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風雲人物 > 後宮人物 > 歷史上的鄧太后是個什麼樣的人?以己之力治理天下的女人

歷史上的鄧太后是個什麼樣的人?以己之力治理天下的女人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1.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歷史上的鄧太后是個什麼樣的人。下面小編爲大家詳細介紹一下相關內容。

鄧綏十四歲入宮,史書記載其容貌靚麗。至於鄧綏什麼時候被漢和帝寵幸則沒有記載。不過我們可以從鄧綏入宮後的表現來一窺一二。

鄧綏初入宮,也許只是一個懵懂的小姑娘。希望自己的丈夫愛自己,將來有一個孩子。然後一家人倖幸福福的生活下去。那個時候,鄧綏也許沒有什麼權力的概念吧。

(鄧綏)承事陰後(漢和帝第一位皇后),夙夜戰兢。

《後漢書》以夙夜戰兢來形容鄧綏的處境,可見鄧綏初期是生活狀態是不安全的。

“不是我想要爭,而是我不得不爭”。鄧綏大概當時就是這麼想的吧。

至於說陰後爲什麼針對鄧綏,那肯定是鄧綏得到漢和帝的寵愛,而且還不是一般的恩寵。就好比若想要被美國總統惦記着,那麼你怎麼也得是伊朗、金正恩那個級別的才行,否則會理你?

面對陰後的嫉恨仇視,鄧綏怎麼做的?

歷史上的鄧太后是個什麼樣的人?以己之力治理天下的女人

她以退爲進。

鄧綏面對陰後始終保持一種謙恭的姿態。若遇到陰後,必然彎腰行禮。若在屋內,陰後坐着,鄧綏必然站立一旁隨侍。若是漢和帝問話,鄧綏總是在陰後說完之後再說。

鄧綏以此等姿態來面對陰後,這有兩個好處:一是增加皇帝對自己的憐惜,也就是博同情;二是加深皇帝對陰後的厭惡。沒有對比,就沒有優劣。一放謙恭有禮,一房小雞肚腸,若是你,你選哪個?

從這句話中就可以看出漢和帝對鄧綏的憐愛。漢和帝心目中的天平逐漸向鄧綏倒去。

就這樣,鄧綏與陰後你來我躲的爭鬥了7年(鄧綏永元7年入宮)。在永元十四年,陰後因爲巫蠱事件被廢。這究竟是真事,還是鄧綏改被動防守,變爲主動出擊,所釀造的陰謀。歷史上已經沒有答案了。

十四年夏,陰後以巫蠱事廢。《後漢書.皇后紀上》

就這樣,鄧綏當上了皇后。

漢和帝雖然廢除了竇氏一族,但還是喜歡扶植外戚(可能也有皇室人少的原因,總得找些親戚幫助自己,要不沒有安全感)。漢和帝數次想要封鄧家兄弟爵位,鄧綏都拒絕了。

鄧綏的哥哥鄧騭終漢和帝一朝,一直擔任虎賁中郎將。地位不高(與竇氏等外戚相比),但深受皇帝信任(虎賁中郎將負責保衛皇帝安全的,這個位置能是隨便一個人擔任的嗎?)

鄧綏之所以如此做,我認爲有三個原因:

1. 皇帝曾受竇氏欺壓,心裏必然對外戚有一定的警醒。

2. 馬氏、竇氏、陰氏三位後族的下場在那裏擺着,鄧綏也怕鄧家緊步後塵。

3. 皇帝正當壯年,鄧家的處境完全就是皇帝一句話的事,或賞或罰。

這不得不說鄧綏的政治手段高明:既向皇帝表明了忠心,又向皇帝表明了自己鄧家沒有野心。可謂一舉兩得。

公元105年,元興元年,27歲的漢和帝病逝。鄧綏立殤帝爲新帝,自己臨朝聽政。

歷史上的鄧太后是個什麼樣的人?以己之力治理天下的女人 第2張

那麼,鄧綏是如何保證自己權力的呢?

