命

公元200年,孫策經過南征北戰已經基本上統一了江東地區,當時曹操正領兵在官渡與袁紹死磕,於是孫策便想趁着曹操大後方空虛之際,領兵奇襲許都迎回漢獻帝,其志在天下的野心暴露無遺。

孫策臨時前託孤給張昭 孫權稱帝后是怎麼對待張昭的 第2張

當初孫策曾暫時臣服於曹操,而曹操也沒將這個年輕小將放在心上,於是以漢獻帝的名義下詔,將孫策封爲吳侯,孫策這纔有機會打下江東,而敗於孫策的吳郡太守許貢卻察覺出孫策的野心,於是祕密寫信提醒曹操要提防孫策,建議曹操將孫策徵辟入朝。

如果曹操真的以漢獻帝的名義徵辟孫策入朝,孫策若是接受徵召,勢必會受到曹操的監視,若是拒絕,就意味着孫策公開與東漢朝廷決裂,這樣曹操就有理由號召江東豪強起兵討伐孫策,這樣一來,孫策好不容易打下的江東很快便會再次四分五裂。

許貢這一招着實老辣,但可惜他的這封密信還沒送出去就被孫策看到了,看到密信內容的孫策暴怒之下誅殺許貢滿門,只有其幼子在三名門客掩護下成功逃脫,此後這三人便一直尋找機會行刺孫策。

正在孫策準備奇襲許都前夕,許貢的三位門客趁着孫策外出遊獵發動了刺殺,結果孫策受到重傷,生命危在旦夕,在其彌留之際,孫策叫來張昭,將他選定的繼承人孫權託付給張昭:

策謂昭曰:“若仲謀不任事者,君便自取之。正復不克捷,緩步西歸,亦無所慮。”

孫策臨時前託孤給張昭 孫權稱帝后是怎麼對待張昭的 第3張

張昭接受託孤之後,當即擔起輔佐孫權的重任,命令江東各地屬官各司其職,後來又親自扶孫權上馬列兵而出,這才讓江東衆臣服從了孫權。

降曹敗筆,遭孫權恥笑

站在張昭的角度來看,孫策臨終前將孫權託付到他手中,因此他有義務輔佐孫權好好治理江東,因此對於孫權一些“違規”的舉動,張昭向來是直言進諫,也不管孫權身旁有沒有人,直接一頓“批評”。

但站在孫權的角度來看,自己是君,張昭是臣,張昭經常藉着託孤之名來批評自己的,令他在衆臣面前丟失了顏面,這不是臣子該有的模樣,所以後來孫權對張昭的態度愈加冷淡,乃至於找到機會後還冷嘲熱諷了張昭一番。

而這個機會就是當初張昭力主投降曹操留下的後遺症。

當初曹操佔領荊州之後,下一步就是進攻東吳,而此時擺在孫權面前的只有兩條路,要麼投降要麼抵抗,孫權自身是不願投降的,但以張昭爲首的江東集團卻力主降曹,後在周瑜、魯肅等主戰派的力挺下,孫權抗下壓力聯合劉備發動了赤壁之戰。

結果大家都知道,孫劉聯軍大敗曹操,這着實給張昭臉上來了一巴掌,公元229年,孫權稱帝后大宴羣臣,孫權就抓住這一點嘲諷張昭,令其顏面無存:

吳王(孫權)即皇帝位,大赦,改元黃龍。百官畢會,吳主歸功周瑜。綏遠將軍張昭舉笏欲褒讚功德,未及言,吳主曰:“如張公之計,今已乞食矣。”昭大慚,伏地流汗。

其實,站在張昭的立場來看,投降曹操並非壞事,首先曹操的實力遠超孫權,且手握天子大義,選擇對抗不明智,其次,張昭作爲江東豪族的代表人物,即使降曹也能獲得重用,更何況張昭認爲他們投降的是東漢朝廷,而非曹操。

孫策臨時前託孤給張昭 孫權稱帝后是怎麼對待張昭的 第4張

退居不朝,孫權報復

張昭和孫權的關係可以說是亦師亦父,當初孫權上位時還年輕,是在張昭、周瑜等人的扶持下才穩定江東局面,而張昭是長者且揹負託孤重任,再加上性格剛直,因此對於孫權的一些出格舉動,張昭向來不假辭色。

而這讓孫權十分不喜,後來甚至還因爲張昭不給他面子,他惱羞成怒土封、火燒張昭家門,爆發了東吳君臣之間的一次劇烈衝突,而事件的起因則是張昭勸諫孫權不要派張彌、許晏兩位大臣出使遼東。

公元232年,魏明帝曹叡不聽劉曄勸諫,執意將公孫淵封爲遼東太守,可公孫淵反覆無常,次年便派人向孫權傳達臣服之意,孫權聞之大喜,當即決定派張彌、許晏等人領兵萬餘攜重禮前往遼東,封賞公孫淵爲燕王。

東吳滿朝大臣都認爲公孫淵此人不可靠,紛紛勸諫孫權不要如此大張旗鼓,但孫權聽不進去勸告,此時張昭站了出來,極力訴說利弊,但孫權仍不爲所動,堅決派人前往遼東,而張昭見孫權一意孤行則十分生氣,託病不上朝。

孫策臨時前託孤給張昭 孫權稱帝后是怎麼對待張昭的 第5張

孫權也很生氣,認爲張昭這是在逼迫他,盛怒之下命人用泥土從外面堵住了張昭家的大門,他的意思很明確,既然你不願意上朝,那就永遠在家中不要出來了,而張昭也是個倔脾氣,直接讓人從裏面用土封住大門,意思也很清楚,就是不出去:

昭忿言之不用,稱疾不朝。權恨之,土塞其門,昭又於內以土封之。淵果殺彌、晏。權數慰謝昭,昭固不起,權因出過其門呼昭,昭辭疾篤。權燒其門,欲以恐之,昭更閉戶。

結果沒過多久,孫權就收到公孫淵斬殺東吳使節獻給曹魏併吞並兵馬禮品的消息,孫權怒不可遏的同時也意識到張昭諫言是正確的,於是多次派人向張昭致歉,但張昭就是不爲所動,無奈之下,孫權便放火燒張昭家門嚇唬他,但沒想到張昭把門關得更緊了。

孫策臨時前託孤給張昭 孫權稱帝后是怎麼對待張昭的 第6張

孫權見恐嚇不成,便命人滅火,站在張昭家門前等待,張昭這纔出來接受孫權的歉意,重新參加朝會。

結語

一個是東吳大帝,另一個則是託孤老臣,兩人耍起小性子來就和小孩子一樣,這種事情發生在兩人身上令人覺得有些啼笑皆非,但這也足以可看出孫權與張昭君臣之間關係的親近,而縱觀張昭一生,雖有主張降曹的污點在身,但誰也無法否認他爲東吳作出的巨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