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風雲人物 > 帝王將相 > 呂頤浩是誰?他的一生都有什麼樣的故事?

呂頤浩是誰?他的一生都有什麼樣的故事?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3.8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呂頤浩,南宋初年名相,爲昭勳閣二十四功臣之一。讓本站小編帶大家撥開歷史的迷霧,回到那刀光劍影的年代。

秦檜是宋朝最著名的奸臣,他曾經獨相二十多年,把持朝政,殘害忠良,一度讓宋高宗趙構都忌憚不已。

但秦檜這麼權勢滔天的人物,也曾經遭遇過政治上的滑鐵盧,也曾經被政治對手扳倒過。

扳倒過秦檜的這位牛人叫呂頤浩。

呂頤浩是宋哲宗時期的進士出身,到宋高宗執政時期,已經算是四朝元老了,資歷比宋徽宗時期進士出身的秦檜要深一些。

他跟宋高宗的關係也很深,幾次在宋高宗陷入危難之中時挺身而出,幫助宋高宗擺脫危機,深得宋高宗信任,也因此,纔有能耐扳倒秦檜。

本文就聊聊這位跟秦檜交鋒大佔上風,將其趕下宰相之位的南宋初期名相呂頤浩。

一:老謀深算,躲過“靖康之恥”

呂頤浩很精明,老謀深算,還因爲這份精明躲過了“靖康之恥”。

呂頤浩是誰?他的一生都有什麼樣的故事?

宣和七年(公元1125年),呂頤浩在擔任燕山府路轉運使期間,遇到了“常勝軍”統帥郭藥師叛宋降金事件。

結果,呂頤浩也被郭藥師裹挾降金,金人退走後才被放回宋朝,“金人入燕,郭藥師劫頤浩與蔡靖等以降,敵退得歸。”

此時的宋朝因丟掉了燕山府,也正在籌備新的向北的防線,看到呂頤浩迴歸後,覺得他有在河北一線工作的經驗,朝廷就任命呂頤浩爲河北都轉運使。

但呂頤浩馬上就以有病在身爲由辭官不做,離開了國都汴梁。

他辭官不做有二個原因,首先,覺得建立的新防線擋不住金軍南下,到時候自己首當其衝的要擔責,乾脆一走了之。

這其實也是他一貫的政治態度,早在他被任命爲燕山府路轉運使時,他就表過態:“開邊極遠,其勢難守,雖窮力竭財,無以善後。”不建議朝廷接收被金人遺棄的地盤,不願意去做燕山府路轉運使。

辭去河北都轉運使的職務也是一樣的態度,而且,因爲在河北地區待過一段時間,對金兵和郭藥師的瞭解更深刻,精明的他哪能不趕緊脫離苦海?

其次,他雖然是被郭藥師裹挾,但畢竟是有過降金的污點,沒能展現出士大夫的氣節,比如自殺殉國,或者怒斥叛臣等等,因此,他需要避免政敵以此來攻擊自己。

就這樣,辭職歸鄉的呂頤浩因爲既不在抗金前線,也不在汴梁城中,躲過了讓宋朝進入滅頂之災的“靖康之恥”,並在宋高宗登基後,成爲新朝的臣子。

二:三次挺身而出,幫助宋高宗解決危機

呂頤浩曾三次挺身而出,獻策幫助宋高宗擺脫危機,其中不但有主動幫這位皇帝攔截追擊的敵人的恩惠,還有救駕大恩。

第一次是在建炎二年(公元1128年),當時,金兵隨着宋高宗的腳步南下,想抓住宋高宗。

時任揚州知府的呂頤浩馬上站出來,讓宋高宗趕緊渡江南下,自己留在揚州抵抗,幫助宋高宗撤退爭取時間,以及阻止金兵渡江南下。

宋高宗深受感動,順利撤退到江南後,馬上就給呂頤浩升了官,《宋史·呂頤浩傳》中記載:

建炎二年,金人逼揚州,車駕南渡鎮江,召從臣問去留。頤浩叩頭願且留此,爲江北聲援;不然,敵乘勢渡江,事愈急矣。駕幸錢塘,拜同籤書樞密院事、江淮兩浙制置使,還屯京口。

