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風雲人物 > 後宮人物 > 盤點曹魏的兩任郭太后,她們的一生有什麼作爲?

盤點曹魏的兩任郭太后,她們的一生有什麼作爲?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5.73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大家好,這裏是小編,今天給大家說說郭皇后的故事,歡迎關注哦。

魏明帝曹叡的第二任皇后郭氏(明元郭皇后),和他的養母,曹丕的郭皇后(文德郭皇后),只是同姓,並非一族。

史有明文記載,文德郭皇后是寒門出身,因此在曹丕欲立她爲後時遭到許多大臣反對。

而明元郭皇后出身的西平郭氏,則世代都是河西的名門望族。

【中郎棧潛上疏曰:“今後宮嬖寵,常亞乘輿。若因愛登後,使賤人暴貴,臣恐後世下陵上替,開張非度,亂自上起也。”文帝不從,遂立(郭氏)爲皇后。】【明元郭皇后,西平人也,世河右大族。黃初中,本郡反叛,遂沒入宮。】

文德郭皇后論年齡,其實比曹丕還大三歲,在曹丕和曹植爭奪儲君之位的爭鬥中,她在幕後發揮了重要輔弼作用,是憑自己的心機智謀而非美色,贏得了曹丕的信任和寵愛,最終力排衆議,立她爲後。

【後有智數,時時有所獻納。文帝定爲嗣,後有謀焉。】——《三國志·卷五》

魏明帝曹叡本是曹丕的嫡長子,然而他的生母甄姬在曹丕登基時就已經失寵,被留在鄴城而不能隨同前往大魏皇朝的新都洛陽,甄姬因有怨言,郭皇后趁機進言,甄姬被曹丕下令賜死,更以發覆其面,糠塞其口,死狀甚慘。

甄姬(文昭皇后)

盤點曹魏的兩任郭太后,她們的一生有什麼作爲?

【甄夫人留鄴不得見,失意,有怨言,郭貴嬪譖之,帝大怒,六月,丁卯,遣使賜夫人死。】——《資治通鑑·魏紀》

曹叡作爲“罪人之子”也被廢爲平原侯,因爲郭皇后無子而爲其養子。此時已經十四歲的曹叡,將母親被殺之事埋藏於心,曲意侍奉養母,兩人表面上倒也“母慈子孝”。曹丕倒是一眼就洞悉曹叡內心想法,始終不肯立他爲太子,打算立其他幼子爲嗣。

【文帝(曹丕)以郭後無子,詔使子養帝(曹叡)。帝以母不以道終,意甚不平。後不獲已,乃敬事郭後,旦夕因長御問起居,郭後亦自以無子,遂加慈愛。文帝始以帝不悅,有意欲以他姬子京兆王爲嗣,故久不拜太子。】——《魏略》

然而,曹丕所生兒子雖多,卻一個個早夭,等到他四十歲就英年早逝時,除了曹蕤、曹霖兩個幼子,只有曹叡這個成年兒子可選。而三國亂世三足鼎立,讓幼子即位如同小兒持重金於鬧市,加上郭皇后也一直爲自己的養子說話,因此,曹丕不得不選擇曹叡做了魏國新君。

曹叡爲了收攬朝堂權柄,原本大力扶持他首任皇后毛氏的親族,然而作爲外戚的毛氏,在朝堂鬥爭中實在不堪大任,最終被曹叡當作了棄子。所以毛皇后失寵後,纔會僅僅因爲一句對曹叡和郭夫人的牢騷“昨日遊宴北園,樂乎?”就被勃然大怒的曹叡賜死。

這位出身河西大族的名門千金,因家族涉及叛亂而親族被殺、自己淪爲俘酋被送入皇宮的郭夫人,也就從女奴一步步登上鳳位,是爲明元郭皇后。

盤點曹魏的兩任郭太后,她們的一生有什麼作爲? 第2張

明元郭皇后並無子嗣傍身,在曹叡死後從皇后到太后,爲其母傢俬利,和權臣司馬氏一次次做政治交易。司馬氏掌權期間,郭後的叔父郭立,堂叔郭芝,堂兄弟郭德,郭建,皆爲將軍、校尉,並封列侯。

明元郭太后作爲司馬氏的最重要政治招牌,全面參與了司馬氏的從高平陵之變,一直到廢黜齊王曹芳,殺死高貴鄉公曹髦的歷次奪權陰謀;甚至可算是魏朝滅亡的主要幫兇之一。

當曹髦以大魏天子之尊,發出「司馬昭之心,路人所知也。吾不能坐受廢辱,今日當與卿自出討之!」「行之決矣。正使死,何所懼?」的決然呼聲時,

曹髦戎裝,討伐司馬昭

盤點曹魏的兩任郭太后,她們的一生有什麼作爲? 第3張

當司馬氏一向的政治盟友,陳羣之子陳泰,甚至是司馬懿的親弟弟司馬孚,也爲曹髦撫屍痛哭時,身爲魏朝皇太后的郭氏卻反應及其冷淡,直接下詔痛斥曹髦如何忤逆不孝,廢其爲庶人,爲司馬昭的弒君行爲洗白。

到郭太后去世之時,魏朝大權盡落入司馬氏之手,名存而實亡,對此情形,若解釋成一個從女奴到太后的弱女子,最痛快淋漓的復仇,頗快意否?

然而,更具諷刺意味的是,曹魏諸帝的元妻和諸皇后中,竟也只有明元郭皇后一人,做到了一生尊榮。

魏文帝曹丕的文昭甄皇后,被逼自盡;文德郭皇后,無子嗣,亦有史料稱是被養子曹睿逼死;

魏明帝曹睿的明悼毛皇后,無子嗣,後觸怒明帝被賜死;

齊王曹芳的懷皇后甄氏早死,張皇后因受其父張緝事牽連,被權臣廢掉;王皇后只當了幾個月皇后,就和曹芳一起被廢,遷居河內郡做實際上的囚徒了;

高貴鄉公曹髦的卞皇后,僅僅爲皇后五年,丈夫曹髦被權臣當街弒殺,並且被廢爲庶人,她也一同被廢;

魏元帝曹奐卞皇后是曹髦卞皇后的堂姑,僅僅做了兩年皇后,就隨着魏朝的滅亡,而失去後位了。

如果再算上曹丕被廢棄的原配任氏,曹睿被廢棄的原配虞氏,十位魏朝皇后或者準皇后(皇帝髮妻),竟有九個慘死或者被廢。她們的境遇,正恰恰和漢朝最後一任皇后曹節的詛咒,遙相呼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