我們先來看看史書的三段記載。

孝殤皇帝諱隆,和帝少子也。元興元年十二月辛未夜,即皇帝位,時誕育百餘日。尊皇后曰皇太后,太后臨朝。

元興元年,帝崩,長子平原王有疾,而諸皇子夭沒,前後十數,後生者輒隱祕養於人間。

鄧綏臨朝聽政後,還親自下詔告訴羣臣:鄧家犯法,也必須嚴懲。

今車騎將軍鄧騭雖胸懷敬順之志,而宗族廣大,姻戚不少,賓客奸詐狡猾,多數干犯禁令憲章。

孝安皇帝元初四,鄧騭已經是大將軍了。結果就因爲自己的兒子鄧鳳接受過賄賂。鄧騭便把對己以及兒子實行“髡刑”,以此來向朝廷請罪。

有人可能認爲鄧綏對鄧家太不近人情。我卻認爲這是一個合格的“皇帝”必備的性格——眼裏只有天下,而沒有家族。

比如,李世民。李世民爲了皇位殺兄囚父。然後歷史上卻被稱爲明君。因爲他治理天下的結果很好,史稱貞觀之治。我們普通老百姓只會記住對我們好的皇帝,而不會記着所謂的正統“太子”“皇子”等等。

鄧綏就是如此:她不擇手段的保住權力,只是爲了以自己的想法來治理天下,使得天下太平!

《資治通鑑》太后自臨朝以來,水旱十載上

鄧綏當權時代,幾乎每年都有災禍,不是地震就是旱澇。其次數之多,十分罕見。若是別的朝代,這麼頻繁的發生災禍,估計已經改朝換代了。鄧綏卻帶領漢朝挺了過來。這已經說明的鄧綏的治理天下的本事了,若是庸才,漢朝估計就在這時候亡了。

這樣說鄧綏挽救了漢朝也不無不可。這是文治!

歷史上的鄧太后是個什麼樣的人?以己之力治理天下的女人 第3張

自羌叛十餘年間。及零昌、狼莫死,諸羌瓦解,三輔、益州無復寇警。《資治通鑑》

十年的羌族之亂,最終被鄧綏派人平息。東漢西部再次安穩如山。

這彰顯的是鄧綏的武功!

鄧綏三次進入洛陽府,親自審問囚犯。該減刑的減刑,該改判的改判。對於冤假錯案一律不放過。

太后比三日幸洛陽,錄囚徒,理出死罪三十六人,耐罪八十人,其餘減罪死右趾已下至司寇。

這是吏治。只有刑獄公平無漏,才能夠彰顯吏治清明。(錯案冤案可能代表這無能或者貪污)

晝省王政,夜則誦讀,而患其謬誤,懼乖典章,乃博選諸儒劉珍等及博士、議郎、四府掾史五十餘人,詣東觀讎校傳記

鄧綏一面提舉賢才,拉攏讀書人。譬如何熙、李等,弘農人楊震、巴郡人陳禪等進入朝廷任職,大力配置自己人。

一面對於自己的政治對手施以嚴厲打擊。

司空袁敞,因爲不願意附和鄧綏,最終被下獄問罪。三公之一,鄧綏說治罪就治罪。

郎中杜根,因爲上書要鄧綏還政於皇帝,鄧綏下令打死。一位朝廷命官,哪怕是個小官。鄧綏說打死就打死,一點情面不留。(不過杜根假死脫身,後被漢安帝重用)

不過人力終有窮盡。

建光元年,太后崩。

歷史上的鄧太后是個什麼樣的人?以己之力治理天下的女人 第4張

那個時候,漢安帝已經當了16年的傀儡皇帝。

鄧綏死後,鄧家遭到了漢安帝狠辣清算。鄧騭和他的兒子鄧鳳絕食而死。鄧廣宗、鄧忠被迫自殺。鄧騭的堂弟、河南尹鄧豹,度遼將軍、舞陽侯鄧遵,以及將作大匠鄧暢,全部自殺。

漢和帝竟以如此殘酷的手段報復鄧家,可見16年的傀儡生涯,給了漢和帝太多不好的回憶了。

《後漢書》評價鄧綏:故知持權引謗,所幸者非己;焦心恤患,自強者唯國。也算是給鄧綏一箇中肯的評價了。

合格的權力玩家:只有鄧綏、李世民這樣,以權力爲手段,以天下爲己任。這才能得到歷史的承認。至於究竟是仁君,還是暴君。那只有不同立場的問題罷了。

我們以普通百姓的立場——能使天下太平,百姓安居樂業便是仁君。至於這爲仁君的權力從哪裏來,那就不是我們所考慮的了。畢竟我們老百姓關注的不過吃喝二字,權力離我們太遠!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