第二次是在建炎三年(公元1129年),逃到南方的宋高宗倒黴的遭遇到了一次兵變,就是著名的“苗劉兵變”,被叛臣苗傅、劉正彥逼迫退位。

呂頤浩知道這事後,馬上趕到江寧,聯繫張浚、韓世忠、劉光世等人組織援救,順利解決了“苗劉兵變”,幫助宋高宗復位,《宋史·呂頤浩傳》中記載:

時苗傅、劉正彥爲逆,逼高宗避位。頤浩至江寧......即遣人寓書張浚曰:“時事如此,吾儕可但已乎?”浚亦謂頤浩有威望,能斷大事,書來報起兵狀。頤浩乃與浚及諸將約,會兵討賊......進韓世忠爲前軍,張俊翼之,劉光世爲遊擊,頤浩、浚總中軍,光世分軍殿後。頤浩發平江,傅黨託旨請頤浩單騎入朝。頤浩奏:所統將士,忠義所激,可合不可離。傅等恐懼,乃請高宗復辟。

事後,呂頤浩拜相,“以頤浩守尚書右僕射、中書侍郎兼御營使,改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呂頤浩是誰?他的一生都有什麼樣的故事? 第2張

第三次還是在建炎三年,當年九月,金兵渡江南侵,誓言一定要抓住宋高宗。

還是呂頤浩先表態,讓宋高宗跑,自己願意死守常州、潤州一線,抵抗金兵,後來又獻策讓宋高宗往海上跑,《宋史·呂頤浩傳》中記載:

車駕幸建康,聞金人復入,召諸將問移蹕之地,頤浩曰:“金人謀以陛下所至爲邊面,今當且戰且避,奉陛下於萬全之地,臣願留常、潤死守。”上曰:“朕左右不可以無相。”乃以韓世忠守鎮江,劉光世守太平。駕至平江,聞杜充敗績,上曰:“事迫矣,若何?”頤浩遂進航海之策。

宋高宗逃到海上後,只能陸上稱雄的金兵鞭長莫及,宋高宗再一次擺脫了危機。

有了這三次幫助宋高宗逃跑及復位的大功,呂頤浩成爲了宋高宗信賴的大臣之一,這爲他後來跟秦檜爭權,繼而扳倒秦檜打下的基礎。

三:扳倒秦檜,讓宋高宗將其罷相

紹興元年(公元1131年),秦檜拜相,爲了平衡朝局,宋高宗想起了呂頤浩,將他召回二次拜相,用來制衡秦檜。

呂頤浩此前被罷相過一次,原因是當韓世忠在黃天蕩把金兵圍住時,他勸說宋高宗親征,然後被彈劾了。

以前他總是勸宋高宗逃跑,然後一步步高昇,唯一的一次勸說宋高宗勇敢一點,就被罷免了。

但呂頤浩幫過宋高宗多次,需要用人時,宋高宗還是會想起他。

在紹興元年時,秦檜雖然跟呂頤浩同時爲相,但秦檜的資歷、功勳、威望都遠不及呂頤浩,兩人爭鬥,呂頤浩天然就不落下風。

而呂頤浩回來後,首先要乾的事就是要扳倒秦檜,“頤浩既還,欲傾秦檜”。

呂頤浩想扳倒秦檜的原因並非那麼大義凜然,不是因爲秦檜主張跟金國講和,而是爲了獨霸相權,兩人之間的鬥爭是單純的權力爭奪。

秦檜當然也不甘心輸給呂頤浩,兩人之間開始了一場互相彈劾、爭奪權柄的大戰。

但呂頤浩棋高一着,他比較能抓住宋高宗的心理,就是不怎麼想對金國妥協。

秦檜毫無疑問主張跟金國媾和,但宋高宗當時對於跟金國媾和的心思真不是特別堅決。

呂頤浩是誰?他的一生都有什麼樣的故事? 第3張

畢竟,韓世忠在黃天蕩一戰,讓金國絕了渡江南下的想法,宋高宗感覺還比較安全,有意跟金國扶持的僞齊國政權爭奪一些戰略要地。

根本原因是,宋高宗害怕金兵,但不害怕僞齊國劉豫的軍隊。

在呂頤浩二次拜相時,金兵剛剛在此前一年打贏“富平之戰”,戰略重心轉移到了宋朝的陝西路,試圖通過陝西路進攻蜀中,想佔領川蜀大地。

就連在黃天蕩之戰中大敗,卻依舊極力主戰的完顏宗弼(金兀朮)也被調派到了陝西方向,中原及兩淮地區,宋軍面對的敵軍主力都是劉豫轄下的僞齊國軍。

所以,宋高宗至少在紹興元年前後,其實是主戰的,秦檜一心主和的策略,此時並不合宋高宗的心意。

所以,當呂頤浩組織黨羽彈劾秦檜結黨時,宋高宗不介意幫呂頤浩一把,配合呂頤浩指責秦檜,《宋史·秦檜傳》中記載:

上召直學士院綦崈禮入對,示以檜所陳二策,欲以河北人還金國,中原人還劉豫。帝曰:"檜言'南人歸南,北人歸北'。朕北人,將安歸?檜又言'爲相數月,可聳動天下',今無聞。"崈禮即以上意載訓辭,播告中外,人始知檜之奸。

隨後,秦檜就被罷免了相位,“檜罷,乃爲觀文殿學士、提舉江州太平觀。”

呂頤浩能扳倒秦檜,資歷以及跟宋高宗的關係是主要基礎。

而最根本原因就是如前面所講的,當時的宋高宗有心主戰,秦檜的作用並不是那麼大,可以暫時下放。

否則,呂頤浩跟秦檜之爭,到底鹿死誰手,還很難說。

四:呂頤浩二次罷相,離開權力中心

秦檜被罷免後,呂頤浩開始掌權,但他只輝煌了僅一年多時間後,於紹興三年(公元1133年)就再次被罷免。

呂頤浩被罷免,主要是有兩個原因。

其一是爲了給宋軍湊集軍費,推出了“月樁錢”(篇幅有限,不仔細介紹了,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自行去搜索瞭解),導致南宋所轄的多個地區民情不穩,部分農民起義就是以此爲由爆發的。

其二是呂頤浩看到宋高宗有心一戰,提出了北伐中原的計劃,《宋史·呂頤浩傳》中記載:

呂頤浩是誰?他的一生都有什麼樣的故事? 第4張

頤浩獨秉政,屢請興師復中原,謂:“太祖取天下,兵不過十萬,今有兵十六七萬矣。然自金人南牧,莫敢嬰其鋒。比年韓世忠、張俊、陳思恭、張榮屢奏,人有戰心,天將悔禍。又金人以中原付劉豫,三尺童子知其不能立國。願睿斷早定,決策北向。今之精銳皆中原人,恐久而消磨,他日難以舉事。”

但是,紹興三年時,宋朝的財政是否能支撐北伐,宋高宗心中沒底,呂頤浩搞“月樁錢”造成的動亂,他是看在眼中的。

然後就是,宋高宗的主戰,僅僅只是想從僞齊國奪下一些戰略緩衝地,比如,所謂“守江必守淮”,東線宋軍能把防線前推到淮河一線,宋高宗就無比滿意了。

在中線,宋高宗也只是想奪佔和穩固荊、襄,能好好護衛兩淮的側翼就行。

這樣一來,宋高宗躲在臨安(杭州),向北至少能打造出三條防禦線,安全問題大大加強,將來跟金國談判時,底氣也更足。

宋高宗的主戰只是爲此而已,並不想去奪取中原,他骨子裏還是害怕金兵的。

因此,呂頤浩提出恢復中原的戰略,超過了宋高宗心中主戰的底線,他忽視了皇帝真正的心意。

再加上呂頤浩有擅權的跡象,主和的秦檜他排斥,主戰的李綱他也排斥,讓宋高宗感覺到了一些危險。

於是,呂頤浩再次爲相僅兩年後,就又被宋高宗罷免。

此後,呂頤浩雖然依舊在各地爲高官,但沒能再次進入到權力中心,後來再次爲相的秦檜也不會讓呂頤浩再復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